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和经济的高速发展推动了语言服务行业的发展,也革新了翻译模式。本文从翻译项目管理对当代语言服务产业的重要性出发,基于对PACTE翻译能力模型的分析和再思考,指出培养职业化的翻译管理人才的重要意义,并据此对高校职业翻译人才培养提出建议。
【关键词】翻译项目管理;PACTE能力模型;MTI人才培养
【Abstract】The acceleration of globalization and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economy have promoted the development of language service industry and reformed the translation model. From the importance of project management to contemporary language service industry, based on the analysis and rethinking of PACTE model, this article points out the significance of cultivating professional translation management talents, and gives some suggestions for MTI education.
【Key words】Translation project management; Ability to translate PACTE; Professional personnel training
【作者简介】常若男,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英语学院。
一、引言
习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大幅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彰显文化自信。翻译是传播中华文化影响力的重要路径之一,职业的翻译人才培养更是发出中国声音、表达中国态度、传播中华文化的坚实力量。翻译項目管理视角下的人才培养,更加注重适应现代经济社会的需要,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和较高的实践价值。
长期以来,如何客观准确的衡量翻译能力是一个难题,PACTE翻译能力模型是迄今为止最完整、最复杂的翻译能力模型,PACTE翻译能力模式认为就像其他学习过程一样,获得翻译能力是一个不断演进、动态的螺旋式上升的发展过程,重点在于发展程序知识,通过重构和发展翻译子能力而真正掌握翻译能力,大多数高校也是基于此设置了相关培养课程和训练让学生获得翻译能力。然而,随着经济社会的深入发展,翻译活动也越来越多的表现为一个个翻译项目,在这些翻译项目中,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等管理学要素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从翻译项目管理的角度重新审视PACTE翻译能力模式并提供有益建议对培养现代化的翻译人才有重要意义。
二、翻译项目管理
1.翻译项目管理的必要性。现代社会中经济发展迅速、贸易和文化活动频繁,使得翻译项目呈现任务量大、语种多、交付周期短等特点。任务量大是由于经济领域中新产品发布较频繁,文化领域中文化活动、文化产品密集,在国际贸易过程中翻译成为必不可少的环节。语种多是由于经济全球化和一体化中,各个国家(地区)尽管语言不同,但对产品需求和消费是近乎一致的,尤其是优质产品的需求更为接近,因此无论产品发源地在哪里,都需要供给全球经济体来使用和消费,往往根据全球主流语言需要同时准备各个语言版本。交付周期短是由于产品推陈出新的周期越来越短,从筹备到发售的过程时间非常有限,如果翻译项目周期过长将会延误产品销售时机,造成不利影响,因此为了配合产品周期,翻译项目周期同样短暂。
鉴于翻译项目的三大特点,实施翻译项目管理显得尤为必要。翻译项目管理是项目经理按照客户要求,利用技术、工具和现代管理方法,遵从翻译、审校、排版等工作环节要求,符合成本预算控制原则,在限定时间内保质保量完成翻译任务的管理活动。翻译项目管理可以同时统一管理参与人数众多的翻译项目,在现代技术的辅助下,应对大大小小的翻译任务量;此外,由于各个语种的翻译工作在项目管理中可以同步进行,因此也能够满足单一和多个语种的翻译需求;最后,翻译项目管理充分发挥管理学的理论,可以最大限度的提升翻译的效率,在最短的时间内也能够保证翻译成品的品质处于较高水准。
2.翻译项目管理的具体内容。项目管理基本要求包括:质量管理、时间管理和成本管理。其中,质量管理是项目成功的必要条件,时间管理是翻译项目管理的重要内容,成本管理是翻译项目管理的关键要求。而现实工作中一个翻译项目的翻译管理包括相关术语、双语语料、译员选择、技术支持、译文质量、语言校对和专业校对、译员评价,而整个翻译管理流程的关键步骤是术语和双语语料管理、语言校对和专业校对、译员评价。据此,本文概括翻译项目管理的具体内容包括:质量管理、时间管理、成本管理、术语管理、语料管理、译者管理、技术管理、校对管理等。一个翻译项目要想能够达到预期质量,符合预算控制,需要确保术语统一,语料质量较高,译员水平得当,技术使用周全,内容校对完善,在既定时间计划内顺利交付,才能认为项目管理取得成功。
三、PACTE翻译能力模式及其不足
1.PACTE翻译能力模型概述。1997年10月成立的“翻译能力习得过程和评估专项研究小组”(Process in the Acquisition of Translation Competence and Evaluation,PACTE)在假设论证并结合实验设计、实施的实证研究后,在1998年第一次提出翻译能力模式,到了2000年又以专业译者与外语教学者为实验对象,对此前提出的翻译能力模式进行了修订,经过修订的翻译能力模式包括5种子能力以及心理生理要素。
翟清永和马文玥(2016)对PACTE模型中的每个子能力给出了详细定义,并指出“双语能力及语言外能力为模式基础,工具能力为辅助力量,策略能力位处模式核心,而生理心理要素也会对翻译产生影响”。这些子能力既相互区别,又互为补充,并在具体翻译过程中相互作用。翻译能力的获取是一种螺旋式递进的方式,子能力之间相互作用和支撑,使得翻译学习者能够在不断的翻译练习过程中,不断获取、巩固和强化各种翻译能力,并最终成为专业译者。
2.PACTE翻译能力模型的不足。由于翻译项目的任务量大、语种多、交付周期短等特点,以往仅仅是基于PACTE翻译能力模式培养人才显然是不够的,从翻译项目管理角度出发,PACTE模式下培养译者缺乏管理学知能、翻译工具使用不熟,同时缺乏在真实翻译环境中历练的机会。
管理学知能欠缺。PACTE译者能力模式本身建立在单独观察译者的实证基础上,缺乏应对现实情况的团队翻译的分工协作实证研究,因此管理学知能没有被充分考虑。由于缺乏专业化的翻译管理,导致国内翻译行业乱象丛生,造成“劣币驱驱良币”现象普遍存在。恶性的“价格竞争”成为常态,成本低廉的公司往往缺乏核心竞争实力,翻译管理水平更是欠缺,这类公司为了能在翻译市场立足,降低价格是其竞争“秘诀”,以此换来一些低端客户保证营收水平。但这类公司终究缺乏专业化翻译流程,也不能提供质量保证、后续增值服务等高附加值项目,译文产品压线过关,也无法和客户产生持续性合作。
翻译工具使用不足。尽管PACTE翻译能力模式提到了工具子能力,但在研究过程中还是以传统翻译辅助工具为主,现代化的大中型翻译项目没有进入研究样本,翻译项目中的管理工具、翻译工具的使用更从无谈起。现实中,很多翻译公司早已不再依靠纸、笔、字典等来完成翻译项目,动辄几百万字的资料翻译中,计算机辅助翻译软件CAT(如Trados)已经被广泛应用,可以减少30%以上的重复性工作。翻译技术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現实发展却较为滞后,目前国内大部分高校对于翻译技术教学不够重视,偏重于传统文学和翻译理论和实践方法等方法论教学为主,学生学习的计算机辅助翻译知识不足,翻译工具运用和练习不够,实践能力较差。
缺乏真实运营环境。PACTE翻译能力模式所描述的翻译能力更多是一种静态模式状态,缺乏动态考量,尽管同时提出了翻译能力的习得,但这种习得更多是一种推断性的描述,而非归纳性的总结,缺乏科学合理的依据。事实上,翻译专家认为专业翻译实践才是对纯翻译理论学习的最好补充。学校应当创造翻译练习的机会,使得翻译学生能够亲身实践并感受翻译具体现实,同时紧密结合行业进行翻译的专业性练习。除此之外,翻译项目管理也不仅仅局限于翻译能力的提升和培养,还有其他诸多管理实践能力有待译者增强。
四、对翻译职业管理人才培养的建议
基于翻译项目管理视角下的PACTE翻译能力模型的不足,笔者认为主要应从三方面提升高校翻译人才培养的方式,包括:强化学习具备基础的翻译项目管理知识、勤加练习熟练使用翻译工具软件和网络技术以及参与实践了解现实中翻译项目的运作规律等。
1.具备基础的翻译项目管理知识。现代职业译者需要具备现代化的管理能力,才能在实践中成为优秀的项目经理。现代翻译工作有赖于翻译项目管理知识的进步和发展,只有掌握扎实的翻译知识并结合项目管理知识,才能保障翻译项目的有序进行。高校需要训练MTI专业的学生,参与翻译项目的实施过程,从中学习进行项目规划、人员组织、任务分配、资源安排、进度控制、沟通协调等多项工作。着重体会质量管理、时间管理和成本管理等翻译项目管理要素如何指导翻译实践活动,同时此类要素如何贯穿于翻译项目流程的始终。在项目经理的统筹协调下,译者如何借助CAT等工具同步信息、合作翻译,进而提高工作效率。
2.熟练使用翻译工具软件和网络技术。“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翻译技术出现和运用已经成为当下翻译项目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欧美发达国家中很多高校为了培养专业的翻译技术人才,已将翻译技术引入课堂,收效良好。国内的高校也应当加大翻译技术投入,重视翻译技术人才的培养,同时将翻译技术和网络技术知识传授给MTI学生,使其“学有所用”,能够与时俱进的更新知识体系和教学内容,更加适合现代社会的需要,满足现代翻译项目的翻译需求。高校可以开设机器翻译和机助翻译等课程,教学内容包括MT原理及概况、主要的翻译策略;主流MT、大数据技术;云计算、云翻译;教学过程采用案例分析,帮助学生熟悉MT技术理论与实践;同时,了解机器翻译和机助翻译的最新研究进展,熟练应用常用的CAT软件,如雅信CAT,雪人CAT,SDL TRADOS,WordFast,谷歌译者工具包等。
3.了解现实中翻译项目运作规律。翻译专业学生学生参与翻译团队组建并实际接手翻译项目,可以培养优秀的职业化译者,除了优秀的双语能力以外,资源配置能力、协调沟通能力、营销管理能力等综合能力也将得到进一步提升。在翻译项目管理中译者职能主要包括:沟通职能、进程与风险控制职能、质检与审校职能、翻译职能(包括翻译、技术、排版与术语管理),高校可以考虑设立专门的翻译公司或者与专业翻译公司合作,高校学生可以灵活选择各项工作,甚至同时兼任多个职能,通过这种方式一方面给翻译硕士生提供了大量的实习实践岗位,另一方面则带给他们了项目管理的经验,培养了他们的复合能力,更加符合现代翻译市场的用人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