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其阳
【摘 要】我们从俄狄浦斯情节出发,超越弗洛伊德的“泛性论”,先从父亲与母亲这两个最基本的单元分析出了父亲的形象与母亲的形象对于一个人影响尤其是心理上的影响,从中了解到神其实是父亲形象与母亲形象的结合体,人因恐惧和期待获取安全感所创造出来的复杂的矛盾体。
【关键词】俄狄浦斯情节;弑父娶母;禁忌
一、俄狄浦斯情结与父亲、母亲
俄狄浦斯情节,也就是我们通俗讲的“恋母情结”。即,男孩自从出生下来便对其母亲充满依恋和爱慕,对父亲有着天然的敌视,而这种敌视是因为父亲占有着母亲而男孩无法从父亲那里“夺走”母亲。反之,女孩亦然。弗洛伊德根据古希腊戏剧家索福克勒斯所创作的悲剧《俄狄浦斯王》i所总结的观点,告诉我们:“假如图腾动物就是父亲,那么,图腾崇拜的两个主要禁忌(其内核是两条塔布禁忌即:毋杀图腾,毋与属于同一图腾的女人发生性关系)就在内容上与俄狄浦斯王弑父娶母这两大滔天之罪、与儿童的两大原欲(对这两大原欲的不充分压抑以及它们的再觉醒构成了几乎所有精神神经症的核心)吻合了。ii ”由此弗洛伊德根据这一坚实的基石,从而来构建起整个宗教起源和发展的理论。按照弗洛伊德的理论,宗教祭祀活动中宰杀动物,甚至宰杀图腾动物则是弑父情景的再现,在完成宰杀动物、告祭神灵之后分食动物则是对弑父行为的情感宣泄与祈求得到神灵的原谅从而得到神的恩宠。设立图腾动物,不仅仅是一个部落的象征、防止部落里乱伦的发生,也是部落对于弑父这一行为的赎罪的社会活动(祭祀需要整个部落的人都参与)。他们相信万物有灵与思想万能,图腾动物则与父亲的形象重合,由于父亲的形象高大,不可侵犯,充满力量。因此对于图腾动物一方面它是神圣的,是禁止食用;另一方面只有在非常重要的场合例如在节日或者庆典,必须全族都参与和在场,这个时候图腾动物才能食用。
弗洛伊德简单的将宗教起源的原因归纳为俄狄浦斯情节也就是性本能,这样的观点已经被无数人批判。宗教学家施密特批评道:“把最古的人与现代色狂的精神病者联接起来,并且从这联接中推出下面的事实:即一切思想与情感,尤其是在潜意识里面的,都建筑在性欲的上面,而且是充满了性欲的意味,这种假定是徒劳无功的工作。iii ”根据弗洛伊德的分析,他更多的是从父亲的形象进行分析而忽略了对母亲形象的分析。这显然是不可取的。因此我们要对俄狄浦斯情结全面的了解直至对宗教起源有些许的把握,那么就要从弑父娶母开始讲起。
二、弑父与父亲形象
弑父是一件大逆不道之事,不管在东方还是西方,这不仅是父亲能为孩子提供物质、精神和安全等方面的保障,相对于生产力水平极其低下的原始社会,一位成年男性是优质的劳动力和士兵,因此弑父所带来的劳动力缺失和战斗力的损失是不可估量的甚至会招来灭顶之灾。弑父的禁忌就这样一代一代传下去,形成一种集体的潜意识以致现在我们根本不会去想为什么要这样做,我们还是要极力避免这种行为的发生,连着父亲附作物例如名字,都是晚辈们不能叫的。
作为父亲的国王在那些愚昧、无知的人们眼里,国王是拥有超自然的力量。国王运用这些超自然力量使部落风和日丽,粮食增收,人口繁荣,人民幸福。所以拥有超自然力量的国王,在部落其他人看来成为了他们的保护神,守护着他们,同时也给他们压迫感,不自觉的服从他,听从他的命令。我们现在知道,这当然不是国王真的拥有超自然力量控制他的人民,而是人民出于对自己无法理解的现象本能的恐惧和人类本能的服从强大的首领,尽管服从但却又时刻想着推翻现有权威的矛盾心理。在这样矛盾的心理面前,人只能服从,心理却聚集着力比多,可能在某一时刻爆发出来。国王的超自然力量就是混合着人类无知的恐惧和无条件的服从的心理积极暗示罢了。
《俄狄浦斯王》这部悲剧就是將父亲形象与国王形象赋予到同一个人身上,通过俄狄浦斯宿命般的弑杀,同时满足了双倍的反抗权威,反抗父权(也是王权),诉说自己追求自由,追求本能的欲望。最后俄狄浦斯戳瞎双眼,不仅仅是对自己荒唐的行为的赎罪,更是对自己父亲的思念以及藐视权威所带来的恶果的忏悔。与其说俄狄浦斯弑父是受到了命运捉弄而反抗命运的男孩,而不如说俄狄浦斯是为了反抗父权,寻求独立,最后还是以失败而告终的英雄。父权就是索福克勒斯口中命运的一部分,俄狄浦斯他既厌恶着父权的压抑,也渴望着拥有父亲般的力量和能力,被给予生活指导,带来光明。这样矛盾、纠结的心理最终在父亲这一抽象的形象中升华了。
三、娶母与母亲形象
年轻貌美的女性说明健康,繁殖能力强;貌美对于异性更具有吸引力,所产下的下一代更有更大的几率女孩面容姣好,男孩英俊帅气。但在《俄狄浦斯王》中出现了反常的行为,俄狄浦斯娶了大他很多的伊奥卡斯特也就是他母亲、忒拜王国的王后。这种反自然的行为,弗洛伊德认为这所表达的就是“恋母”,也就是俄狄浦斯情节的核心。
女性生殖的特点决定了下一代都是从其母亲的子宫里受精、发育,最终出生。我们可以说自从孩子生下来的那一刻,母亲的身份才得以正式的建立。当意识到自己成为母亲时,对孩子的爱,对孩子的保护,会为孩子做一切的心理活动不断的激增。孩子还未生下来时,就依靠脐带从母亲身体里获取养分,生下来后,生命的最初也是要靠母亲的乳汁来维系生命所需,加上原始社会的生产力的限制,社会分工的单一,男性多为进行狩猎,耕作和采集植物果实的劳动,照顾下一代的工作不可避免由母亲来做,当然,女性更加适合照顾孩子,她们耐心,细心,更有爱心,总能精心照料一切。这样以女性照顾孩子为主的行为,孩子不管是男还是女,都对母亲这一角色的认同都是一样的,即代表着家,代表着温柔的港湾,代表着爱,而这种更深层次的心理体验就是安全感。似乎我们觉得有了母亲,我们不管怎样总有人能在背后轻轻的推我们一把,受到伤害时,母亲的话语或者怀抱都能让我们瞬间安心下来。而且,在原始时期人们神话中的女性神掌管着动植物的生长,“超自然力量”使用得当,粮食就会持续增收就会为部落带来的兴旺,有了足够的粮食就不再担心饿肚子的情况了,这样就会产生足够的安全感,而的粮食增减则和女性的生殖能力在原始人的眼里又是关联的,因此他们得出女性与粮食有关,女性能带来足够的安全感,而这样的安全感是与食物所获得的安全感相混合的。这也是为什么我国人民总会说最好吃的饭是“母亲烧的饭菜”。这样的表述不是说母亲的厨艺有多精湛,而是表达出母亲所制作的饭菜给我们所带来的安全感与舒适感。母亲做的饭菜这一具体的物象有了双重的含义:母亲作为女性是代表着粮食的丰收,母亲作为孩子的妈代表着爱和安全感,吃母亲做的饭菜是强化女性带来粮食丰收获得的安全感也是升华从母亲获得足够的爱和母亲般安全感。吃的虽然是饭菜,但孩子的获得的更多的是心理上的愉悦和舒适,有种类似还在母亲子宫内依靠脐带获得养分和呵护的体验。
至此,我们现在可以有了基本的结论,俄狄浦斯娶母这一行为,不仅仅只是单纯的为了满足人类粗暴的性需求,而更多的是一种想获得自己所缺失的爱和安全感以及食物,这样的安全感无法从父亲那里获得,父亲又是权威秩序的象征,压抑着孩子,限制孩子的自由,使孩子总是处于一种缺乏安全感和体验恐惧的处境,这时母亲的关怀呵护显得特别重要,从此孩子在心理上有着亲近母亲,远离父亲的意识。拥入母亲的怀抱,与母亲的乱伦更有着想回到母亲子宫的意味。
四、神——父亲与母亲的结合体
笔者认为作为父亲和母亲结合的产物的我们,首先在生物性上就脱离不了父亲与母亲。在人类最早期时候,人类还处在探索和适应自然的阶段,当时的人类首要任务就是活下去。当人类击败了所有的动物,彻底成为了地球的统治者时,人类的社会结构开始初具规模,简单的分工也因此展开。生理结构的不一样,很快就形成了男性狩猎、种植和参与战争等;女性养育孩子,照顾家人和低强度体力劳动等这样的分工。不同的分工带来了不同的社会角色,父亲的社会角色就是意味着权威、秩序,拥有着使部落正常运转的能力,依靠男性可以使部落内部稳定、和谐。母亲的社会角色代表着生产,为部落带来源源不断的食物与人口;由于母亲养育孩子,照顾家庭,母亲也成为了食物和安全感的代名词。然而人始终逃不掉原始的驱动力——力比多,力比多带来的是想占有母亲,满足自己对爱、安全感和性的满足却又忌惮乱伦所带来的后果和不得不屈从于外婚制同时想反抗父权,蔑视权威,不遵守社会秩序但又不敢反抗和敬仰父亲,想成为父亲一样的人的矛盾心理。在这样的心理状态下,力比多不断的累积,到一定程度后就会产生“外溢”,这时对父亲和母亲的矛盾心理转移到周围的事物之上,刚开始的表现物时图腾是具体的物体,随着社会的进步,人类智慧的不断上升,实物体已经无法满足人们所需,抽象的事物更加普遍,以父亲和母亲形象为基底,高度概括和抽象的既能满足人爱和安全感的需求,又能带来权威,压迫感需求的神被人类创造出来了。
五、结束语
神的创造是人类思想史上的一大创举,也正因为神是人创造的,神充满了矛盾性。有天堂必然有地狱,有上帝必然有撒旦,有拯救苍生的神必然有毁灭一切的神,有光明必然有黑暗,为此欧洲中世纪神学家和哲学家辩论了近千年为什么完美的、全知全能的神创造的世界充斥着善与恶。这不是神出现了问题而是在于创造神的人类抽象了父亲形象与母亲形象去创造神,这两种形象本身就是矛盾和对立的,所以融合了两种形象的神的矛盾性不可避免。但是归根结底是因为人的矛盾性和对立性。人的矛盾性和对立性主要体现在心理的矛盾和行为的矛盾,例如反抗权威以获取自由却又服从权威保全自己,有乱伦冲动以获得性欲和安全感的满足却又服从于乱伦禁忌和外族婚制维持社会和自身的平衡。在这样矛盾追求平衡的人类,科学技术在其面前是无能为力的,即使心理学有一套科学测量方法和科学治疗方法,但人类的心理上和行为上的矛盾性不可能也不会消失更不会治疗好。宗教或许是一条解决之路。在這里笔者所认为的宗教不再是迷信,不是一种一神或多神崇拜的宗教团体,除去了复杂繁琐的宗教仪式,转而变成了一种自然,与科学一样去解释宇宙,成为人类前进的动力。这样,人类崇拜的神变成了宇宙,化作时间空间而存在,其实也表达了人类敬畏宇宙、敬畏父母、敬畏自己的含义。只有在这刹那,人与神合为一,人的矛盾性也因神的归位最终达到统一与平衡。
注释:
i 我国著名学者罗念生将《俄狄浦斯王》翻译成《奥狄浦斯王》(埃斯库罗斯 等.古希腊戏剧选[M].罗念生 等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也有人将俄狄浦斯译为伊谛普斯,在本篇中统称为俄狄浦斯和《俄狄浦斯王》,而其他戏中人物名称则按照通俗叫法来称呼。
ii 弗洛伊德.弗洛伊德文集⑧[M].车文博主编.吉林:长春出版社,2010:94
iii 施密特.比较宗教史[M].肖师毅,陈祥春译.安徽:辅仁书局,1948年,第 145 页
【参考文献】
[1]阿盖尔.宗教心理学导论[M].陈彪,译.高师宁,校.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2]埃斯库罗斯 等.古希腊戏剧选[M].罗念生,等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
[3]费尔巴哈.基督教的本质[M].荣震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6.
[4]弗雷泽.金枝——巫术与宗教之研究[M].汪培基,徐育新,张泽石,译.汪培基,校.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
[5]弗洛伊德.弗洛伊德文集[M].车文博主编.吉林:长春出版社,2010.
[6]施密特.比较宗教史[M].肖师毅,陈祥春译.安徽:辅仁书局,1948.
[7]休谟.宗教的自然史[M].曾晓平,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4.
[8]谢燕清.弗洛伊德的社会理论[J].南京社会科学,2007(09):104-108.
[9]陈永胜.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宗教心理观新探[J].科学与无神论,2010(02):43-49.
[10]谢燕清.弗洛伊德的社会理论[J].南京社会科学,2007(09):104-108.
[11]陆丽青.弗洛伊德的宗教思想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