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志刚 上海财经大学金融学院
谢志刚,上海财经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茶道燕梳首席茶道倌。
英国利兹大学博士;中国精算师协会(CAA)会员、理事,英国精算师协会(IFoA)荣誉精算师;中国保险学会理事,上海市保险学会精算专业委员会主任,《精算通讯》主编,《亚太风险管理与保险学报(Asia-Pacific Journal of Risk and Insurance)》编委委员;主要教学和研究方向是保险与金融业全面风险管理与监管、保险公司责任准备金与偿付能力评估与监管,是国内在该领域的主要学者之一。
茶道燕梳,用茶来说道燕梳(燕梳即insurance最早的中文译法之一)。
今天的燕梳主题是“保险公司的保险问题”,由瑞士再中国区总裁陈东辉先生主讲。他以成立于1863年的百年老店——瑞士再保险公司为参照,与我们分享自己的观察和体验,包括企业文化、愿景、目标和策略等十个方面,尤其是与他之前在国内外直保行业、在不同背景公司里的从业经验进行对比分析和总结,确实让我们受益匪浅。
初看陈东辉先生的演讲标题,感觉有点迷糊,主语“保险公司”当然包括直保公司和再保险公司,但“保险问题”显然不是指公司的承保问题,甚至不完全是指公司经营流程中的主要问题,更多的是指保险公司本身“究竟保不保险”的问题!
若是这样理解陈东辉先生的演讲主题及其核心内容,本倌倒是想先将答案概括一下。首先将保险公司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保险”的公司,另一类是“不保险”的公司,然后套用列夫·托尔斯泰的名言:保险的公司都是相似的,不保险的公司则各有各的问题。
“相似”的部分通常被表述为“最佳实践(best practice)”,而“问题”部分则被描述为“显著风险(significant risks)”。这很像是一个硬币的两个面,有人喜欢正面,也有人喜欢反面。本倌被划为“学者”,赋予批判思维的使命,因此承担研究风险的责任。
研究风险有很多方法,其中一种,也是本倌最喜欢和推崇的案例分析方法,有点像医学院的解剖课程。不喜欢这种方法的人常常批评说个案不能代表总体,一个点的情况不能代表一条线,更别说代表一个面。但无论如何,透彻地解剖一个个案,常常能带给我们非常多的启示和借鉴,符合人类认知的进化逻辑。比如说,中国保险业中历年来发生过的曾被监管机构接管过的几家保险公司,从1997年的永安保险、2007年的新华人寿、2009年的中华保险,到目前处于接管期的安邦保险集团,都是值得认真解剖的案例,一定能带给我们很多启示和教育。
说到这里,顺便推荐一份经典解剖报告:Sharma Report(2002)。
2001年5月,欧盟启动保险监管的第二代制度体系(Solvency II)建设项目,作为这项重大改革项目的基础,需要回答欧盟市场上保险公司所面临的显著风险究竟是什么。为此,欧盟保险监管机构(EIOPA)从15个成员国监管机构中抽调监管技术专家,组成一个35人的研究组,并由英国金融服务局(FSA)的Paul Sharma先生负责,专门研究这个问题。他们详细分析了从1996年至2001年期间,欧盟市场上陷入财务危机的85家公司,包括被清算的17财险公司和3家寿险公司,然后给出了初步结论,具体内容见Sharma Report(2002),这里不赘述。
欧盟监管机构(EIOPA)还一直在持续跟踪研究这个问题,比如CEIOPS(2005)又跟踪研究了欧洲2001—2004年152家“问题公司”,包括被重组的31家财险公司、14家寿险公司和3家综合性保险公司,也给出了类似的结论。这也给我们一个启示:制定监管规则时,不能只学别人开的药方,更要学别人看病的方法,真正把握自己服务对象的病情。
回到正题,回到用茶来说道燕梳,研讨“不保险”的保险公司究竟有什么问题(显著风险)。为此,选用普洱茶,选用勐海南糯山半坡寨的普洱茶来诠释今天的主题。大家正在喝的茶,是茶道燕梳志愿者柴敏女士用南糯山半坡寨的古树茶给大家冲泡的,如果能配上云南民歌《小河淌水》的音乐就更好了。“月亮出来照半坡、照半坡,望见月亮想起……”爱想什么就想什么吧,别忘了咱们今天的主题就好。
为什么要用普洱茶来解读风险呢?因为,本倌发现,“风险(risk)”概念,它就是个“普洱茶”!这是什么意思?本倌喝普洱茶的历史与研究风险的历史相当,都已超过二十五年,先说说什么是普洱茶,再说什么是风险,一对比就知道了。
普洱茶,本倌喝了二十多年后突然发现,自己竟然并不知道更说不清楚究竟什么是普洱茶、该如何定义普洱茶。
风险,作为保险与精算人员的安身立命之本(Risk is our business),自己也研究了这么多年,现在突然发现,我们对“风险”可能一直有很大的误解。
普洱茶的权威标准和定义,应该依据《地理标志产品普洱茶国家标准》(GB-T22111-2008),其中给出的普洱茶定义是:“以地理标志保护范围内的云南大叶种晒青茶为原料,并在地理标志保护范围内采用特定的加工工艺制成,具有独特品质特征的茶叶。按其加工工艺及品质特征,普洱茶分为普洱生茶和普洱熟茶两种类型。”
这个定义有几个关键点:云南范围;大叶种;晒青毛茶。它的核心就是,普洱茶是云南产的茶,不是别的地方产的茶。如果对比之前的几个版本,这一点被强调得更清楚。可惜的是,这三点中的任何一点都经不起推敲:缅甸、越南、广西、贵州都出产同类型的大叶种乔木茶;六大茶山之一的倚邦茶山出产小叶种茶,用于制作著名的“金瓜贡茶”;一些现代化茶厂,比如下关茶厂,一条龙流水线生产沱茶,其实是“烘青”而非“晒青”。
更令人惊讶的是,在国准GB-T22111-2008上,所标注的普洱茶的拉丁语学术名称是“Camellia sinensis(L.)O.Ktze.var.assamica(J.W.Masters)Kitamura”。原来,按照国际植物命名法规(International Code of Nomenclature),亦即瑞典植物学家林奈(Carl von Linne)提出的“属+种”双名法则,以第一位命名人所采集到的模式(Typus)标本产地(或其他)来命名:(属)姓“中国山茶”,(种)名是“(印度)阿萨姆变种”,由英国植物学家J.W.Kitamura(于1950年在印度阿萨姆)采集到的标本命名。
换句话说,所谓“普洱茶”,它在植物学国际家族中的标准名称里,并没有云南普洱府而只有印度阿萨姆的含义,实在是匪夷所思的事情。进一步查询发现,将“Camellia sinensis(L.)O.Ktze.var.assamica(J.W.Masters)Kitamura”翻译(命名)为中文“普洱茶”的,是中山大学的植物学家张宏达院士,他在1981年直接把上面拉丁文的名称翻译为中文的“普洱茶”。你看看,本倌喝了几十年普洱茶,竟然不知道普洱茶还有这么大个乌龙。
再说风险概念。保险业是最早研究风险的行业,精算师是专门用量化方式处理风险的职业。但是,保险业和精算师当初研究风险的直接目的,是为了核算业务的或有成本(估损)并为保单定价,就像(本倌瞎猜的)云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云南省农业厅和云南省茶叶协会等机构参与制定“普洱茶”标准的目的是为了钦定普洱茶是“云南特有的地理标志产品”一样,非常典型的“立场决定目标,目标决定策略”。
为了核算和定价目的,保险业和精算师强调了“风险”是由“风险事件”导致的潜在损失,包括损失额度大小和损失发生的频率,合在一起叫“综合效应(combined effect)”。对风险的这种传统认知历史悠久,影响深远。
本倌比较和概括了多种关于“风险”概念的权威定义,比如:国际标准化组织(ISO/IEC Guide 73 Risk Management-Vocabulary,2002;以及ISO/FDIS31000:Risk management-Principle and guidelines);美国财产意外险承保师协会(AICPCU)的教材(CPCU 510:Foundations of Risk Management,Insurance,and Professionalism);美国反虚假财务报告委 员 会 (COSO:Internal Control —Integrated Framework(Executive Summary,2013);原中国保监会《保险公司风险管理指引(试行)》(保监发〔2007〕23号)第3条;《辞海》等。发现这些定义虽然表述方式不同,但概括起来有四个主要问题(“四宗罪”):
(1)只强调风险事件发生的结果,不重视导致事件发生的原因;
(2)静态,而非动态地定义风险;
(3)缺乏参照主体,不明确是谁的风险;
(4)用一个比风险概念本身更加含混的概念(uncertainty)来定义风险。
篇幅所限,不再展开论述(另文专门论述)。想强调的是,研究风险的目的是为了管控风险,而管控风险的原则是未雨绸缪,管控风险事件发生的导因。而风险的导因又需要进一步区分为外因和内因,外与内,又需要一个参照,这个参照就是风险的当事人或管理主体,又称决策者或行为主体。
基于这个认识,我们重新将风险概念定义为:风险(Risk)是指,相对于某一主体(当事人,决策者)及其预期目标而言,一个由外因、内因和综合效应这三个要素共同构成的动态因果过程。形式上可记为:
风险={主体:外因,内因,综合效应}
这是对风险的重新认识,而这个认知过程与对普洱茶的认知过程一脉相承。
如果我们讨论的主体(记作E)是保险公司,那么E所面临的显著风险是指什么呢?按照我们对风险概念的新认知,保险公司的风险是指这样一个外因与内因相互作用的动态过程,外因是指公司决策者(比如董事会和管理层)根据对外部环境因素(外因)的判断,建立自己的经营目标,进而设定经营策略并付诸实施(内因),而实施结果可能严重偏离主体的预期目标(综合效应)。这里,外因是主体E无法预知和控制的外部因素,内因则是主体的判断、选择和实际行动,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导致相应的结果或“综合效应”。
如果用茶来说道该燕梳主题,南糯山半坡寨那棵千年古茶树的故事再合适不过。
讲古茶树的故事,需要先铺垫一些茶叶背景知识,包括介绍勐海南糯山对于普洱茶的标本价值。
人类对茶这种植物的利用,经历了从对原始野生乔木茶树进行移植和人工栽培的漫长过程,它与人类将野生动物,比如将野猪、野牛、野鸡和野鸭驯化为圈养家畜的过程是完全一样的。人们现在常喝的龙井、碧螺春、君山银针等名茶,也都是从野生到栽培、从乔木到灌木、从南方到北方这样一代又一代逐渐演化过来的。现代人所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是:人类是从什么时期开始人工种植茶树的,从什么时候开始将饮茶作为一种文化活动的?
在这个意义上,对前一个问题,勐海南糯山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和价值。南糯山上的古乔木茶树,是迄今为止所发现的最古老的栽培型乔木茶树,规模很大,面积超过1.2万亩,每年可以产茶600多吨。按照当地人的传说,这些古茶树是三国时期诸葛亮西征时,亦即“七擒孟获”时期为当地老百姓所栽种,因此当地人称南糯山为“孔明山”,称山上的古茶树为“孔明树”。当然,传说归传说,还需要植物学家去证实或证伪这种传说。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及云南和平解放后,曾有苏联专家参与在西双版纳考察和研究这个问题。1951年12月,云南省茶叶研究所的周鹏举先生等人在南糯山半坡寨发现了一棵栽培型乔木茶树,树高550厘米,主干周长240厘米,干径138厘米,整个树幅约10米×10米。
▶图1 南糯山半坡寨“茶树王”
这一发现的影响迅速扩大。1957年,国内茶叶界多名专家学者与云南省茶叶研究所科技人员共同对这株茶树进行多学科综合论证,最后确认,这棵茶树的树龄为800多年,是当时所发现的最早栽培利用的茶树。于是,很自然地,这棵古茶树被封了“王”,人称“茶树王”或“古茶树王”。
此外,南糯山还是云南现代茶业的起始地。1938年底,云南沙甸人白孟愚先生在云南省财政厅的支持下,在南糯山建成了云南第一座现代化茶厂——云南省思普企业局南糯山茶叶实验场,简称“南糯山茶厂”。1951年收归国有之后,“南糯山茶厂”的茶园在1954年被用于建立了“云南省茶科所”,而茶厂则携制茶机器设备与范和均先生1941年在勐海创建的“佛海茶厂”合并,成为了现在著名的勐海茶厂。
斗转星移,南糯山茶区经过了土地改革和国有化,经过了人民公社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运动之后,又进入了一个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改革开放时期,尤其是到了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云南省决定以开发旅游作为发展经济的战略后,南糯山上的“茶树王”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人们对它赋予了非常高的期望,期望“茶树王”能为这一地区的经济发展发挥巨大作用。于是,“茶树王”的故事又开始了。这个故事可以用来诠释我们对风险概念的新认知。
风险主体当然是茶树王的管理者——当地政府主管部门。为了让天下人都知道半坡寨这棵茶树是茶中之王,当然需要大力宣传。借助于已经修通到达山脚下的公路,邀请和组织各类名人、专家、学者和游客前来考察和参观“茶树王”,其中,最有名的探访者之一,可能要数原全国政协副主席、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先生,他于1990年12月应邀来到南糯山造访茶树王,虽然因雨天道路泥泞未能爬上半坡寨,但他还是留下了“南行万里拜茶王”的珍贵墨宝,为这棵茶树做了则大广告。
1990年,勐海县政府成立“保护茶树王管理委员会”,下设保护茶树王办公室和技术执行组。邀请和组织了国内外著名的茶叶专家和教授对茶树进行实地考察和各种论证,制定了综合的开发和保护措施。具体分为行政和技术两套措施。
行政这条线上,组织召开了州、县、乡各级政府会议,决定以茶树王为中心,划定直径为200米的核心圈,圈内停止一切生产活动。在核心圈内立了碑、建了亭,然后沿着通向茶树王的山坡修了880级台阶,让游客经过这880级台阶拜祭茶树王。
技术这条线上,中外专家联袂合作。中方主要专家是云南省茶科所的李远烈副所长,外方主要专家之一是日本撼岛小川造园有限会社的小川正之先生。小川先生还捐赠了折合约4万元人民币的现款用于保护茶树王。由于技术保护过程比较复杂,本倌偷个懒,全文抄录技术组负责人事后发表的文字记录如下:
农艺技术措施工程从1991年1月17日开始,分地上部分改造和地下部分改造进行。
在地上部分改造中,主要采取四个方面的措施:
(1)清除茶树王枝干上的苔藓地衣和各种寄生植物。用0.2%的亚硫酸铁喷洒枝干,消毒杀菌,促进表皮新陈代谢。
(2)清除病虫枝。用手锯和枝剪切除干枯腐朽的枝干,并用石腊和虫胶对切口进行密封,防止雨水、空气和病虫的侵入。
(3)防止病虫害。有10多种病虫害无时无刻不在侵袭着茶树王。如:木蠹蛾是造成主干、枝干枯死空洞的主要钻蛀性害虫;小绿叶蝉则是造成芽叶不能正常生长的吸汁性害虫;茶叶枯病、茶饼病、白星病,使叶片不能进行正常的光合作用。2月份,全株喷洒了半量式“波尔多”液,后又喷洒生长激素“三十烷醇”。为了消灭害虫,4月份,喷1500“倍乐果”+800倍“敌敌畏”+0.2%尿素混合液。5月份,曾两次喷0.5%高锰酸钾和0.2%亚硫酸铁溶液;曾用针筒对全树的木蠹蛾虫孔注射2500倍液的“敌杀死”。在整个工程实施过程中,坚持每隔1—2周进行一次药物防治。
▶图2 赵朴初先生为“茶树王”题字
(4)清除枝干内腐朽木质和沙石。对主干空洞,分别用高锰酸钾、万灵、贴灭克、敌杀死杀灭洞内的病虫害,然后用药泥填塞。对枝干上的空洞,清除消毒干净后,用白布(中药)、辣椒合剂填补,刷胶封口。其目的是阻止烂心的继续发展。
在地下部分的改造中,首先对茶树王周围的土壤进行了全面的取样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有机质和速效N、P、K的含量都是比较缺乏的,为此采取了三个方面的措施:
(1)分层减薄茶树王周围不透水、不透肥,肥力低下板结的土壤,然后填充有机质含量高、疏松的山基土,同时增施农家肥和一定量的三元复合肥,以期改善根系的呼吸作用和吸收水肥的能力。
(2)增施肥料。在根基上方3米处,开挖深80厘米、宽70厘米的施肥沟,把腐熟发酵的混合肥料(牛马粪456千克、复合肥15千克、牛角末3千克)施入沟中。其目的是吸引根系向外延伸。
(3)平整茶树王周围的土壤形成自然的倾斜坡地,使之保持原来的面目。进行土壤消毒后,撒上从澳大利亚引进的黑麦草,恢复其自然生态。为防止人畜践踏,在离茶树王12米以外,还建了栅栏,四周栽种了玫瑰、扶桑、一品红、炮仗花等花卉植物。
经过整整一年的保护,西双版纳州和勐海县领导以及有关部门的专家于1992年2月15日组织对保护工程进行了第一阶段的验收,对于各项保护和开发工作给予高度评价,宣告这项工程暂告一段落。
一年后,1993年4月,“中国古茶树遗产保护研讨会”在云南普洱市举行,李远烈先生发表了题为《南糯山栽培型茶树王保护实践》的演讲和论文,日本专家小川正之先生也交流了论文《南糯山古茶树病虫害的治理》,这些论文都收录于黄桂枢主编的《中国普洱茶文化研究》(1994)一书中。
又一年后,1995年,在外因和内因的共同作用下,保护干预所导致的结果(综合效应)严重偏离决策者的预期,南糯山半坡寨的“茶树王”死了,彻底死了。
▶图3 专家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