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450000)李娜娜 赵笑雯
本文选择我院心内科重症监护病房接受治疗的82例病患作为研究对象,在心内科重症监护病房的安全管理中应用床头抬高角度测量标尺所取得的应用效果[1],现作以下陈述。
1.1 研究资料 对2015年7月2日~2017年7月15日间进入我院心内科重症监护病房进行治疗的82例病患进行观察,观察组病患中,男女比例为23∶18,年龄29~71岁。参照组病患中男女比例为25∶16,年龄27~69岁。参照组和观察组的临床资料梳理对比之中,并没有出现很大差异,具有比较性质(P>0.05)。
1.2 护理方法
1.2.1 参照组 参照组行常规健康教育,护理人员需根据病患的病情危重程度进行护理服务的对应。在病患病情允许的情况之下,结合临床经验,将床头抬高。让病患可以进行半坐,加强活动等。
1.2.2 观察组 观察组行床头抬高角度测量标尺,措施如下:选择不干胶,规格为6cm×6cm,测量时通过三角尺角度测量仪进行,测量角度为5°,则其高度为5.5 cm。则可得知1°=1.1cm,每1°通过一小刻度进行标识,每5°则需要通过一大刻度进行标识,将15°开始标记直至60°,以此作为依据进行床头抬高角度的测量以及标尺。将标尺贴在病患的床头左侧墙壁上。因为在进行角度测量标尺时从15°开始,因此需要标识15°所贴位置,向上贴。在进行护理时,需要了解病患是否出现不良事件。不良事件主要包括误吸、肺部感染以及坠积性肺炎,误吸需要通过病患了解是否出现气急、刺激性呛咳、窒息以及发绀等表现,了解病患是否出现支气管哮喘、急性支气管炎等并发症,病患如进行了气管切开术,则需要了解气管切开口处是否有食物以及胃内容物的咳出,需要对胃液成分进行相关的测定,护士需要配合主治医师进行观察。而肺部感染主要是了解病患是否出现呼吸道症状;体温是否增高超过37℃,在进行实验室检查之中白细胞计数是否出现明显升高;胸部是否有点片状阴影以及在进行痰检测到致病菌者,若满足三项,则可判定为肺部感染。
1.3 评价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进行评价。问卷总分60分,共分为15题,每个题目0~4分。4分为很满意,3分为满意,2分为一般,不满意为1分,而0分则为非常不满意。其中得分45~60分,则为判定为十分满意;得分30~45分,则可判定为较为满意;低于30分,则为不满意。
1.4 统计学研究 数据采用SPSS22.0进行处理,其中计数资料通过率(n%)表示,计量资料则通过(±s)表示,观察组和研究组的数据进行对比后,P<0.05时则可证实统计学意义成立。
2.1 两组不良事件发生对比 见附表1。
2.2 两组满意度对比 见附表2。
附表1 两组不良事件发生对比
附表2 两组满意度对比
住在心内科重症监护病房的病人部分为气管插管,病患因为昏迷,需要通过呼吸机辅助呼吸[2]。机械通气需要建立人工气道,但这会对呼吸道的生理和防御功能进行破坏,使得口咽部清除功能下降,增加了细菌感染几率。本研究显示,观察组病患出现4例不良事件,而参照组出现13例不良事件,观察组明显少于参照组。参照组75.61%的病患对床头抬高角度测量标尺法感到满意,而观察组95.12%的病患对床头抬高角度测量标尺法感到满意,参照组满意度明显低于观察组,将参照组和观察组的数据进行梳理对比,相关数据存在较为显著的差异(P<0.05)。由此表明在病房的安全管理之中行床头抬高角度测量标尺,能够有效减少不良事件发生几率。但是因为有些病患达不到所需角度,因此会出现肺部感染、坠积性肺炎等事件的发生,需要引起注意。
在心内科重症监护病房的安全管理中行床头抬高角度测量标尺,可保障病患安全,提升病患满意度评分,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