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旭宏
【摘 要】随着全球化对世界范围的影响越见加深,许多棘手问题开始凸显,特别是当今世界经济复苏低迷,世界各国失业率颇高,人民生活质量的下降使得许多国家开始抵制全球化进程,时任美国第43任总统特朗普上台后提出的逆全球化更是将全球化推到风口浪尖,从当今的世界上看,似乎反全球化势在必行,但是从长远的发展来看,各国仍亟需加强合作促进经济共同发展,然而面对当今反全球化的浪潮,中国应该如何应对是我国迫不及待的首要任务,因此我国政府必須给予高度重视。
【关键词】全球化;反全球化;失业率;经济复苏低迷
一、反全球化的标志和发展以及其根源
反全球化的标志性事件是指的1999年10月30在美国西雅图举行WTO部长级会议期间,当地发生了游行示威,成千上万的反全球化人士加入进来,想要引起世贸组织在贸易环境、劳工标准的竞争政策等方面的关注,呼吁世贸组织关心贸易环境和劳工福利政策等问题,希望世贸组织进一步讨论提高劳工标准问题。而这一事件正是反全球化的标志,而这一事件也被称之为“西雅图之战”,由此拉开了全世界范围内的反全球化活动。
2001年6月9日,世界社会论坛国际委员会在巴西成立,从而加强了反全球化组织之间的国际联系和响。在今年举行的第二届世界社会论坛中,有6万名反全球化积极分子参加,发表了“为了抵制新自由主义、军国主义和战争;为了和平与社会公正”为主题的《宣言》。《宣言》把世界经济衰退归咎于“新自由主义的谎言及其对经济增长与繁荣的虚假承诺”,指出反全球化运动“是一种全球团结的互助运动,我们因为反对财富集中、反对贫困与不平等现象的扩散、反对破坏我们生活的现象而团结到了一起。”特别是在时任美国第45任总统的特朗普把逆全球化纳入其政治纲领中,在其上任期间,特朗普推行了一系列的贸易保护政策,同时宣布推出TPP(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重新审视美国既定的国际区域经济一体化战略,特朗普认为在过去的三十年间,由于中国和墨西哥等国家的高速发展夺走了美国制造业和就业,从而使得美国经济呈现低迷,因此特朗普上台的首要任务是“去全球化”,以便减少中国等其他发展中国家对美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究其反全球化的根源在于西方一些发达国家对金融危机导致的经济衰退的不满,2008年的美国次贷危机进而引发的世界范围内的经济衰退,使得各国经济收到创伤,尤其是西方发达国家经济更是遭到严重的损失,发达国家经济复苏缓慢,债台高筑和失业率的增高,使得西方中产阶级生活质量恶化,许多中产阶级被迫在街头求职,社会不安定因素增多。
二、中国面临反全球化下的影响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反全球化运动也将不断深入发展。而中国融入世界的进程不断加快,特别是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国际反全球化运动对中国的影响也将逐渐显现并且增大。这种影响包括国际和国内两个层面。
1、国际层面
由于中国近年来市场潜力的不断挖掘,投资环境的不断改善,使得许多国外企业大量涌入中国,外资迅速积累起来,中国日益成为国际反全球化运动中一些不满其国内失业率上升和贫富差距扩大的人指责的对象。随着制造业能力的不断攀升,中国日益成为“世界工厂”,而随着物美价廉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及其他一些中高端产品不断涌入世界市场,中国也将日益成为一些不满失业或仇视“中国制造”竞争力的反全球化者们指责的对象。2004年9月17日凌晨,因害怕中国等亚洲鞋子的竞争,西班牙城市埃尔切近1000名鞋商和鞋厂工人,放火焚烧了价值近800万元的中国“温州鞋”。国外诸多国家都会或多或少抵制中国商人,很多国家甚至到了谈“华商”色变的程度。此外随着中国企业走向世界,它们的一些不良经营行为可能使所有中国跨国公司成为被指责对象。随着中国对国外能源、矿产、木材等自然资源的依赖增加,进口量的持续扩大,中国已日益成为环保主义者的批评对象。与反全球化者们的公开批评相比,更值得关注的是,一些国家尤其是西方发达国家,很可能以国内的反全球化运动为借口,在经济上对中国实施贸易保护主义,在政治上渗透中国或干涉中国内政,或者将国内反全球化者攻击的矛头转向中国,使中国成为最终的“替罪羊”。
2、国内层面
随着中国参与全球化程度的不断加深,全球化的负面影响在中国也将不断显现并加重,国内的一些问题如失业问题、“三农”问题、贫富悬殊问题、环境恶化问题、民族文化遭受侵蚀问题等将更加突出。特别是贫富悬殊和环境恶化问题尤其严重,国内出现许多人出现“仇富”心理,在面对贫富差距日益增多的中国社会,许多人甚至选择走上极端道路;在环境问题方面,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出现日益增多的雾霾天气,使得人们出行不便,给许多行业造成不良影响。虽然我国积极对外开放、参与经济全球化不是这些问题产生和发展的唯一原因,甚至不是主要原因,但如果不缓解或解决这些问题,在信息传媒十分发达的今天,人们很可能效仿国外反全球化运动,走上街头,举行大规模的游行示威活动,将这些问题全都归结于全球化。而在这样的运动中,参与者们很可能同时因为对其他如腐败问题、分配不均等问题的不满而采取激烈行为,轻则造成冲突和治安混乱,重则可能引发重大事变,引起社会动荡,严重危害社会稳定。对此,我们必须予以足够的重视。
三、中国应该如何应对反全球化浪潮
中国不仅要在既有秩序和规则框架内争取更多的话语权和影响力,还应积极推动国际合作,构建更加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中国要想在逆全球化浪潮中幸存下来必须做到以下三点:
第一,保持经济稳定增长,为全球化营造良好氛围。
推动世界经济早日走出低迷,是对抗逆全球化风潮的根本途径。中国在过去十多年来一直是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最大的国家。近些年来,中国一直坚持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积极的财政政策,坚定不移地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切实维护地区和平与稳定,这些举措和行动为其他国家做出了示范,是推动国际经济发展和新秩序建立的正能量。
第二,保持改革的动力和定力,稳步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近年来,我国逐步放开资本管制、放宽外资机构准入门槛、完善外商投资管理体制,对外开放的程度和水平不断提高。与此同时,我国正在与主要发达经济体展开高水平的贸易投资协定谈判(如中美、中欧BIT谈判),间接推动了国内各项改革进程。长远来看,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高水平的开放标准将更好地保护我国对外贸易和投资,这就要求我国保持改革的动力和定力,积极主动地参与国际经贸谈判,稳步提高对外开放的水平。
第三,弥补美国对外战略收缩留下的空间,加强区域经济合作。
特朗普主张美国退出TPP,其对外提供公共产品的意愿有所收缩,这为中国争取话语权、构建更加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留下了空间。中国积极推进亚太自贸区、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谈判,建设“一带一路”,建立亚投行等均体现了这样的理念和主张。在区域合作内容上,不再局限于关税减让等传统方式,而可以通过重大项目带动自贸区谈判,将产业园区共建、国际产能合作、基础设施建设合作等纳入议题,赋予区域合作更多内涵。
【参考文献】
[1]李惠斌主编:《全球化:中国道路》,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
[2]郁建兴著:《全球化:一个批评性考察》,浙江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3]戴维·赫尔德、安东尼·麦克格鲁著:《全球化与反全球化》,新华出版社,2004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