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华尔街日报》10月17日文章,原题:世界最大出口国重塑大买家形象面对美国贸易战的当前,世界第一出口大国中国正塑造一种新形象——进口国。其中一个关键点是11月举行的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中国领导人承诺再平衡该国经济并引导好经济全球化走向。此次为期一周的博览会将在上海举行,活动十分受欢迎,已有来自130个国家和地区的2800多家企业租用展位,中国许诺会有16万国内买家和一批中国官员参加。
(外国)企业感兴趣,反映出中国庞大的购买力,包括从先进工业生产系统到消费产品及(越来越多)服务领域的购买力。一些中外经济学家预测中国需求很快能撼动整个世界,其影响不亚于中国这些年庞大的工厂产出。
眼下,北京的全球雄心正面对前所未有的阻力,宣传中国作为进口大国的角色具有地缘政治的需要。目前中国与不少国家存在贸易顺差。同时,外界觉得中国市场对外企开放不够。这种不平衡引起一些不满,并引发阻力——比如特朗普政府对中国进口加征关税,并批评中国窃取技术等。北京为自己的贸易政策辩护,驳斥特朗普政府,说“中国并未刻意追求贸易顺差”。中国还说自己已是第二大进口国,未来5年将花10万亿美元购买世界各地的商品和服务。
中国每年举办约4000场贸易展会,而上海这次进口博览会是为改变(中国的)全球印象。驻北京的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副主席雅各布·帕克说:“他们想要办一个引人注目的活动,借以展示重视外界的关切。”比起处理结构性转变如减少政府对本土竞争对手的支持,吸收更多进口“是最容易应对国际商界关切的一种办法”。
为支持此次博览会,中国各地政府部门让众多本土企业组成采购“联盟”。中国商务部官员造访世界各地,游说外国公司、使馆和贸易组织派出高级代表团参会,说这是中国今年外交的一大盛事。洛杉矶地区商会国际部主管卡洛斯·瓦达拉马说:“他们动作很快,项目很快售罄。”加州企业参加此次活动,是看到其中的公关价值。
此次博览会将于11月5日开幕。组织者说有200家《财富》500强企业租用了展位,有意大利的直升机、美国的大豆、法国的烘焙酵母和200吨重的德国铣床……就像全球经济本身。上海全力准备迎接博览会,地铁已装扮一新,有吉祥物欢迎,上海还计划学校和单位放假两天。
当前的对美贸易战放大了上海进口博览会的政治意味。这种情况下,全球企业正着力权衡如何展示对中国及其企业的支持。▲
(作者詹姆斯·阿雷迪,乔恒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