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医疗建筑设计中存在的问题与发展趋势

2018-10-19 20:20刘桂玲
建筑与装饰 2018年7期
关键词:建筑设计发展趋势问题

刘桂玲

摘 要 医疗建筑为人们提供医疗、保健以及卫生福利的载体。但医疗建筑使用期间存在公共场所多、人流集中等特点,容易引发公共场所重复感染。医疗建筑如何组织人流,合理空间布局,通过建筑设计为医患和家属提供安静、洁净的就医环境,成为医疗建筑设计中不能回避的问题。

关键词 医疗建筑;建筑设计;问题;发展趋势

引言

医疗建筑主要包括用于诊疗的普通医院、专科医院和诊所,以及具有保健功能及疾病预防中心、保健中心以及健康体检中心等具有福利性质的养老院和疗养院等设施。经过不断的发展完善,医疗建筑已经形成以门诊部、住院部、医技部、管理部门和后勤保障五大功能布局的结构,并逐渐综合教学、科研以及医疗一体化的研究部门。

1 医疗建筑设计的重要性

目前国内大型综合医院项目众多,而过于追求规模体量会导致医疗建筑的日常使用混乱、无序。医疗建筑承载着保卫生命健康道德的重要使命,并且使用中具有较大危险。复杂综合的建筑体在使用过程中会涉及很多功能和流线,不同功能之间存在复杂联系,交织成复杂繁密的机构网。科学合理的建筑设计会保证功能分区的合理性,提高空间的利用率,降低建筑成本,提高医疗机构日常服务运行效率[1]。

2 医疗建筑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措施

2.1 交通设计问题

现代医疗建筑体量规模有逐渐增大的趋势,导致内外交通压力较大,且随着机动车保有量的不断提高,以及规划不合理导致的城市交通负荷增大,使停车位与车辆规模不对称,很多医疗建筑内外存在停车困难等交通问题[1]。而且,医疗建筑有高层化趋势,垂直化的交通设计很难满足高峰时段的使用需求,存在电梯拥堵以及等待时间过长的问题,给医患一种混乱无序的感受。

外部交通实行人车分流是有效的解决办法。很多医院存在车流和人流重复交叉的问题,导致医院入口人车混杂,交通环境恶化。外部交通问题通过总平面布局中入口的合理分设,将门诊部、住院部、急诊部等入口分设,分散不同 入口的人流、车流。

内部垂直交通问题可以通过合理组织人流交通使内部功能达到最佳要求。医疗建筑设计时内部水平交通会根据每层功能进行设计,一般不会存在明显的设计问题。 而高层医疗建筑的增加凸显垂直交通问题。医疗建筑设计阶段对实际人流的测算不够精确,并且没有进行垂直交通的组织和管理。内部垂直设计时要考虑电梯分层、功能分区,并在门诊科室和功能检查室密集裙房处设计扶梯。为了缓解高峰时段的就诊压力,可以考虑设计智能化管理设计,运用计算机系统对实际交通流量进行监测,智能控制和组织电梯的运行。在设计阶段,考虑到医疗建筑的发展趋势,预留合理空间便于智能空间设计。

2.2 环境问题

良好的室内外环境对医疗具有很好的辅助作用,很多新建医院的设计阶段都考虑室内环境和室外环境对医院形象的影响。业主在委托设计时也会考虑公共区域的环境问题。但住院部内部的诊疗和恢复环境设计却存在较大问题。国内大型的综合医院建筑普遍存在走廊上增设床位以环节临时床位紧张的问题。临时加设床位会使住院环境恶化,进而发生交叉感染的机会,不仅导致病人精神紧张,不利于恢复,还会影响医院的服务形象。进行住院部内部设计时应体现人性化设计原则,通过改善局部小环境,对水体、绿化、设施陈设、院内标识等的细节处理,为患者提供良好的诊疗环境[2]。

2.3 智能化问题

随着信息技术在医院的推广使用,通过综合布线和互联网技术的应用可以改变以往混乱、频繁的诊疗活动。智能化系统可以为实现分散你挂号、收费,节约病人的预约和就诊时间,并合理安排取藥时间,使病人的诊疗流程得到优化,极大地缩短就诊时间,并减少楼上楼下到处跑的无序活动,也可以缓解建筑内部密集的人流,提高医疗系统的整体运行效率。

由于智能化系统的设计会都带来一定的信号干扰,因此,设计阶段应尽量避免过多线路设计,影响医疗设备运行稳定性,进而提高智能系统使用的安全性。并且考虑智能系统之后的扩容和后续维护问题。

2.4 节能和生态问题

医疗建筑设过程不得不考虑节能和生态问题。目前一些医疗建筑设计阶段过于注重立面效果会使用玻璃幕墙,导致光污染,并且高层建筑使用玻璃幕墙存在安全隐患。此外,中央空调的使用尽管提高温度和通风效果,但忽视节能问题,由于医疗建筑的特殊性,应尽量借助自然环境达到科学效用。

医疗建筑的立面应该合理考虑室内外环境,控制在有益的范围内。建筑设计阶段主要利用自然采光和通风,保证建筑内部空气清洁,降低机械通风带来的能源消耗和建筑成本的增加[2]。

3 医疗建筑设计的发展趋势

3.1 模块化设计

通过对医疗建筑各类功能空间的科学合理划分,将对应功能单元空间设计在一起,形成单元内空间的集成管理,而单元之间构成建筑整体。模块化设计也体现在医疗设备、机械、物资的标准化管理,优化资源配置,对建筑内部使用的管线、设备进行集中管理。

3.2 绿色化设计

基于可持续发展视角下的绿色医疗建筑设计和运行管理应该贯穿医疗结构服务的整个生命周期。从建筑设计、施工到日常运维,都应贯穿绿色理念。考虑医院选址、规划设计、施工以及运维各阶段实现节约资源、环境友好、高效运行以及以人为本的理念,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

3.3 智能化设计

信息技术的使用也正在改变医疗机构的服务方式和管理模式。智能化系统在医疗机构的日常组织和管理活动中已经处于核心地位,也成为提高医院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智能建筑平台的应用、信息管理系统、智能医疗和远程会诊医疗等手段综合使用,提高了医院管理效率和质量,并为医院的科研、教学和管理提供决策依据。

3.4 人性化设计

建筑设计在国内发展已经日趋成熟,逐渐凸显以人文本的设计理念。通过技术手段的运用,以及先进建筑设计理念的应用,进行创造性设计,适应和满足不同需求,为人们提供舒适、安心、健康的诊疗环境。

4 结束语

了解医疗建筑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可以通过先进技术、理念的应用,科学规划,提高医疗建筑的服务水平,改善就诊环境,提高医疗机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 章开文.医院建筑设计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新建筑,2004,19(4): 12-14.

[2] 周雪乔,李文苑,王勇.浅谈现代医疗建筑设计的要求及绿色医疗建筑设计[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6,(27):643-643.

猜你喜欢
建筑设计发展趋势问题
安东尼·高迪建筑设计研究
叙事思维下的建筑设计与表达
传统建筑设计元素在现代商业建筑设计中的运用
剧院建筑设计指南之哥本哈根歌剧院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