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生物学常用技术操作课程在中医院校的教学方法探索

2018-10-19 02:32吴耀松陈玉龙莫赛军任闪闪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8年19期
关键词:分子生物学教学效果教学法

吴耀松 陈玉龙 莫赛军 任闪闪

(河南中医药大学科研实验中心,河南 郑州 450046)

教学法是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关系到教学效果的好坏。同样的教学内容通过不同教学方法的传授会体现出不同的教学效果。在教学法中,常见的有传统的讲解法、PBL教学法、慕课、微课、还有最近提出的对分课堂[1]。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采用不同形式的教学方法。为了加强中医院校研究生在实验中的运用和操作能力,将本科阶段学习过的《分子生物学》中常用的几种技术单独在“分子生物学常用技术操作”中进行讲解、演练,重点掌握仪器的操作和具体实验步骤。为提高教学效果,我们采用了讲解法和微课的形式,分别对2组研究生进行授课,并比较教学效果,探索更有利于实验开展的教学方法。

1 常见分子生物学技术常用技术操作课程的具体教学内容

4种常见分子生物学的技术利用教学的具体内容见表1:

表1 4种常见生物学技术的具体教学内容

对常见的4种分子生物学技术我们采用4节课的传统教学法进行讲解,每节课40 min,先阐述每种技术的原理,再讲具体的操作步骤,最后讲解注意事项,内容的构成和微课完全相同,但展现形式不一样。例如对细胞培养的教学,先进行无菌操作的阐述,再具体讲细胞解冻的具体过程和传代、冻存的操作过程和所需试剂和材料,以及目前市面上选购不同试剂和材料的优劣比较等。

微课授课的内容和讲解法一致,也分为四部分,每一种技术分2次微课进行,20 min完成[5]。

2 讲解法与微课的特点

教学中传统讲解法以教师讲解为主要方式,通过先复习或对相关知识的讲解引入新知识,然后对新知识进行正反例证进行阐述,通过概括、总结、练习、巩固等环节,以达到传授知识的目的。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是被动接受的主体,能充分展示老师的主导地位,课堂有利于教师控制,也可以灵活地和学生互动[2]。但传统讲解法很难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发散思维,在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表达力和团结协作的能力上也很难提高。

微课主要以视频为主,内容短小精悍,教学目标明确,知识点单一,重点突出。趣味性强,内容表现形式灵活可变,能快速地传播相应的知识内容;学习方便,受地理位置限制少,可以随时随地反复学习;制作方便,费用成本低廉,可应用性强[3]。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对知识中重点和难点的把握要求精准,必须在有限的时间内能够将一个知识点阐述清楚。

在备课的过程中,讲解法要求阐述知识点是什么和为什么,用“述”和“解”以做报告的形式呈现。教师只要查阅与讲解内容相关的知识作为引入或稍作拓展即可,围绕重点和难点展开,可以是多个知识点在同一课中阐述,一般以本为本,以纲为纲。学生很轻松,只要听课即可。

微课在备课过程中教师要选用恰当的形式表现出教学内容,不能轻内容重形式,突出重点部分,内容不能太多,一般以单一内容为主,体现出微课短小精悍的特点。因此,在备课过程中要求教师准确地把握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部分,并且通过拍摄电影的方式,围绕教学重点内容展开,所以要求教师通过艺术的手段,将所授课程展现在学生面前[4]。在学习的过程中,对学生要求不高,只要做到认真观看即可。但课后需要学生及时练习和巩固,微课简单、高效,但也很难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等综合素质。

3 教学效果考核比较

理论和实际操作:分子生物学技术在研究生中开展的目的是为了加强科研动手能力,提高科研效率,所以在考核的过程中,我们采取了问卷与操作能力相结合的考核方式。

理论测试采取卷面作答的形式,两个班人数相等,取平均分,计算标准差。对实操的考核,我们以“细胞培养”为例,作为考核内容,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对实验过程的熟练与规范性进行考查打分。

教学效果调查,总分100分,取平均分[6]。此评价表前10项为老师进行评价,后6项为学生自评。

表2 传统讲解法和微课教学效果调查统计表 (x±s,n=9)

评价后发现采用微课形式授课的班级操作规范化,且细胞很少被污染,教学效果明显优于用讲解法授课的班级。可见,微课的教学效果是讲解法无法匹及的。

从上表可见,微课在学生感受课堂趣味性、对课程的满意度、操作规范性与熟练度、实验完整性、实验结果满意度、知识掌握情况、学习积极性、促进创新思维培养等方面明显优于讲解法;但两者在文献查阅、分析解决问题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自学能力方面以及端正学习态度没有显著差别,且效果一般。

4 讨论

“分子生物学常用技术操作”各个知识点联系不紧密,内容集中、短小精悍,教学目标明确,主题突出,非常符合微课的特点;本门功课在中医院校研究生中开课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实验动手能力并指导实验过程,对相应的仪器能正确操作,以便开展课题研究。微课的可重复性和方便移动工具随时观看,能很好满足这个需求。培养学生的文献查阅、分析解决问题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以及自学能力方面不是这门课程的主要目的。

“分子生物学常用技术操作”属于一门操作课程,传统的讲解法枯燥、抽象,不容易理解和记忆,中医院校研究生动手能力比较薄弱,应用微课的特点,将单一的知识点以视频的形式展现,这个过程能很好地融入实操过程的录像资料,形象生动,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原理和记住操作过程,并能反复利用和学习,还能在线、远程学习,并有效地提升了教学和学习效率。因此,微课是《分子生物学常用技术》这门课程的有效方式,值得大力推广。

在微课与传统教学法的实施中,我们深刻地感受到微课有它自身独特优势的同时,对教师备课、学校平台以及教师的个人综合能力上也都有一定的要求,这也影响到了微课的教学效果能否充分体现[7]。

微课和PBL教学法等相比,也存在明显的缺点,如学生在文献查阅、自学能力等方面不能得到很好的提高,因此,可以进一步融入PBL教学法的特点,探索其教学效果。

猜你喜欢
分子生物学教学效果教学法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2022年活动计划表
湖南师范大学植物发育与分子生物学研究室
批注式阅读教学法探究
实施“六步教学法”构建高中政治高效课堂
高中数学实践教学法的创新策略探讨
掌握“函数的表示”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效果
ABO亚型Bel06的分子生物学鉴定
成军:从HCV入手,探索脂类代谢分子生物学新机制
如何提高高中声乐教学效果
提高病理学教学效果的几点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