钱兰芳,钱 利*
(贵州省人民医院,贵州 贵阳 550001)
伴随医疗事业的发展,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因人为测量因素、个体解剖结构差异、血管畸形等情况,会导致导管尖端位置不准确或导管异位,以致相关并发症及不良反应的发生,在后续调管的过程中,会增加感染的风险及再次复查胸片的辐射伤害及经济负担。为了降低医疗费用,提高置管的准确率,保障患者安全,我院选取92例患者进行研究,结果如下;
选取我院92例需行PICC置管的患者进行研究,研究时间为:2016年11月-2017年11月,分两组,各46例,纳入标准:(1)符合PICC适应症;(2)体表心电图为窦性心律;(3)年龄大于18岁。排除标准:(1)不能合作及强迫体位患者;(2)肺源性心脏病、心房颤动及其他心律失常或置入起搏器患者;(3)置管失败者及置管后未拍摄X线胸片者剔除本研究。
常规组使用置管后X线胸片定位导管尖端位置,研究组使用心房内心电图引导定位导管尖端位置,具体如下;对照组在B超引导下实施PICC置入术,之后为患者拍X线胸片,清楚导管尖端情况。研究组在实施过程中采用相同的置入方法,但在置管过程中使用心电图了解导管尖端所在位置,之后用X线胸片加以验证。
研究方法:1.常规组:操作前按常规体表测量法测量导管预进长度,之后借助B超,对其实施PICC置入,置入长度即为预测长度,置入成功后行X线胸片确定导管尖端位置。
研究组:研究组和常规组置管方法相同,与此同时选用5导联做好患者的心电监护,选用II导联对患者心电图进行检测,与常规组相同的置入方法将PICC送至预测长度,由助手将心电监护RA导联换成电极钳夹住导丝,推注无菌生理盐水的同时缓慢匀速送入导管并观察心电图变化,根据P波的变化定位导管尖端位置,当导管在上腔静脉处时,会出现高尖P波,当导管在右心房处时,会有倒置P波或双向P波,当P波显示为正向最高峰时判定为导管尖端最佳位置,并行X线胸片加以验证。
观察两组置管准确率和置管所需费用和所需操作时间等情况。
用计算机软件收集数据,将收集的数据输入SPSS20.0软件中,对其分析和统计,用T和X2检验,用(n/%)表示计数资料,若P<0.05,则有统计学意义。
研究组的置管准确为93.48%,高于常规组的82.61%,研究组尖端定位费用和操作使用时分别为(3.65±1.34)元、(16.21±0.18)分钟,均少于对照组(83.78±3.56)元、(28.21±0.24)分钟,两组相比,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内容见表1。
表1 各项指标情况对比(±s)
表1 各项指标情况对比(±s)
组别 人数(例) 尖端定位费用(元) 操作使用时间(分钟) 置管准确率(%)研究组 46 3.65±1.34 16.21±0.18 43(93.48)常规组 46 83.78±3.56 28.21±0.24 T/X2 7.834 13.754 38(82.61)P 0.002 0.001
采用研究组在PICC置入过程中使用心电图定位PICC尖端位置方法可取得较好的效果[2]。采用常规组对导管尖端位置进行定位时,不能在置管过程中调整导管尖端位置,只能通过拍摄X胸片才能最终发现。若导管异位则需进行再次调整,并再次行X线胸片检查,这样的反复操作会引发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并给患者带来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及辐射伤害。
在置管过程中使用心电图定位导管尖端技术所需设备简单,普通心电监护仪便可满足要求,且操作方便,只需电极片费用,节省了治疗成本,且使定位和相关操作一起完成,为病情严重患者提供方便,有助于患者恢复健康,同时还能节省X线胸片费用,避免其放射伤害。和传统导管尖端定位术相比,心房内心电图定位可以更准确的定位导管尖端所在位置,徐晓梅等学者通过研究得出了与此次研究相接近的结论,从以上表格可以看出,研究组的置管准确为93.48%,高于常规组的82.61%,研究组尖端定位费用和操作使用时分别为(3.65±1.34)元、(16.21±0.18)分钟,均少于对照组(83.78±3.56)元、(28.21±0.24)分钟,两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
总之,对患者使用心房内心电图引导的PICC尖端定位方法可提高置管的准确率,减少尖端定位过程中所需的费用及时间,有较高的安全性,值得进一步在临床实践中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