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建筑规划及设计要点浅析

2018-10-19 20:20肖帆
建筑与装饰 2018年7期
关键词:教室校园建筑

肖帆

摘 要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日益提高,社会对学校的需求越来越大。小学教育是我国教育阶段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对于小学生来说,校园就像是他们的家一样。小学校园建设也是城市建筑规模群里面一个相当重要的环节。本文根据当前小学生的性格特点,对校园设计提出一些见解,希望能够使小学校园建设得更加美好。

关键词 小学;建筑规划设计

1 小学选址和占地条件

目前现阶段城市用地面积发展迅速,这是目前阶段的一个比较显而易见的问题,小学建筑的选址应该和城市的发展相互紧密结合在一起,重点结合人口分布地域规律,以及交通、环境,低龄人群的入学情况等等,结合综合性因素进行全面考虑。

由于过度密集化、过度集中于某一地段,使得学校的整体服务面过于窄小,或者是地处偏僻,一些学生上学的道路过于蜿蜒曲折,综合以上弊端都给学校的招生工作带来一定的难度,也同时造成了巨大安全隐患。而受害者往往是低龄化的小学生,这种交通事故在我国也是屡见不鲜,甚至在一段时间内频频发生[1]。

2 小学校园规划的相关措施

2.1 场地条件木已成舟,校园整体规划上的尴尬

而在面临的一系列基础设施功能的问题上,在满足各项硬性规定标准的前提条件下,校园建设的问题已经成为一个不奢求功劳,只希望不犯过失的工作了。要改掉这一现象,首当其冲的就是要改掉一些次要的工作项目,例如对学生寝室、餐厅、课外活动场地等,将这些功能性项目从学校的规划中删除,将它们交给社会,交给学生家长,这样的话就像是午托班一样的,给社会重新注入新的市场,这就像是在学校周围营业的那些小超市、小餐馆一样。

不过可惜的是,这样的一些小超市、小餐馆,却都是无证经营,小学生由于年纪小,缺乏相关卫生知识,于是便在卫生问题上产生了一系列潜在的隐患,很有可能会因小失大。卫生质量不达标、从业者的素质也是不尽相同,加上周围设施条件差,人流混乱,有甚者甚至对孩子恶语相加、拳打脚踢。从学校的角度上来说虽然减轻了负担,但是对于孩子来说,确实有损于他们的身心健康,甚至会给他们造成伤害[2]。

2.2 總体平面布局过于非常态化,并非是以教学为根本宗旨

上层意思决定整体进度,意思就是说,老板说是什么样的那就是什么样的,个人主义过度。不光是在国内,全世界范围内都有这些问题的产生。就拿设计建筑这个问题来说吧,设计师们往往是对于一些事物有所埋怨,但是也都往往习惯了这一设计要求。

于是这种想法延伸到了学校,比如说学校虽然占有广阔的面积,但是如果仔细观察就会发现,部分学校设计中位置采光各方面综合因素较好的并不是学生们学习的楼层,而是学校的办公楼、活动室等。从而导致学生使用率最高的教室拥挤不堪,而不常用的功能房间却拥有着大量的空位,过度追求壮观似乎是永恒的主题,甚至是以牺牲学校整体布局建筑的合理性,实用性为代价。

3 小学设计建筑理念

3.1 设计理念

小学建筑设计的整体开发应从整体性、合理性、安全性的原则出发,塑造一所充满着愉快、安心、高素质教育的校园。

整体性——从整体出发,通过连廊联通教学各区整体服务性。

合理性——合理布置教学楼和运动场,使动静分区,打造即安静又活泼的校园环境。

安全性——项目内部的交通流线,实现校园内人车分流,安全便捷。竖向交通均匀分布且足够多,保证大量集中人流的快速疏散。

道路系统规划设计:道路系统尽可能简洁明了,蜿蜒曲折的道路设计不适用于小学建筑。绿化系统规划设计:公共空间是儿童活动的重要场所,必须保证儿童有一个健康安全的环境,满足其心理上需求的领域和归属感,主要是通过各种手法创造一些小空间,满足儿童自我庇护的心理需求,还可以通过色彩材质的变化,创造出空间的领域感,满足他们对空间的安全性需求。

竖向系统设计:竖向设计方面尽量结合现状场地标高,结合建筑自身高度需求、周边道路标高等各方面因素,进行竖向设计,力争最大限度减少土地的土方量。考虑小学生的好动性,各种场地均考虑适量的缓坡来满足场地排水要求,将安全性放在首位。

3.2 建筑设计风格

平面布局应简洁,使用便利。按功能设计要求分层设置。厨房、餐厅及大阶梯教室等全校使用频率较高的房间应设置在首层。普通教室做为人流量最多使用的课室,设置在低楼层,方便学生使用及快速疏散。教师办公室则可以考虑设置在较高楼层。各层分区应明确,做到动静分区,避免互相交叉干扰。平面应均匀设置各竖向出口,做到疏散均匀,不拥挤。满足小学生安全使用的要求。

另外还应结合学校所在地的冬夏主导风向合理布置建筑物及构筑物。例如南方大部分小学建筑平面呈汉字“回”形状,平面布局以南北向为主,平面形体向外伸展,能有效组织校园气流,实现低能耗通风换气。为师生提供了舒适、愉悦、美丽的教学环境。各课室都有良好的自然采光和通风,结合功能平面设计阳光中庭,更好地实现地下功能空间的自然采光通风。

4 当前所围绕的局限性因素

4.1 教室空间上依旧难以摆脱盒子版的木楞局部规划

虽然说矩形教室确实具有不少优点,但是随着新教学理念,新授课方式的诞生,所暴露出来的弊端也着实不少。除此之外,教室功能的多元化也对传统规模提出了多项要求。比如会在教室内举行一些实际性比较强的现场活动,这就会对空间活动有个足够的要求。教室应该是传授学习的一个有效途径,为学生们的学习提供一个轻松活跃的氛围。

4.2 学校安全越发的受到严重侵害

建筑物自身要确保能够具有有效的整体性自身安全,假如说当地震来临阶段,能够给人们争取到最宝贵的逃生时期。学校同时也应该有责任有义务为孩子们以及社会各界在灾难来临阶段提供有效的躲避通道。当极端天气或是意外事故发生的时候,学会很有可能会成为避难场所[3]。所以学校建设是值得大家关注和思考的。

参考文献

[1] 刘宏立.城市小学建筑规划设计与发展趋势[J]城乡规划研究工程院设计中心,2015,(7):91-92,94.

[2] 李宇航.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绿色校园设计[D].西安:山西建筑大学艺术学院,2005.

[3] 陈晔.温州第二外国语学校一期规划与建筑设计[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6,(19):795-796.

猜你喜欢
教室校园建筑
不要在教室打闹
长时间待在教室更容易近视
酝酿睡意
校园的早晨
春满校园
独特而伟大的建筑
Chinese Architecture Meets Globalization
想象虚无一反建筑的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