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钊
【摘 要】目前,高校的少数民族学生在进行汉语言学习过程的时候,因为学习经历和对汉语的掌握程度不尽相同,对汉语言学习的节奏以及课程进度往往很难适应,这是由于少数民族学生存在着文化差异等因素而表现特殊的心理以及学习特点。在对他们学习汉语言文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的前提下需要利用对应管理策略,力求进一步促进少数民族学生更好学习汉语言文学。
【关键词】汉语言教学;少数民族学生;管理策略
一、引言
在高校汉语言教学过程中,因为少数民俗学生学习经历和汉族学生有所不同,所以他们一般表现出特殊的学习特点和心理。怎么加速汉语言教学中少数民族学生对汉语言教学的发展进度,积极的分析汉语言教学中少数民族学生管理工作的新思路,成为当前高校对学生管理工作的重要部分之一,同时也是今后民汉一体化教学,提升少数民族教学质量的基础。因此本文分析了汉语言教学中少数民族学生心理的特点,根据自身教育管理经验,总结了有关管理策略,以求更好的充分满足学生生活以及学习的需求。
二、汉语言教学中少数民族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存在问题
(一)汉语应用能力差异较大
少数民族学生学习汉语言文化的途径不尽相同。“双语班”以及“民考汉”是学生是参加汉语文高考,并且享受到国家政策后直接通过高校汉语言专业录取的。这些学生因为基础教育阶段系统的对汉语教育进行接受。因此,在进入到高等院校之后,基本上能够接受民汉一体化的课程安排以及教学进度。然而一些课程学习比较有着比较大的难度。双语和民考汉的学生在高等数学、大学英语以及大学语文等课程的学习不能够和汉族学生在同一个层次进行。他们在基础教育阶段,都是通过接受汉语和民族语辅助教学完成的学习。汉语应用能力多数情况下是利用日常生活当中和汉族同学自学进行交流来得出的。在高等院校学习中,纯汉语的教学环境氛围,往往让少数民族学生的学习压力大大增强。
(二)思维和认知方式比较传统
少数民族的学生仅仅是利用自身努力来实现学校汉语水平的资格考试。然而,大多数的少数民族学生往往处在陌生的语言环境之下,他一般根据自己的习惯思维方式对事物进行思考,并且通过传统的模式对事物进行反映出来,以致于造成了少数民族学生存在较差的应变能力。他们的创造性和进取心也受到了非常大的制约。在传统的风俗习惯以及传统观念的影响之下,如果少数民族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以及进取心受到限制的时候,上面的各种类型少数民族学生一般面对新事物的过程中体现出迟疑或者犹豫。除此之外,封闭性的心理容易造成少数民族学生固步自封,缺少面对新事物的心理准备,同时不断扩展心理追求比较缺少。因为从学校和其他各类媒体得到的各种信息比汉族学生要少,所以汉语言教学当中少数民族学生的目标不明确,直接造成了少数民族学生较差的学习积极性,并且不容易形成急切的学习需求。
(三)学习主观能动性比较欠缺
当少数民族的学生进入到高校的时候,往往都是雄心勃勃,决心要努力学习,练就较强的本领,以此为今后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然而,少数民族学生在学习的时候因为语言应用能力和思维模式都和班级里的大多数汉族学生和授课老师的教学方法等不适应,同时由于学习经历不同等方面的因素造成一些课程特别是较强文科类的课程来说,学习起来非常困难,往往考试不能及格,在班级当中整体排名比较靠后。处于摸索阶段的高校教务管理工作者在没有制定出妥善有效的平衡措施之前,这类学生容易心灰意冷,丧失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汉语言教学中少数民族学生的管理策略
(一)协调师生关系,加强师生交流
任课教师是做好汉语言教学班级中少数民族学生教学工作、提高汉语言教学班级中各类型少数民族学生教学质量的中坚力量。所以任课教师必须付出更多的心血,加强与这部分少数民族学生的交流,构建和谐平等的师生關系。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做到越来越少地传递知识,而越来越多地激励思考;让自己成为一位顾问,一位交换意见的参加者,一位帮助发现矛盾观点而不是拿出现成真理的人。应从各类型少数民族学生所具有的特殊心理和学习特征出发,集中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从事那些有效果的和有创造性的活动:通过互相影响、讨论、监督、激励、鼓舞等多元手段去培养他们。
(二)建立沟通平台,多方协调共管
对待汉语言教学班级中的少数民族学生,除了重点加强上述工作以外,还要考虑建立家校互相联系的长效机制,构建学生、学校和家庭之间的和谐关系。建立学校和家长之间的信息沟通渠道,将学院有关部门、辅导员、班主任和学生寝室的电话等联系方式告知学生家长,建立畅通有效的信息沟通渠道。每学期末通过实施“致家长的一封信”,采取将学生在校的表现和成绩单寄送的方式使家长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对于特殊学生、学习成绩较差、不遵守校纪校规的学生应及时通过电话或信函与家长联系和沟通,并做好相关记录、备案工作,从而建立家校共同教育和管理的机制。
(三)强化集体意识,加强班级管理
大学阶段是培养学生价值观和人生观的重要阶段。当代大学生不仅有着进取的以免,还有着多样化的价值取向,缺少责任感以及怕吃苦等消极一方面。这些都是当代大学生的共同特点。这些特点在少数民族学生当中体现的特别突出。班集体是学生学习生活的基本单元。学生干部是高校进行学生自我教育、自我服务以及自我管理的核心。特别是在民汉一体化的班级单重,需要特别强化所有学生集体的意识,教育汉族学生主动的去帮助以及团结少数民族的学生。除此之外,还需要积极培养少数民族学生干部,不仅要教给少数民族学生充分认识管理,还要让学生懂得管理途径以及方法,同时还需要教育少数民族牢固树立集体主义精神以及团结合作精神。要做到上面这些状况,需要充分的通过班主任人格魅力去对学生干部进行影响。由于班主任不但是班级工作的管理者和组织者,还需要学生正确认识价值观和人生观的引导者。除此之外,也是学生学业上指导者以及班级各项活动策划者。在实际工作当中,班主任实际工作需要积极的推动人文管理,格外重视感情投资,让班集体成为维护民族团结,提升少数民族学生学习能力以及学习水平有效平台。
汉语言教学对少数民族学生的成长和发展都有至关重要的影响。但是,从高校汉语言教学现状可以看出,汉语言教学中存在很多问题。本文简单分析了下,同时也提出一些管理策略。因此,高校必须加强少数民族学生的教学管理,才能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孙涛,刘虹嘉.新疆“民考汉”学生的教学策略[J].新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01):39-41.
[2]鲁英,王琦三,武毅,等.浅谈班主任对民考汉学生的管理技巧[J].新疆医科大学学报,2010,33(1):110-111.
[3]刘永泉.浅议高校汉语言教学班中少数民族学生的管理策略[J].中国电力教育,2010(25):165-167.
[4]博潘·呼马尔别克.探究高校汉语言教学班中少数民族学生的管理策略[J].赤子(上中旬),2015(19):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