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洁
【摘 要】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地方文化既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又可以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需要积极传承与发展。旅游业的全面发展,也给旅游英语教学提出了更大的挑战。本文从桐城地方文化的内涵以及与高职院校旅游教学的问题出发,对两者的融合途径进行详细阐述。
【关键词】旅游英语;英语教学;地方文化;桐城文化
一、高职旅游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课程设置不够合理
旅游英语作为高等职业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专业课,属于多学科综合科目,其实践性强,要求学生有扎实的英语基本功,扎实的旅游专业知识,并能熟练地将专业知识与英语技能相结合。一个合格的旅游英语专业毕业生不仅要有基本的地理知识和英语基础,还需要拓宽自己的知识面,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由于旅游英语专业人才的服务对象是外国游客,在“中华文化走出去”的大战略背景下,从业者的专业知识、个人素养、综合能力都占有很大比重。然而,现有的高职院校旅游英语教材内容上还是沿袭过去的老版本,侧重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或者口语能力的提升,忽视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二)课堂教学实践性差
虽然当前的“翻转课堂”、“任务型教学”等新型教学理念进行得如火如荼,大部分的旅游英语教学课堂还存在着“填鸭式教学”的现象。教师在课堂上只注重英语知识的传授,教学重点侧重于与旅游专业相关的单词、词组的记忆以及英文语法知识的讲解上,整节课的教学主要是教师单方面的讲解,学生被动地接受。学生课后的时间主要应用于记忆单词与筹备考试上,从而造成课堂教学效果差,学生运用能力差的现象。此外,对学生旅游英语综合能力的培养不够平衡。教学过程中,过于注重提高学生一般的旅游交际口语能力,忽视了语言其他方面能力的培养。涉外导游的口语能力固然重要,但一定的书面表达能力也是涉外导游必须掌握的一项能力。现有的旅游景点介绍,大都有英文版本的翻译,这些英文简介已经融入了相应的中国元素,专业水平很高,这就需要对外旅游从业者具备相应的英文水平,这些也需要在平时的英语课堂教学中得以培养与重视。
(三)师资水平参差不齐
较高的师资水平是良好教学效果的必然保证,然而,由于旅游英语这门学科是门交叉学科,其独有的学科特性对任课教师的自身素质与能力也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既需要具备的一定旅游专业知识,又得具有一定的英语教学能力。然而,国内现有的旅游英语任课教师主要来自于英语专业教师,绝大多数英语教师都没有系统地接受过旅游专业知识的训练,因此未能将旅游专业知识讲解的透彻,不能有效地指导好旅游实践,从而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相比较英语教师,部分旅游专业教师虽具有过硬的专业知识,但由于英语综合能力较差,往往也不能指导好教学实践。
二、地方文化的内涵及传承
我国在上下五千年悠久的文明历史中,中国人民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创造了灿烂夺目和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不同地域的传统文化都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炽热的思想情感、独特的人文情结。地方传统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宝贵的文化遗产。地方传统文化深刻体现着中华民族文化传统的精神、观念、习俗、情感以及审美情趣,是当代大学生了解、学习中华传统文化最好的文化资源。因此,保护、传承和创新地方优秀传统文化既是地方高校的文化职能和不容推辞的责任,更是地方高校立足地方,实现自身特色发展的保障。(黄春霞,111-113)然而地方文化融入高校教学还比较少,很多高校没有充分将当地传统文化与高校的教育教学有效地相结合,尤其是在一些人文资源比较丰富的旅游城市,将地方文化融入高校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可以有效促进地方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三、地方文化融入旅游英语教学的途径
(一)校本教材的开发和利用
针对现有旅游英语教材只注重泛化的英文知识、理论学习的现状,地方高校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除了要选用能够提高学生综合知识的教材外,还可以选择开发校本教材,融入当地文化。可以将当地的地方文化资源,旅游景点的英文简介、英文标识等作为素材纳入其中,编写出图文并茂、满足学生需求的中英文双语教材。以桐城为例,作为“文都”,其人文资源丰富,很多游客纷纷慕名而来,希望更深入了解当地丰富的文化底蕴。“六尺巷”、“文廟”、“嬉子湖”等人文、自然景观都是当地有名的景点,黄梅戏、桐城歌等地方歌曲的英文简介纳入教材,这样不仅加强了旅游专业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也使得学生能够成为当地文化的宣传者和代言人,真正实现了地方高校服务于当地经济、文化发展的社会功能。
(二)建立校外实践基地,强化学生实践运用能力
旅游英语是一门专业性强的实践类科目,只是通过传统的理论“教授”是远远不够的,学生更应该走出课堂,走向实践(段开成,2002),因此大量的实践在旅游英语教学中就显得尤为重要。校内,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校内实训室安排学生进行当地文化景点的中英文训练;校外则可以加强与地方旅游文化企业之间的校企合作,促进院校与当地文化相结合。依托当地丰富的景观资源与优秀的人文资源,旅游专业的学生可以充分去当地的旅行社、酒店实习,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真正成为具有本土特色的优秀涉外旅游人才。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一般都与服务当地经济与社会发展相联系,通过将当地文化与相关资源融入高职旅游英语教学中,不仅能够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也有助于促进当地经济文化发展。
(三)鼓励教师转型 提升教师综合素质
随着交叉学科、综合学科的兴起,越来越多的高职院校鼓励教师转型,或者向双师型教师发展。鉴于英语综合能力短期内难以提升,可以考虑让英语专业教师转型,鼓励英语专业教师通过自我学习、参与课外研修班的形式强化自身的旅游专业知识。学校所在地的当地文化对于教师们易于掌握与理解,可以从这方面着手,容易被教师所接受。以桐城师专旅游与公共管理系为例,配合学校发展与系部专业设置的需要,系部鼓励英语教师向旅游类专业方向转型,并积极联系当地旅游局、文化机构为转型教师提供培训与实践机会,至今已有数名教师成功转型,不仅为教师的职业生涯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也大大优化了旅游英语教学的课堂效果,获得了学生的一致好评。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地方传统文化资源可以与高职院校旅游英语教学有效地融合,并在其中得以传承与发展。此外,融入地方传统文化资源,也有助于解决当前旅游英语教学的种种弊端,促进旅游英语教学的改革与创新,从而优化专业教学效果,进一步推动文化外宣工作。地方政府、高校以及文化旅游管理部门应充分意识到两者结合的必要性与重要性,积极为校企合作、教学实践创造条件与机会,促进地方旅游业的发展、推动地方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参考文献】
[1]段开成.旅游管理专业英语.[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87-89.
[2]黄春霞.高校传承和创新地方优秀传统文化的实践探索——以亳州学院亳文化传承为例, [J]成都师范学院学报,2018(6),第111-1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