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峰 张希中
摘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真善美相统一的科学理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蕴涵的“真”体现了治国理政的合规律性,主要表现为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深刻认识和深入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蕴涵的“善”体现了治国理政的合目的性,主要表现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追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蕴涵的“美”体现了治国理政的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主要表现为对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动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的全面进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美好理想目标的追求。
关键词:习近平;治国理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真;善;美
中图分类号:D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54X(2018)07-0005-05
对真、善、美的追求是人类永恒的主题。人类的实践活动遵循的三个基本尺度即任何物种的尺度、人自身的内在尺度和美的尺度,这客观地决定了人类认识必然具有追求真、善、美统一的本性。在马克思主义看来,人类的社会实践活动既是人们认识、把握和运用客观规律的过程,又是人们价值追求、价值实现的过程,还是人们按照美的规律进行塑造的过程,正是在社会实践活动中,真、善、美得以统一。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兼具科学性、真理性、人民性、开放性等理论品质,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实现了真、善、美的统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真理尺度、价值尺度和审美尺度辩证统一的科学理论,是真、善、美相统一的科学理论。
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蕴涵的“真”体现了治国理政的合规律性,主要表现为对“三大规律”的深刻认识和深入把握
所谓“真”,即合规律性。求真,就是人类对客观规律的自觉认识与积极运用,是历史主体对历史客体发展规律的一种理性意识和追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世情国情党情出现了新变化。中国共产党既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又肩负着参与全球治理、建设美好世界的重大责任。要破解政党治理、国家治理与全球治理三大课题,就需要深入把握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积极破解当代中国和当今世界所面临的突出问题,自觉提炼和总结中国和世界发展实践的规律性成果,把实践经验上升为系统化的科学理论,深化了对“三大规律”的认识和把握,体现着真理性的力量。
(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和把握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成为在全国执政的党,如何认识、把握和运用政党执政规律,借鉴和吸收世界共产主义政党执政的经验,提高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能力,巩固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成为关乎我们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重大课题。
进入新时代,习近平着眼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奋斗目标,站在长期执政的战略高度思考和谋划党的建设问题,他指出:“党和人民事业发展到什么阶段,党的建设就要推进到什么阶段。这是加强党的建设必须把握的基本规律。”①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为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对中国共产党的新要求,针对一个时期以来一些地方和单位管党不力、治党不严,严重损害党的形象、侵蚀党的执政基础的现象,围绕治国理政提出了一系列重大理论创新成果:在治国理政的价值立场上,提出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共产党的人民观;在治国理政的奋斗目标上,提出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将社会主义现代化与民族复兴紧密相连、将中国梦与世界人民的梦想紧密相连,聚合了凝聚民心的最大公约数,使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奋斗目标大众化、时代化;在治国理政的主体上,提出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包括党政力量、市场力量、人民力量在内的多元主体,进一步凝聚了中国力量,形成了治国理政的强大合力;在治国理政的布局上,统筹国内治理与全球治理,形成了大国治理的总方略和政党治理、国家治理、全球治理的治理结构;在治国理政的领导核心上,提出建设世界上最强政党、锻造中国共产党的核心领导地位,为治国理政提供根本政治保证。这些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创造性地坚持治国理政与治党建党有机统一,将党的建设伟大工程与伟大斗争、伟大事业、偉大梦想相统一,揭示了全球化时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共产党的执政规律,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党的自身建设规律的认识。
(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化了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和把握
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以后,如何科学总结国内外建设社会主义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回答好“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基本问题,成为当代中国共产党人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面临着“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时代课题。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积极回应这一时代课题,以一系列重大理论创新成果,创造性地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问题:在社会主义本质上,提出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要求”、“共享发展理念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依法治国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等新认识;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所处历史方位上,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呈现的阶段性特征和社会主要矛盾的新变化,作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大政治判断;在社会主要矛盾上,作出了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是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新判断;在社会主义建设布局上,形成了“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在社会主义制度建设上,提出了“两个半程”的重要思想,强调建立更完备、更稳定、更管用的制度体系是新时代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重大历史任务;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形成了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思想,深化了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的认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境界,深刻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规律,把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提高到新水平。
(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化了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和把握
当今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深入发展,全球治理体系和国际秩序变革加速推进,各国相互联系和依存日益加深,国际力量对比更趋平衡,和平发展大势不可逆转。但世界仍面临和平赤字、发展赤字、治理赤字,世界经济增长动能不足,贫富分化日益严重,地区热点问题此起彼伏,恐怖主义、网络安全、重大传染性疾病、气候变化等非传统安全威胁持续蔓延,人类面临共同挑战。② 解决世界治理难题,推动国际秩序更加公平合理,促进世界和平发展,迫切需要全人类进行治理理念变革,树立新的全球治理观。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于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的国际方位,以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历史担当,在历史前进的逻辑中前进、在时代发展的潮流中发展,在人类社会发展趋势、发展目标、发展道路等方面,在建立更为公正合理的国际关系和国际秩序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围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出“共同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的新愿景;倡导构建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提出国家不分大小、贫富、强弱,一律平等的新国家观;提出构建以共同安全、综合安全、合作安全、可持续安全为核心的新安全观;提出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新发展观;积极倡导共商共建共治的新治理观;倡导尊重文明多样性,实现不同文明交流互鉴的新文明观;等等。这些新理念新思想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一个什么样的世界、怎样建设这个世界”的问题,深化了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总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兼具客观真理性和实践指向性。它进一步深刻认识和深入把握了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从而使得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取得了历史性的成就。它致力于破解我们国家发展起来以后在转型升级进程中所面临的重大难题,为实现我国从大国到强国的飞跃提供了思想指南。同时,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其真理性的认识去解读时代、引领时代,是我们党贡献给世界的中国理论和中国智慧,为破解人类在21世纪所面临的共同挑战提供了中国方案。
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蕴涵的“善”体现了治国理政的合目的性,主要表现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追求
所谓“善”,即合目的性。求善,是历史主体对历史客体的一种情感意识和追求,反映的是历史主体与历史客体的价值关系,强调的是历史客体对历史主体的价值意义。马克思主义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真理性把握,不仅仅是为了认识世界,更重要的是为了按照人们的意愿改造世界。马克思主义把人民性作为价值追求,就是为了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给人类指出一条通往解放的道路,引导人类由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同样把人民立场确立为根本立场,把为人民谋幸福作为不变的初心,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根本宗旨,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一步把中国共产党的价值追求丰富化、具体化,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引领,把为人民治国理政、依靠人民治国理政、由人民共享发展成果作为价值导向,将以人民为中心贯彻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
(一)坚持为人民治国理政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价值立场
为什么人的问题,是检验一个政党、一个政权性质的试金石。③ 中国共产党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是我们党的初心和使命。坚持一切执政活动为了人民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也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价值立场。为人民治国理政既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必然要求,也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本质和核心。习近平明确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治国理政的奋斗目标,要求全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始终坚守人民立场这一根本政治立场,肩负为人民谋幸福的根本使命,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对人民负责,为人民担当,为人民造福。他反复强调,要以让人民过上美好生活为治国理政的价值目标,以满足和实现人民利益为治国理政的价值标准,把人民作为党的一切工作的价值评判者、裁决者,坚定不移地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始终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
(二)坚持依靠人民治国理政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价值原则
人民是推动历史发展的根本力量,是治国理政的根本依靠力量,是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决定性力量。习近平强调:“中国共产党的一切执政活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治理活动,都要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尊重人民首创精神,拜人民为师,把政治智慧的增长、治国理政本领的增强深深扎根于人民的创造性实践之中,使各方面提出的真知灼见都能运用于治国理政。”④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治国理政实践中,注重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主体作用,不断调动人民参与国家治理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不断提升人民群众参与治理的能力;加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建设,保证人民在日常政治生活中有广泛持续深入参与的权利;在全面深化改革中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在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同时,注重解放人的思想,形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社会氛围,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国治理充满活力。
(三)坚持由人民共享发展成果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价值取向
人民共同创造财富,也要共同享有财富。人民共创美好时代,也要共享美好生活。正如習近平所提出的,“生活在我们伟大祖国和伟大时代的中国人民,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进步的机会。”⑤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明确将增进人民福祉作为改革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并将共享发展理念作为新发展理念的价值旨归。共享发展理念既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内在要求,也为实现共同富裕提供了现实路径。共享发展理念的内涵包括:全民共享;全面共享;共建共享;渐进共享。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通过贯彻共享发展理念,特别是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等重大举措,使发展成果逐步为人民所共享。
让人民共享发展成果就要重视民生。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终极目标。民生影响民心,民心维系国运。解决民生问题是最大的政治,持续改善民生是最大的政绩。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强调,要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在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保证全体人民共享发展成果。要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从教育、就业、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社会治安等环节入手,努力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下功夫,不断增强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蕴涵的“美”体现了治国理政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主要表现为对人类美好理想目标的追求
所谓“美”,即合理想性。求美,就是历史主体在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基础上,对历史客体的艺术性构想和能动性创造,对美好的理想目标的追求和享受。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把握规律性、注重价值性的同时,也从审美高度来规划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蕴涵的“美”,主要体现为对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动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的全面进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美好理想目标的追求。
(一)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美好社会的追求
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类一项重要的实践活动,也是人类发展过程中必须直面的重大课题。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事关人类的长远发展和前途命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思想和马克思主义生态观都为我们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提供了深刻启迪。我们党自执政以来,高度重视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始终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结合,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注重保护环境,并在党的十八大上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之中,提出了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美好愿景,积极践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和推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针对发展起来以后出现的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严重问题,以习近平同志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绿色发展理念,要求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意识,强调绝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一时一地的发展,坚持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统一,牢固树立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意识,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还自然以宁静、和谐、美丽。⑥
此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还注重社会各领域的整体协同发展,推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全面发展,并用系统思维对各个领域的协调发展进行了顶层设计,推动社会全面发展,实现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全面提升。
(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美好人生的追求
追求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价值。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恩格斯明确提出:在未来的自由人联合体当中,“每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全面发展的条件”,并称这是“新社会的本质”。⑦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实现幸福美满人生的内在要求。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我们要在继续推动发展的基础上,着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大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更好满足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日益增长的需要,更好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⑧ 这就指明了新时代发展的主攻方向和落脚点,为破解当今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提供了行动指南。
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的身心的和谐发展构成了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内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致力于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推动人的全面发展,提升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针对发展起来以后人民需求的多元多样特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着力实现发展的平衡性、充分性,不仅注重满足人民的物质文化需要,还致力于满足人民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需要;不仅让人民物质富足,还努力让人民精神充实;不仅注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还注重人与社会和谐发展;不仅注重人的身体健康,打造健康中国,还注重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
(三)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美好世界的追求
世界只有一个地球,人类生活在一个共同的家园。各国相互联系、相互依存,全球命运与共、休戚相关。一方面,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是当今时代的潮流,人类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另一方面,人类正处在一个挑战层出不穷、风险日益增多的时代。世界充满不确定性,人们对未来既充满期待又感到困惑。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究竟应该推动建设一个什么样的世界?究竟应该怎样推进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这是时代发展摆在世界各国人民面前的命题。
维护世界和平和促进共同发展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历史任务之一,为人类作出新的更大贡献始终是中国人民的不懈追求。在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前所未有地走近世界舞台中央的时代条件下,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秉持“世界好、中国才能好;中国好、世界才更好”的理念,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积极参与全球治理,切实担当起“让和平的薪火代代相传、让发展的动力源源不断、让文明的光芒熠熠生辉”的时代责任,提出了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核心的一系列全球治理理念,为建设一个更加美好的世界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集中体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构建美好世界的突出理论贡献。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既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天下大同思想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也是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的时代表达,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极具原创性的概念。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中国梦与世界各国人民的梦想息息相通,强调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坚持正确义利观、新安全观、新文明观,提出“一带一路”倡议,致力于把“一带一路”建成和平、繁荣、开放、创新、文明之路,积极扮演了“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的角色,体现了负责任大国的世界担当,向世界传递了“天下为公、世界大同”的中国理念,彰显了“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中华文明。
总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科学性、人民性、审美性相统一的科学理论,体现了真理性和价值性的统一,体现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与人民群众主体地位的统一,体现了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作为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蕴涵的真善美贯穿于科学体系的各个方面。就其承担的使命来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具有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为世界谋大同的使命担当,这就从根本上决定了其具有的真善美属性。就其价值立场和基本观点来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从实际出发制定方针政策,坚持尊重规律和敬畏规律,坚持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良性互动,坚持根据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推动全面深化改革等等。就其思想方法来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治国之道与治国之术相结合,坚持尊重经济社会发展客观规律与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相结合,坚持国内国际相统筹,坚持人与自然、社会相协调。贯穿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立场观点方法,集中彰显了真善美的内在统一性。
注释:
① 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6年7月2日,第1版。
②⑥⑧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第58、50、11—12页。
③④⑤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外文出版社2017年版,第52、296、40页。
⑦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3页。
作者简介:储峰,中共中央党校报刊社副编审,北京,100091;张希中,河南科技学院马克思主义教育学院讲师,河南新乡,453003。
(责任编辑 刘龙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