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模式现状分析与改革

2018-10-19 20:20兰小乔
建筑与装饰 2018年7期
关键词:质量监督管理监管部门建筑行业

兰小乔

摘 要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增长,我国建筑行业发展尤为迅速,且各项指标和技术水平均得到了较大提升。但在个别建筑建设过程中,仍存在较多缺陷问题,如此不仅对工程质量造成影响,同时也威胁着建筑行业的长久稳定发展。基于此,文章主要对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模式现状进行了分析与研究。

关键词 建筑行业;质量监督管理;工程会议;监管部门;质量保险机制

前言

质量是建筑工程的生命与灵魂,故在建筑工程建设中开展相关的质量监督工作很有必要,其与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和权益息息相关。但在具体实践过程中,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目前的建筑质量监督工作仍存在较多缺陷,急需通过针对性措施加以调整,以此发挥该工作的真正价值,为我国建筑行业的长期稳定发展提供保障。

1 建筑工程质量监管工作现状分析

首先,在当前的建筑工程中,质量监督工作量通常较为庞大,但由于专业的监管人员数量十分有限,因此,也直接对工作质量造成影响。实践过程中,监督人员的大多数时间均以资料核实、参与工程会议为主,故很少会花时间和精力在工程施工现场质量监督上,如此便对监督工作实际作用的充分发挥产生一定限制作用。与此同时,在长时间的工作状态下,管理人员即便发现工程存在质量问题,基本也只能通过罚款或文件整改的方式进行处理,很难发挥出质量监管工作的真正价值。

其次,正常情况下,质量监督工作一般在工程开展的初级阶段就开始进行,且该工作还要持续到工程结束,以此实现全过程监督。但在此监督模式之下,社会公众经常会将工程建设结束后出现的质量问題,归结于监督机构的失职,因此,该机构也成就为了唯一的责任方。在这种情况下,质量监督机构与社会大众之间的矛盾逐渐加深,因而也对监督人员的工作积极性造成严重影响。另外,我国的建筑工程行业在不断发展过程中,自律性不强的问题一直都十分突出,很多质量监管人员为了确保工程质量,经常会承担很多并不属于自己的任务,如此不仅对其工作积极性造成影响,同时也无法对工作质量进行保障[1]。

再次,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与建筑工程质量监督工作息息相关,在当前情况下,很多工程监督人员经常会做一些表面上的监督,根本没能深入现场进行全面管理。在具体实践过程中,各监管部门的监管范围通常只局限在施工阶段,仅对监理、施工等单位的工程质量及其行为进行监管,进而直接忽视了对工程设计、勘察、建设等部门的监督,如此十分不利于工程质量的全面提升,同时也影响了工程质量监督工作的实际效果。

最后,目前,很多建筑施工企业对技术人员的培训工作不够重视,且相关的管理人员也十分缺乏规范意识。在施工过程中,无法完善落实准备工作,且对于检验批划分、建筑材料等未能制定出详细完善计划,工程质量意识不强。在此情况下,直接导致工程建设质量下降的问题。同时,也为工程的安全性带来严重隐患,质量监督工作流于形式,且相对被动,难以发挥出其实际作用。

2 提升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工作质量的有效途径

2.1 完善工程质量保险机制

所谓工程质量保险机制,及对建筑工程建设完成之后的一段时间内出现的相关质量问题,提供风险保障。在项目建设过程中,通过工程质量保障机制的实践与推行,要求工程质量检测单位、施工单位、设计单位、建设单位、监理单位等积极承担相应责任保险,并结合施工单位业绩、施工技术难易程度以及项目建设规模等,对各个项目的保险费率进行确定。在建设完工程并进行应用之后,相关保险公司需对房屋业主出具质量责任保险单,在此情况下,一旦建筑工程出现保单范围内的质量问题,必须由保险公司承担一定责任,或是修复或是赔偿相应损失。

2.2 提升质量监管工作全面性

在当前的社会主义经济背景下,社会大众对于建筑工程质量提出更高要求,如此也要求建筑质量监督工作要进行全面创新。具体实现过程中,除需对建筑工程质量进行严格检查外,还应对工程施工过程中的相关问题进行全面监督。而工程设计便是其中一个较为关键的环节,该环节与工程整体效果息息相关,因此,需强化对建筑工程设计环节的监督与管理。相关监督部门应在方案规划以及图纸设计过程中,建立完善的核查机制,并对具体的审核流程进行明确,从而在提升方案设计合理性的同时,为建设市场的健康稳定发展提供保障[2]。

2.3 在巡查基础上,建立针对性监管制度

在建筑工程质量监督过程中,不仅要对工程质量进行检查,还应重视“督促”的重要性。在日常实践过程中,需以巡查工作为基础,开展针对性的质量监督管理工作。所谓“监督”,即在特定环境下对正在进行的工程进行检查。但在正式开展监督工作之前,应避免告知被监督对象,否则便会对监督工作的实效性产生影响。而要在随机巡查的基础上,建立完善的监管制度,从而不断提升建筑施工质量,结合建筑工程的施工成效和质量,可对监督巡查工作频率进行确定,检查过程中,应禁止徇私舞弊,开展形式化工作,以此确保监督管理工作的实事求是。

2.4 完善数字信息化建设

信息化建设是提升建筑工程质量监管工作效率的重要手段。原有的工作模式已无法满足现代社会发展实际需求,通过计算机以及其他相关技术的实践应用,可帮助监管人员快速处理文件,并对数据进行全面分析,从而大幅度提升管理工作效率,调动和激发人员的工作热情,使其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管理工作当中。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建筑工程质量监管部门在开展质量监督工作的过程中,应对现行的管理职能、监督手段进行完善和创新,并要严格遵循国家相关规定和标准,最大限度地发挥该工作的实际效果。同时,还应建立一支高水平、高素质的监督管理团队,以此为工程质量提升提供保障,充分凸显工程质量监管工作的社会价值。

参考文献

[1] 夏跃烈.浅谈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模式现状分析与改革[J].工程技术:引文版,2016,(10):00102-00103.

[2] 冯雅丽.浅谈新形势下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的方法与模式[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2,(11):58-63.

猜你喜欢
质量监督管理监管部门建筑行业
新发展格局下建筑行业的市场营销策略创新
促进我国建筑行业低碳化的思路
谈“魏则西”事件背后的制度问题
P2P网络借贷的风险与监管研究解析
基于完全信息静态博弈的二手车市场中监管部门与卖家的博弈
施工现场技术管理及其质量监督管理措施
优化技术在土建结构工程设计中的应用分析
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思考与探索研究
方家山核电工程无损检验质量监督管理
一例宠物医患之争的案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