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彤
张女士在一家外企做行政工作,每天基本都是伏案工作。虽然颈椎一向不是很好,但稍微休息或做下推拿就能够缓解。但是最近突然出现上腹胀、便秘、食欲不振的症状,有时还会觉得恶心,自己吃了几天胃药,没有好转,去医院消化科检查,结果显示胃肠没有问题。后来医生建议检查颈椎.X线拍片发现张女士颈椎有骨质增生、椎间隙狭窄。医生说就是这些颈椎问题引发了胃肠不适,建议她使用专业的颈椎牵引器进行治疗。
胃病是人群常见病,很多人都有过胃不舒服的现象。但很少有人知道,颈椎病也能引起胃病的症状。
什么是颈胃综合征
临床上有时会见到一些患者与张女士的情况类似,多见于长期从事伏案低头工作的人。尤其是步人中年之后,在平时特别是每到下班之前,常会感到颈项强痛不舒,或颈项容易疲劳,或有强硬感,出现头晕、头痛、头脑沉重、耳鸣、听力下降;或感到眼胀、眼干、眼痛;或心烦、急躁、汗多、失眠;同时还可能伴有上腹饱胀、疼痛、烧心、泛酸、呕吐、口干、口苦、便秘等胃肠症状。这些与一般胃病很相似的表现,很可能是因颈椎病所引起的胃部炎症,医学上称为“颈胃综合征”。
颈胃综合征痛在胃,病在颈。颈椎和胃相距较远,它们的结构和功能各不相同,怎么会有联系呢?
其实是植物神经系统在起媒介作用。植物神经系统分为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又叫内脏神经,不受人的意志所支配,分管内脏器官的营养调节、腺体的分泌(如胆汁和肠液的分泌)、平滑肌的舒缩功能(例如肠子的蠕动、心脏的跳动等)。
植物神经的中枢在下丘脑。当颈椎病患者颈椎有了骨刺、椎间盘退行性变(老化)和椎间隙变狭窄时,增生的骨刺、退化的椎间盘以及变得狭窄的椎间隙对颈部分布极其丰富的交感神经会产生不良刺激。这种强烈的劣性刺激信号,通过进入颅内动脉周围的交感神经网络,传人下丘脑植物神经中枢,并产生优势灶。这种优势灶的兴奋再沿着交感神经或副交感神经向下传到胃及十二指肠,促使胃及十二指肠发生功能性变化或器质性变化,即胃、十二指肠病变。这时患者除颈椎病的表现外,还会出现两种不同的胃肠症状。
交感神经兴奋增高时,胃肠分泌和蠕动受到抑制,胃的蠕动减慢,胃液分泌减少,会出现口干舌燥、不思饮食、腹胀不适、嗳气打嗝、上腹隐痛,甚至恶心呕吐等一系列胃炎癥状,称“交感型颈椎病”。若颈部交感神经长期受骨赘刺激,反射性引起胃交感神经兴奋性增高,使幽门括约肌过度紧张,久之还可导致幽门括约肌舒缩无力、肌源性扩张,促进胆汁反流,损害胃黏膜屏障而引起炎症、腺体萎缩和肠上皮化生,进而可发展成萎缩性胃炎。
副交感神经兴奋性增高时,则胃液分泌增多,胃蠕动加快,出现食欲增加、胃区灼热、饥饿时疼痛并进食后缓解等类似溃疡病的症状,有时还会出现胃内容物反流至食道,出现反酸烧心的症状。
颈胃综合征的患者既有颈椎病的表现,又有慢性胃炎的表现。患有“颈胃综合征”的人若活动量加大,尤其是颈部旋扭活动过多,刺激了交感神经受体,便会加重上述反应,导致病情加重。颈部损伤、劳累往往是该症反复发作的诱因。
其实颈胃综合征多合并有其他内脏神经紊乱症状。如果患者胃部不适而消化系统又没什么问题的话,那就可以到骨科检查颈椎是否有明显的增生等。总之,颈椎病与胃病相互关联、相互影响,随着颈椎病的加重与好转,胃病也会随之加重与减轻。若不重视颈椎病的治疗,胃病也难以好转。所以,对于颈椎病患者来说,若同时出现慢性胃炎和其他交感神经亢进等症状时,应想到患有“颈胃综合征”的可能。
颈胃综合征的防治
颈胃综合征的治疗,一般可采用牵引、推拿按摩、红外线照射、中药离子透入、中医中药等非手术方法治疗。颈椎病较严重时还可采用手术治疗,现代应用较多的是微创介入疗法。
采用中医药治疗,多数患者可取得满意疗效。一般多采用桂枝汤、葛根汤加健脾和胃类的药物,如葛根30克,桂枝12克,白芍15克,丹参18克,川芎10克,麻黄10克,威灵仙30克,宣木瓜30克,陈皮6克,半夏10克,白蔻仁6克,炙甘草6克。其他如骨碎补、鹿寿草、地龙、赤芍、当归、天麻、白术、茯苓、炒莱菔子、炒鸡内金、焦三仙、黄连、元胡、枳壳、乳香、没药等可以根据不同患者随症加减。
颈胃综合征重在预防,防治颈椎问题恶化,影响到胃肠健康。下面一些建议供大家参考。
1.纠正生活中不良姿势,如长期伏案、长时间看书、看电视,尤其是躺在床上或侧卧在沙发上看书和看电视等,防止慢性损伤。
2.避免高枕睡眠的不良习惯。高枕使头部前屈,增大下位颈椎的应力,有加速颈椎退变的可能。正常人仰卧位枕高应在12厘米左右,侧卧与肩等高。枕头的高低因人而异,约与个人拳头等高为好。
3.注意颈肩部保暖,避免头颈负重物,避免过度疲劳。
4.及早、彻底治疗颈肩、背软组织劳损,防止其发展为颈椎病。
5.积极治疗颈椎相邻器官感染性疾患。如咽喉部炎症,可刺激周围肌肉、韧带,也可通过淋巴系统使炎症扩散,导致颈椎病的发生和加重。因此,对咽炎、扁桃腺炎及其他软组织感染应积极防治。
6.防治急性头颈损伤,避免在日常工作、体育锻炼、交通活动中的颈部外伤。
7.心理护理。颈椎病病程较长,患者应树立信心,配合治疗,早日康复。
8.常做颈椎操进行保健。
颈推保健操
1.左顾右盼:头先向左后向右转动,幅度宜大,以自觉酸胀为好.30次。
2.前后点头:头先前再后,前俯时颈项尽量前伸拉长.30次。
3.旋肩舒颈:双手置两侧肩部,掌心向下,两臂先由后向前旋转20~30次,再由前向后旋转20~30次。
4.摇头晃脑:头向左一前一右一后旋转5次,再反方向旋转5次。
5.头手相抗:双手交叉紧贴后颈部,用力顶头颈,头颈则向后用力,互相抵抗5次。
6.双手托天:双手上举过头,掌心向上,仰视手背5秒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