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晔豪
每每九月,就会有一批初中毕业生进入高中继续学习,高中阶段学习相较初中,除了时间紧张任务繁忙以外,绝大多数学生都要进入寄宿制学校学习阶段。我发现,我班级上的学生,以往从小学到初中,有的是家长一直在身边紧随着学习,过分保护过分干预,有的则是家长长期不能在身边,陪伴缺失,该怎么适应寄宿制下的家庭教育,怎么让家长们发现问题,又怎么和家长一起解决问题,为了了解解决这些问题,我设计了一份背靠背默契问卷,并选择在家长会的前一天布置给学生完成问卷《关于我和我的家人》,然后在家长会的时候发放给家长当场完成问卷《关于我和我的孩子》。
问卷的10个问题多数是和生活相关,不直接指向学习,全班学生的问卷收回后,每一位学生每一份问卷都能说明一定的问题,而其中,刚好也有几对学生和家长的问题比较典型,我也就以此为契机开展了后续的班主任工作。
一、J同学和“卑微”的妈妈
J同学和家长的问卷可以反应出家长对孩子的学习生活还是很关心的,但很明显交流不多也不深入。
在一次和家长的联系中,家长像打小报告一样地告诉我,学生有带手机来学校,却一再恳求我不要告诉学生是她告诉我的,甚至希望我能假装不经意遇到学生用手机并能予以没收处理。对话中,让我感受到的是,作为家长,她对自己孩子的无可奈何,甚至是卑微的渴望他人的介入,又能管教孩子,又不会增加自己和孩子之间的摩擦。
和J同学的了解后,我发现学生对家长平时的管教十分排斥。J同学在谈到自己小学初中在自己强烈表示反对的情况下,家长软磨硬泡给他报满了辅导班,甚至跟踪学生上下学。
在和学生和家长的了解情况后,我认为要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逆反让家长处境尴尬,也要让家长知道孩子长大了,不能再入以往的做法,要有变化。
可是学生和家长两方面都比较自我主观,学生觉得自己被约束了那么久,进了高中就不用再像以前那么压抑,而且一个高高大大的男孩子,也确实虽然有自己不懂事的,任性的,可就这位家长的言行,我认为还是要先做家长的工作,首先就是要让她认识到自己的问题,接受自己的问题。这个情况下,我把两份默契问卷放在了她面前,然后我指出,除了生日,她和她的孩子所填的没有一项是默契和谐的。这时我再指出每次只要一说话就学习学习,长此以往,孩子逆反也是有的,而且就J同学的情况来看,问题还比较严重。
这个时候背靠背默契问卷的第一个作用起效了,也就是让家长不得不接受现实,这显然比我用言语说出来有效。
当然,问卷也还有第二次作用,就是给家长提供了一些方向性的建议,比如回家不说学习那可以说些什么。比起学习学了什么之类的问题,吃了什么看了什么之后的问题让学生不会那么排斥。
其实J同学的困境并不是个例,很多学生都会遇到管束过于细致的家长,这个时候,初升高、寄宿制就是一个很好的缓和矛盾的时机,一周聊上几句,还都是生活相关的话,比每天在耳边叮咛也会让学生对立的情绪没有那么强烈,有时候甚至还渴望把自己身边的事情和家长分享。而作为家长,多年的习惯要有变化其实不易,只是孩子住校了,以往有些的做法没办法继续。
经过一个一段时间的住校后,也私底下和学生了解,回家的几个周末,家长也不再像往常那么只会问学习只会问成绩,而学生自己也不再感觉很压抑。结果,在期中考试中,J同学的成绩大幅进步,在和家长通报的过程中,我还特意提到这是家长自己积极地变化给孩子带来的帮助。
其实有些家长会说我天天和孩子在一起,怎么会不了解学生,而这样的一份背靠背问卷是比较有说服力,让家长们用成长的眼光去看孩子,特别是在初中升高中变化比较大的这一时期。
二、H同学和“繁忙”的爸爸
H同学和家长的背靠背默契问卷,看起来像是出入不大,可是事实的情况是H同学的爸爸妈妈工作繁忙,终年在外地,几乎不能回到温州,陪伴孩子的时间是很少的,而这份问卷是当时H同学的叔叔代替填写的。
这也是一个比较普遍的问题,部分家长的确由于工作原因,不能时刻陪伴孩子学习,只能拜托亲戚甚至是熟人代为照顾孩子,因为高中寄宿制,相对也只要照顾下周末的生活起居。
这份问卷中我发现虽然只能由叔叔来照顾,H同学的叔叔还是很尽职的,生活上能照顾好H同学,而且在很多细节上也并没有缺失,和H同学之间也应该是都有交流的。
从这份问卷的情况和我了解到的情况出发,我找到H同学,告诉他我对他的肯定,父母家長不在身边,自己能照顾好自己,没有荒废自己的学习,相当了不起,也鼓励他能加倍努力,争取更了不起的成绩。
在后续的表现来看,H同学也果然比其他同学显得有更好的自我管理能力,几次考试,成绩也是一次比一次又进步。
三、W同学和“亲密无间”的爸爸妈妈
W同学和家长的背靠背默契问卷,在全班所有的问卷中,这是孩子和家长回答问题契合度最高的一份,几乎是完全都能对上了,应该说家长对孩子是非常的了解,孩子对家长也是毫无保留,双方亲密无间,这样的情况也是比较难得的。
当然,和谐合拍的亲子关系要想转化成好的学业成绩,还需要学生、家长和老师多方面的配合。W同学在之后的学习中也遇到了很多麻烦,在不同的学科学习上也遇到了困难,这个时候,我也找到家长,一起陪着学生坐下来思考,一起商量如何去解决,虽然不能马上走出困境,至少对W同学而言,自己有多方面的帮助,解决问题的信心也会更足,困难也会一点点被战胜。
以上3个案例是全班收到的问卷中,几例相对比较典型的问卷,其余学生家长问卷中也各有各样不同的问题显现出来,也都给我们的管理工作带来了思考。教育的一方面任务就是调节学生的情绪,调和学生与家长之间的关系,问卷刚好可以起到帮助我们了解问题突出情况的作用,我也在工作中逐步学习如何更好地用好各种方法去辅助帮助我们的工作。
(作者单位:浙江省温州市第二十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