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青全 张蕾 杨峰兴 张生学
摘 要 在区间隧道注浆施工中要加强对各种问题的分析,了解常见的施工危害问题,综合实际状况探究有效的治理方式与手段。此文章通过对青海省民和至小峡公路项目中的隧道注浆处理,主要对区间隧道注浆施工技术进行了简单的论述分析。
关键词 区间隧道;注浆施工;技术要点
1WSSA双液注浆技术
在隧道工程施工作业中,WSS霜降也施工技术在处理中要应用二重管钻机进行钻进施工处理。在实践中要综合工程设计的实际需求,将其钻到设计的深度范围中,在施工中同步应用注浆机进行注浆施工处理。在施工中,必须要提升对以下几点因素的重视:第一,通过二重管转进施工处理,可以直接将钻杆打入到预定的深度范围中,在进行注浆施工作业,可以通过端头混合器充分的混合浆液;第二,在注浆施工中,注浆管可以进行旋转,这样就有效避免了注浆管在施工中出现卡死的问题,也可以避免浆液溢流等问题。不会给环境造成不良影响以及危害;第三,注浆浆液主要分为溶液型以及悬浊型,在注浆施工中,浆液有着良好的渗透性,可以渗透土层,对浆液的配合比进行控制,调节注浆压力则可以加强对注浆范围的控制;第四,在隧道加固处理中,对于常规加固可以通过在地面上垂直注浆的方式进行处理;而对于隧道周边的位置,则可以通过倾斜注浆技术进行处理。在注浆施工中,要综合实际状况调整注浆压力。第五,在钻孔施工到注浆施工过程中可以实现连续的施工作业;第六,因为施工设备体积不大,便于移动,可以在各个环境中合理应用,而WSS施工技术在实践中可以在不同类型的土层、岩石环境中应用,效果显著[1]。
2区间隧道注浆施工
2.1 施工工艺流程
在施工中,要综合工程设计的方案确定具体的钻孔位置、深度等参数信息,加强技术交底分析。在施工中要确定施工工序,通过专业负责不同的施工顺序,通过技术负责人员对现场施工状况、分项工程等进行质量管理以及验收,在完成下一道施工工序之后,检验合格之后再进行下一道施工验收[2]。
2.2 施工方法
(1)注漿孔施工。孔位呈现半圆形,在布置的过程中沿着隧道断面上进行钻孔,布置五个半圆环,其深度为10m,开挖8.5m;要预留1.5m的空间作为止浆墙,重复进行施工作业。
在施工中为了增加钻孔穿越的裂隙问题,钻孔通过长短结合的方式进行处理,在布置中其呈现伞形辐射状态进行分布。其中环向间距0.5m,径向间距距离为0.6m。在布置中上半断面的第一个环孔洞共有13个,第二个共有11个,第三环则有9个,第四环有5个,第五环为3个。同时,在布置中环以及开挖轮廓线之间要接近,其浆液扩散的半径距离为1.5m,孔径为110mm。
(2)施工平台搭设处理。钻孔以及注浆施工作业之前要搭设施工支架平台,施工支架平台的材质为42的钢管焊接制作形成,其长度为2米。宽度为1.5m,高度距离为0.5~1.5m。
在施工支架搭设之前,要对搭设区间中的上台阶进行处理,通过铺网喷混的方式提升整体强度,在其强度符合规定要求的时候再进行搭设处理。在支架搭设的过程中,要对焊接质量以及平台下的基础强度进行重点控制。在通过人工配合进行机械吊装的时候,安全员要监督管理,通过专业人员进行指挥,保障其位置精准。在完成吊装之后,要对机械以及支架进行整体性的加固处理,保障施工平台以及设备的安全可靠性。
(3)浆液调配。在进行注浆施工处理中,要通过渗透性较强的注浆施工材料进行处理,综合具体的工程状况,分析实际状况,加强对硬化时间的控制与处理。在注浆中,要对注浆混合料配合比进行严格的控制,综合工程的实际状况对其进行调节与控制,通过添加剂提升浆液堵水性能,增强可灌性,继而提升止水效果。
(4)注浆。在工程开展中,综合实际状况确定注浆的方式与技术手段。在实践中可以通过后退类型的注浆施工技术手段,在进行注浆施工处理中,要一边注浆一边提拉,加强对注浆管幅度以及速度的控制。在整个过程中,要对注浆参数变化进行系统的监督控制,监测其实施状况。综合工作经验,合理的控制注浆压力,对注浆压力以及注浆量进行双重控制与处理。在实践中,监测注浆量,在注浆量不断减少的过程中,控制注浆速度为1L/min. M范围内,维持10min,在停止注浆施工作业。
(5)封孔。在实践中,要综合工程实际状况确定封孔的方式以及技术标准。在实践中,可以通过磷酸 ~ 水玻璃浆液进行注浆施工处理。其中磷酸浓度为85%,而浓磷酸与水的比例为 1∶15 ~ 20,水玻璃原浆与水的浓度为40波美度,模数要控制在2.4~3.0的范围之内。同时,水玻璃原浆与水的比例为1~1.2∶1;磷酸稀释液与水玻璃稀释液的配合比为1∶1。在钻孔施工完成之后,可以通过水玻璃与磷酸混合浆进行封口处理,在混合浆液凝固之后,要继续注入水泥与水玻璃浆液,在其压力符合标准之后,进行封口监测处理。在其持续5min没有出现吸浆的时候,就可以退出钻杆,在进行下一道的施工作业。
(6)注浆效果检查分析。在注浆段施工中,在注浆孔完成注浆之后,要对施工效果检查分析,保障施工质量。在检查注浆施工材料之后要对注浆施工进行检查记录分析,综合分析施工材料,及时、有效精准的判断注浆压力以及注浆量的变化是否符合规定要求。
同时,通过打孔检查的方式进行注浆施工质量的检查,钻取岩心对浆液的填充效果进行检查,检测涌水状况。对孔的布置位置,在岩石破碎坍塌严重或者注浆效果不佳的位置进行检查,孔的吸水量≦1.0L/min,则符合规定要求,达到注浆效果。如果不符合要求要补充注浆,在注浆符合规定之后才可以进行开挖处理[3]。
3结束语
在隧道施工作业中,会出现一些区间渗漏问题,其主要有点渗透、面渗、施工缝隙渗漏等等,这些问题会直接影响轨道交通施工安全,给施工带来了巨大的安全隐患问题。而渗漏水治理是现阶段施工中的重点内容。对区间隧道注浆施工技术进行分析,了解施工要点可以提升施工质量,具有一定的实践价值与意义。
参考文献
[1] 周卫斌.隧道帷幕注浆施工技术要点浅析[J].工程技术:全文版,
2017,(2):00105-00105.
[2] 秦俭.地铁隧道过河段注浆-爆破施工技术研究[J].施工技术,2016,
(s2):133-138.
[3] 杨志强.隧道施工技术及控制要点分析[J].建筑技术开发,2017,44
(1):75-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