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芳
摘要:海洋法治文化建设是海洋文化和法治文化发展的重要方面,新时代海洋法治文化建设需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领航。海洋法治文化建设理论研究要结合新的时代特征,在梳理海洋法治文化建社亟需完善方面的基础上,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切实融入到海洋法治文化建设的各方面和进程中。
关键词:海洋法治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新时代我国“海洋强国”和“一带一路”倡议的背景下,随着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灵魂认识的加深,海洋法治文化建设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实现海洋法治文化发展与繁荣的时代进路,也是理论深入对海洋法治文化建设的客观方面。
一、海洋法治文化建设的理论研究分析
国内学者对海洋法治文化相关研究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首先是直接研究海洋法治文化建设。明确提出海洋法治文化,通过海洋法治文化建设促进海洋法治与海洋建设发展。研究初步界定海洋法治文化的含义,论述了海洋法治文化建设的内容及路径,将海洋法治文化提到战略高度,提出海洋法治文化的指导思想、目标、原则、建设模式、路径,提出海洋法治文化是措施保障。其次是法治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论述,大多数学者关注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文化建设的内在逻辑,文化建设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法治建设或法治文化建设的关系问题。
国外学者大多关注海洋法治及海洋治理中的法治要素研究,这些理论及研究本身即为海洋法治文化研究的内容。“法治”被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最早表述为“法律的统治”,近代以来西方一些政治家和思想家对法治含义的揭示或多或少地受到亚里士多德对法治解释的影响,一直把“法律获得普遍的服从”和“良法”作为法治的应有之义,由此形成了“法律获得普遍的服从”和“良法”作为法治的应有之义的法治文化。黑格尔曾经把海洋文化当作区别中西方文明的一道界限,认为西方文明是蓝色的海洋文化。海洋法治理论中马汉的海权论的内容非常丰富,其虽为海洋战略理论,但包含着海洋法治文化的内涵。马汉的海权理论是罗马法中物权概念在海上的延伸,是以对物的取得的法律规则为前提和基础的。这一理论从根本上来讲把人类关于法治的理念引入海洋事务之中。近年来学者们提出法治是良好海洋治理的因素之一,涉及海洋法治文化的研究多蕴含在海洋法治及海洋治理的研究中。
从国内外研究的现状,学者们在讨论海洋法文化建设路径方面,分析了地方性海洋法治文化的现状,提出通过立法、司法、行政、普法宣传及海洋法治教育实现海洋法治文化建设路径措施,研究地域特色强,多倾向于地方性海洋法治文化建设。由此可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海洋法治文化建设的内容尚未有专门研究,研究需要结合海洋建设和海洋法治的发展,总结海洋法治文化建设的科学内涵,海洋法治文化建设中融入核心价值观的理论探索亟需展开。
二、海洋法治文化建设的科学内涵
法治文化的建设,要从社会组织、行为规则、日常生活等多个方面共同发力,使法治成为各个社会群体的普遍认同,逐步沉淀为一种深层次的社会心理和文化自觉。结合深化依法治国实践,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海洋法治文化建设是海洋法治建设的灵魂与精神支持,亦是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和海洋文化建设的重要方面。科学理解海洋法治文化建设的内涵,需要从不同维度理解海洋法治文化建设的内涵并吃透海洋法治文化建设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联系,才能准确结合新时代的时代特征和时代元素。
1.四维度理解海洋法治文化建设的内涵
需要从以下几个维度理解海洋法治文化建设的内涵:从我国建设海洋强国的维度,增强海权意识,培养民众的海洋意识,特别是海洋权益保护和海洋环境保护意识,推动形成理性的“海洋观”;从民主法治的维度,理解海洋法治文化的依法治国内涵,当代的海洋文化应当是法治的海洋文化,实现全面依法治国离不开海洋法治的发展与建设;从海洋生态文明的维度,结合绿色发展理念,解读海洋法治文化的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内涵;从人与海洋和谐发展的维度,探索海洋法治文化建设的科学发展内涵。
2.海洋法治文化建设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关系
文化的核心是其所包含的价值观和价值体系。法治文化应该是内含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等价值观的先进文化。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既是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灵魂工程,也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度融入海洋法治文化建设,应当辨明海洋法治文化建设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关系。首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海洋法治文化建设的引领,我国的海洋法治文化建设需要价值观的引领,特别是有中国特色的核心价值观,只有在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下海洋法治文化建设才能保证正确的方向和道路。其次,海洋法治文化建设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现途径,海洋法治文化建设的中的民主、法治等内容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核心内涵,需要在海洋法治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在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下,将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作为价值目标和准则。
三、中国特色海洋法治文化需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融入
在海洋文化建设中,与法治文化建设相融合的海洋法治文化建设是其重要内容,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法治融入海洋文化的体现。塑造与提升海洋文化,首要的就是要顺应时代潮流,重视和加强对海洋法治文化的研究。海洋法治文化内化于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海洋法律思想、治海理念、制度、设施、产业,并支配着人们的涉海行为,其实质和核心就是人们对于海洋的“法文化共识、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总体上看,由于传统的海洋法治文化底蕴不足,短期内难以收到立竿见影之效果,仍有亟需完善之处:1.涉海法律法规亟需进一步完善;2.海洋法治机构尚需专业化;3.涉海法治机构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和专业能力差异较大;4.海洋法治文化教育与文化宣传仍需扩大;5.海洋文化活动开展不平衡等。
2016年12月25日,中共中央辦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的指导意见》,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要“深化依法治国实践……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各方面……”。因此,进一步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海洋法治文化建设问题的研究是新时代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方面,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需要,具有特殊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四、海洋法治文化建设的时代进路
海洋法治文化建设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海洋法治文化建设的时代进路,这一时代进路的实现,要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融入海洋立法、司法、执法及法律监督的各方面,而且要真正实现核心价值观与海洋法治文化的融合需要从三个层面展开:首先是在海洋法治文化建设中蕴含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价值目标,以此为根本推进海洋法治文化建设,实现海洋治理的法治化;其次是以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为价值取向,推动海洋法治文化建设;再次是以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为价值准则,要求海洋法治文化建设的参与者推动涉海行为在法的范围内健康有序,促进海洋法治文化发展,形成海洋生态保护法治意识。以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为价值准则,要求海洋法治文化建设的参与者推动涉海行为在法的范围内健康有序,促进海洋法治文化发展,形成海洋生态保护法治意识。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海洋法治文化建设的进路既丰富了法治建设理论内容,又深入推进了海洋文化研究的发展。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为切入点,认真研究海洋法治文化理论,扩充海洋法治文化理论研究外延。通过海洋法治文化建设研究,推进海洋法治的发展与完善,为实现海洋强国和“一带一路”倡议提供法治保障,这也是深化依法治国实践的重要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