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菁菁
【摘要】柴可夫斯基是俄国伟大的作曲家之一,他创作的《降b小调第一钢琴协奏曲》是脍灸人口的传世之作,诠释了柴可夫斯基对音乐的热爱和理解。本文通过对《降b小调第一钢琴协奏曲》三个乐章调式、曲式及创作特色的分析,揭示《降b小调第一钢琴协奏曲》的音乐风格,以求通过文字展示音乐大师柴可夫斯基及其《降b小调第一钢琴协奏曲》给予我们的震撼。
【关键词】柴可夫斯基;降b小调第一钢琴协奏曲;音乐风格
像是命运的交叠,在一段未知的轨迹上,以沉重的语调、恢弘的气势将我们内心曾经积淀着的情绪宣泄出来,而在这种宣泄中,他,美妙旋律的创造者——柴可夫斯基,将一片壮丽而辉煌的场景铺展于我们的眼前。在回荡的乐曲声中,我们看到了无比灿烂的朝阳普照着大地,人们的脸上漾满了迎向希望的笑容,那笑容如春天里开出的一朵朵娇妍的花;我们也似乎感受到了夜晚,被零星装点的有些清冷的天空,格外深邃。寂寥的原野,没有了秋日奔逐的牛羊,冬日的风贴服着枯草烈烈吹过,空旷地回荡着只属于这个季节的呐喊。
当我们闭目静心聆听柴可夫斯基的第一钢琴协奏曲,总会让人感受到现实与梦境的交错,总会有时而轻灵时而深沉的情绪起伏变换,像是走在空廖而广阔的原野上,我们用身体感受着自然赐予的冷暖更迭,用心灵感受着命运赋予的聚散无常。也正因为如此,聆听者总会在他传递的每一个音符中找到自己内心的独白,而这独白也似乎正是能够与之交碰的灵犀。不得不说,柴可夫斯基是一位真正的旋律大师,他创作的每一篇乐章,都有他灵性的彰显,都是他智慧的凝聚。而他音乐引人人胜的重要标志就是他真心、由衷地抒发着自己,抒发着内心对生命真诚的敬畏和对人生深刻的思考。他曾经说过,自己的创作是一种抒情的过程,也是他的灵魂在音乐上的自白。故此,他的作品中浸透了自己真实的身心体验,也让聆听者有种犹如身临其境的亲身感受。
柴可夫斯基的第一钢琴协奏曲分为三个乐章,每个乐章都充满了俄罗斯民族的质朴与亲切之感。从第一个音符开始,其乐章的基调便展现为恢弘的史诗般的气概,具有强烈地侵入感,使每一个聆听者驻足于音乐响起的地方。我们的驻足并非被其震慑,而是一种好奇与期待,强烈地期望看到在他宏大的、厚重的序幕拉开后,将要呈现出一个怎样的世界。
的确,柴可夫斯基是一个极富想象力的音乐魔术师。他以奏鸣曲的形式写成了第一乐章,极庄严而从容的小快板。降B小调,在4把圆号演奏的降B小调引子后,大提琴与第一小提琴主奏降D大调主题,钢琴以华彩发展,这个主题据说是柴科夫斯基在卡缅科集市上,从一个盲乞那里采集到的歌曲旋律。第二主题以降A大调先出现于单簧管,钢琴加以反复。在发展部,第一主题纠缠上新音型,以钢琴为主形成变化。主题深情、真挚,如梦般甜美。乐曲开始,法国号的音响像是春天里的第一声鸣唱,把我们带去那个他用音符编织的色彩浓烈、宏伟壮观的世界里。如果说开篇乐曲的磅礴大气让我们感受到了俄罗斯民族强壮的一面,那么钢琴声一出,那流畅的和弦衬托出的洪亮便是他要表达的稳健有力与掷地有声。琴声刚劲,如波涛汹涌的大海,充满了激情,也充满了力量。在一段原本属于乌克兰民间哀怨的曲调中,我们听到一种奇幻的、飞扬的节奏,它使聆听者感受到柴可夫斯基赋予的不一样的曲风,有着跳跃的活力,有着温暖真诚的情感。
当我们被变化多端、跌宕起伏旋律所触动,无法自持地随着音乐行走,便不知不觉进入第二乐章。一切是那么的自然,一切又是那么的美妙。如果说,第一乐章被柴可夫斯基赋予了大气磅礴的英雄主义色彩,表达了民族意志力和高亢的激情,那么第二乐章则具有很强的浪漫主义色彩,像是一篇委婉动人的散文,描绘着生动而亲近的自然画卷和真实而敏锐的内心感受。第二乐章,朴素的小行板,降D大调,三段体。行板主题为牧歌风格,先由长笛独奏,再以钢琴接替,然后交给大提琴、双簧管。中段速度为最急板,变成匆忙的随想曲。第三段再由钢琴以独奏行板主题,加上颤音与音型装饰变奏。是柴可夫斯基最优美的抒情篇章之一。在此乐章中,抒情的行板犹如一只从绿色田园间翩然飞来的蝴蝶,轻盈、曼妙,将第一乐章带来的激情缓缓稀释,让聆听者感到一股迎面吹来的轻柔的风,带着乡间质朴的风情和大自然亲切的韵味,我们似乎对世间万般物相都动了真情,对心里身外的一切都有了思虑。我们爱上了涓涓细流、隐隐青山、眷眷归鸟、袅袅炊烟,我们也爱上了充满未知与迷茫的人生,想要探索它未来无数的可能。我们似乎忘却了曾经是因为心中的好奇才会被牵引至此,我们甚至随着长笛、钢琴、双簧管交替变换音色的每一个小节而荡起自己的身体,挪动自己的双足,迈着不疾不徐的步子跳上一段舞蹈。在此乐章中,音律的高低,有着光的明暗,音符的张弛,有着情绪的急缓。柴可夫斯基用他善于捕捉美好的心灵和善于创造奇迹的双手,将一个生机盎然、活跃朝气的田园以乐曲的方式描绘于我们的眼前,一切都充满了诗意,当然,既是人生,便会曲折:既是世界,便有尘嚣。有时,命运的戏谑也如乐曲的低回与繁复,它会让人顿时感到压抑和忧愁。所以听到这里便会有如此旋律,它显得有些犹豫、有些茫然、有些惆怅,像是曾经的回忆,它让我们有种于恬静中细细品尝的孤独感;但很快地,我们的内心又会渐渐地温暖起来,被曾經柔软的情绪重新占据,坚强与笃定会赶走内心的困惑与踌躇。这正是柴可夫斯基自己对生命的感悟!
在不断升华的情感中,我们走进了最后的乐章。第三乐章,热情如火的快板,降B小调,回旋曲式,在4小节引子后,钢琴主奏开始回旋主题,接着小提琴以降D大调用八度奏庄重抒情的对比主题,两个主题的纠缠发展形成高潮。终结部以降B大调形成辉煌的结尾。主部主题是乌克兰歌舞曲《亿万卡,快来唱春歌》,音乐表现春天来了,农时即将开始的欢快、奔放的情绪,副主部是十分抒情优美的同时也充满生机,音乐洋溢着青春和难以抑制的内心喜悦。欢乐激昂的曲调,让我们重新恢复了元气。曾经有过的激情,有过的惬意,有过的忧伤和温暖,都在这一章节中得以灌溉。情绪被推上了更加欢烈的高度,乐曲彰显着一种强大的生命力。柴可夫斯基将此乐章采用了回旋式奏鸣曲的形式,与第一乐章相互呼应,又不完全一致的情感层次。一段简短的乌克兰民间曲风过度后由钢琴独自奏响,和第二乐章形成了柔和与狂放、朦胧与明朗的对比,给人一种全新的感受。面对自然给予的一切,我们毫无畏惧、同样我们顺然接受,我们高唱颂歌,内心充满希望,身体充满活力。在钢琴与和弦交织的乐曲中,我们感受到一种战斗的力量,也感受到保持乐观与激情,于人的生命是多么可贵。乐曲由平稳、安详的步调,渐渐让人感受到它深处蕴藏的威力,直至最后把所有欢乐、激情释放出来。将情绪推向了最高潮,呈现出雄浑的气势,达到前所未有的辉煌与壮阔。
第一钢琴协奏曲,是柴可夫斯基真正体现开朗的情绪和乐观心态的乐曲,这也正是这首作品广为流传和被人喜爱的重要原因。在此作品中,乐曲的音域跨度宽广,音乐起伏跌宕,钢琴声表现得清新悦耳,和弦又委婉流畅,似乎是钢琴与和弦之间的博弈较量,也像是彼此交织的如梦似幻的梦境。他爱壮阔华丽,也爱质朴简约;他爱激情澎湃,也爱婉转温柔。从这一点上可以看出,柴可夫斯基是一个完美主义者,他很在乎自己手下流淌的音乐除了感染了自己,是否也能感染他人。
不论用什么乐器弹奏,钢琴或是小提琴;不论用何种音乐形式,歌剧或是交响乐;不论是哪一种基调,浪漫或是庄重,不论是写给贵族还是写给流浪者,柴可夫斯基于每一段乐曲中,都倾注了自己最真实、最深切的情感。也正是因为如此,第一钢琴协奏曲才会被誉为天才之作,被世人奉为经典喜爱至今。穿越悠长的时光隧道,我们于今日依然能够聆听到,来自最伟大的俄罗斯音乐大师的那悠扬的曲调。
参考文献
[1]毛康.浅谈柴可夫斯基《第一钢琴协奏曲》[J].艺术教百,2008(11).
[2]唐永葆.经典曲式与民间曲式思维的有机结合一柴可夫斯基《第一钢琴协奏曲》末乐章曲式思维新解[J]黄钟,20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