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上“太空飞船”,戴上高清VR眼镜,身体配合船舱摇动,一场“实”与“虚”的旅行就此拉开帷幕——
穿越高楼林立的CBD,领略匠心独运的洪崖洞,感受气势磅礴的嘉陵江,品味积淀厚重的钓鱼城……山城的“颜值”与“气质”一一呈现。
“足不出户,看尽美景。”重庆云威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李力笑着说。
作为一家综合型智能科技企业,云威科技主要从事人工智能、大数据、虚拟现实技术的研发,目前营收规模已达亿元。
“太空飞船”,就是云威科技自主研发的“黑科技”——VR动感体验器。
李力说:“这款体验器,是“旅游”与“科技”相融合的产品。”
为打造这款产品,云威科技下足了功夫。它借助重庆制造业优势资源,通过嵌入芯片、提升算法等方式,将附加值低的零部件升级、创新。
在首届智博会上,云威科技的这款“黑科技”也在现场亮相。
“亮相的‘太空飞船市价约10万元,其他品牌的同类产品至少要20万元。”李力说。
事实上,在重庆,像“太空飞船”这样的“跨界”产品还有许多。
用“智能”碰撞“产业”,是这座城市努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的重要一环。
以旅游业为例——通过打造“智慧旅游”,推动大数据智能化和旅游产业深度融合,已经成为重庆旅游业“行千里、致广大”的升级发展新途径。
比如,今年,为解决洪崖洞“打卡”人数陡增、景区拥挤等问题,重庆旅游云公司为其谋划了“管、异、引”三部曲的智慧旅游方案。
在一个月里,洪崖洞景区配备了WIFI、探针、闸机、监控等设备,构建了数据管理中心和信息发布平台,完成了“智慧升级”的一期任务。
现在,游客再去洪崖洞,可提前通过景区微信公众号了解游客人数、人流分布、排队情况,规划游览路径。而景区管理方则可以借助“智慧管理”,在人流拥挤时根据系统自动信息预警,及时采取措施、疏导客流。
在本届智博会上,云威科技还发布了与新加坡科技公司共同打造的重庆全域智慧旅游APP——“爱重庆AI Chongqing”。
今后,智慧旅游产品还将持续更新、不断升级。
“打造‘智慧旅游,就是将信息技术恰到好处地应用于旅游行业。”重庆市旅发委相关负责人说,“目前,重庆‘智慧旅游建设刚刚起步,需要多开展试点、多积累经验、多提升认识。”
【心声】
以前,智慧农业尚未起步,在大棚里种植果蔬只能依靠经验和感觉,要不停地在大棚小棚间查看棚内温度、湿度——一天下来,累到不行。现在,借助“智慧农业”平台,1个人管理5个大棚,绰绰有余。农户在家便可以通过手机或电脑,查看农作物的缺水缺肥情况,不用总是蹲守在地头,极大地降低了管理成本。事实上,由于控制精准,一个智慧大棚的农作物产出量能比普通棚高出七八倍。
——重庆高鹏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技术员 邓礼平
刚搬了新家,也初次体验到了“智慧电视”。只要按下遥控器,就能在后台检索到优酷、爱奇艺等互联网视频网站的大量资源,可谓是让节目单“无限延伸”。现在的电视,实际上正在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三屏一网”——手机、电脑、电视等终端正在实现互联,彻底改变着广大用户的使用体验。
——沙坪坝区西永微电园某小区业主 薛峰
科技,在创新金融产品、重塑风控体系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现在,以大数据为代表的科学技术已成为银行业的竞争性战略资源。未来,科技与金融的“跨界”合作将越来越多,产品内容也将更加丰富。
——中国民生银行业务部数字化中心總经理 王彦博
打造智慧旅游,对旅游管理部门而言,要有“千里眼”“顺风耳”和聪明灵活的“大脑”,要把涉旅紧密的部门、企业的数据接进来、用起来,从而建立起“大脑中枢”;对景区和旅游企业,要有自己的网上阵地、积极拥抱电子商务、提升管理与服务、要求新求变等,从而实现更加精准有效的营销、更好的传播与宣传效果、更好的服务品质,确保效益更大化。
——重庆市旅发委信息中心副主任 刘雪峰
不同的服务对象,需要不同的“智慧旅游”方案。如果面向旅游管理者,需要搭建的平台包括:旅游大数据综合服务平台、旅游行业监管平台、旅游全媒体信息发布平台、旅游产业运行监测平台。如果面向旅游景区,则需要设计车辆指挥调度管理、景区电子巡查、景区安防监控与应急服务、景区流量实时监控、景区LED流量引导等方案。如果面向游客,要提供旅游电子商务、景区智能票务系统、景区二维码综合服务系统、旅游手机APP、景区三维虚拟游系统等。
——福建师范大学旅游学院院长 伍世代
打造智慧农业,首先要做好顶层设计,勾勒出智慧农业的发展蓝图,明确应用导向的战略,着眼于农业转型和升级的需要。其次,要促进不同学科间的交叉融合,创新研究方式,跨入信息科学技术的前沿。同时,要加大对农业大数据的开发和利用,将熟练农户积累的技术、知识数据化,有利于下一代农户或农业企业继承发展。
——中国工程院院士 汪懋华
在智慧金融的建设中,科技既是工具,又是推动金融业发展的新动能。原来,金融信息化、电子化、网络化只是量变。而今,金融科技革命正在产生质变,金融核心竞争力从“有资金”变为“有技术”,对数据技术的掌握成为各金融机构的核心竞争力,驱动着金融机构转型和金融市场改革,金融监管体系相应调整。随着智慧金融的发展,未来,它不仅要顺应消费者的习惯,还要引导和挖掘消费者的潜在需求。
——中央财经大学金融法研究所所长 黄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