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 丽
(吉林市人民医院心内科三疗区, 吉林 吉林 132001)
心力衰竭属于心脏病终末阶段,不仅病情十分严重、病程时间长,而且还具有高死亡率以及预后欠佳等特点,临床治疗难度较大。临床治疗心力衰竭的同时,护理措施对心力衰竭患者疗效也具有积极的作用。心理护理干预作为临床一种最为重要的护理措施,在减轻不良情绪、加强治愈信念等方面发挥着突出的作用[1]。本文于2016 年12月--2017年12月,对我院收治的心力衰竭患者72例进行了分析并作如下报道:
研究对象为我院心力衰竭患者72 例,收治时间为2016年12月--2017年12月。参照《成人慢性心力衰竭诊断与治疗指南》中所提出的相关标准,并结合超声心动图检查予以确定;自愿参与并签署知情同意书;符合伦理学要求。排除严重精神障碍、肝肾功能障碍者。通过电脑随机的方式,平分为两组,即常规组与研究组,两组分别有36例。研究组中20例男性研究对象,16例女性研究对象,年龄43-77岁,平均(55.4±6.6)岁;心功能分级:11例Ⅲ级,25例Ⅱ级。常规组中21例男性研究对象,15例女性研究对象,年龄41-77岁,平均(55.7±6.5)岁;心功能分级:13例Ⅲ级,23例Ⅱ级。对比两组临床资料,结果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比性较大。
常规组接受常规化护理,嘱咐患者不要过度劳累;为患者创造一个良好的睡眠环境;保持合理饮食、适当锻炼运动;督促患者用药等等。研究组在常规化护理的同时进行心理护理干预,具体为(1)健康宣教:积极迎接患者入院,并掌握患者病例资料。将疾病诱因、具体治疗方法以及需要注意的事项等内容,详细告知于患者,以提高患者对疾病的了解程度。这样有利于减轻患者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所产生的焦虑、抑郁心理,并促使其以最好的身心状态积极配合临床各项治护工作。(2)心理护理干预:了解患者心态及日常生活习惯,积极发现不良情绪的患者,若患者心理过于焦虑,则鼓励患者说出自己的内心感受,实施针对性的心理疏导或是情感支持,为患者提供宣泄的机会,加强患者治愈的信心。另外,与患者家属积极交流,为患者提供家庭支持,使患者心理舒适。(3)多形式心理辅导:医护人员可通过集体讲座、心理辅导手册以及病友交流等形式,帮助患者缓解不良心理。
采用SAS焦虑自评量表、SDS抑郁自评量表评估两组患者心理状态,分数越高,不良心理越严重;统计分析两组BNP、LEVF、6MWT等心功能指标改善情况。
研究组SDS、SAS评分均显著低于常规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1。
表1 对比两组SDS、SAS评分[±s,分]
表1 对比两组SDS、SAS评分[±s,分]
小组 n SDS SAS研究组 36 41.5±3.5 40.4±4.3常规组 36 53.2±4.6 50.7±5.3 t-12.145 9.055 p-<0.05 <0.05
研究组BNP、LEVF、6MWT等心功能指标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常规组(P<0.05)。见表2。
表2 对比两组心功能指标改善情况[±s]
表2 对比两组心功能指标改善情况[±s]
小组 n BNP(ng/L) LEVF(%) 6MWT(分)研究组 36 509.8±176.3 58.1±5.6 476.5±40.1常规组 36 813.5±166.3 43.5±3.5 350.5±40.4 t-7.518 13.265 13.281 p-<0.05 <0.05 <0.05
心力衰竭是一种较为常见的临床综合征,以老年患者居多。因为心力衰竭病程长,在长时间的治疗过程中,患者极易产生焦虑、抑郁情绪,影响临床疗效。在心理护理干预模式下,通过健康宣教、心理干预,纠正患者错误的认知,并减轻其不良心理,使其保持良好情绪[2]。同时还能释放儿茶酚胺、交感神经张力,促使其心功能得以显著改善,进一步减轻患者临床症状,以便于患者以最好的心理状态去配合临床各项治护工作;另外多形式的心理辅导措施,旨在帮助患者间隙调整,促使其治疗依从性得到提高,达到心功能改善的目的[3]。心力衰竭患者的不良情绪、负面心理是由诸多因素共同作用所致,故而在患者入院接受治疗过程中,应当尽力消除患者心理影响因素,病房环境可按照患者具体情况予以合理调整,让不良情绪的患者在乐观积极向上患者的带动下,使得整个病房保持积极健康氛围[4]。本文研究结果发现,接受心理护理干预后的研究组SDS评分(41.5±3.5)分、SAS评分(40.4±4.3)分均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统计分析两组心功能改善情况,研究组BNP(509.8±176.3)ng/L低于常规组(813.5±166.3)ng/L,LEVF(58.1±5.6)%、6MWT(476.5±40.1)分等显著高于常规组(43.5±3.5)%、(350.5±40.4)分(P<0.05)。由此可知,于心力衰竭患者而言,心理护理干预具有积极的影响。值得临床大力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