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洪柱
人教版第九册第六组教学的重点,就是让学生学习作者的外貌、语言、动作描写,来表达父母之爱.教过几届学生,引导他们画出描写外貌、语言、动作的语句,体会写作的妙处,课文学过之后,让他们写一篇赞颂父母之爱的作文,他们仍旧无从下笔。
今年教这组课文必须变换方式,打开那把桎梏孩子们写作的枷锁,让他们兴趣盎然,积极投入到写作中来。于是,我捧着书一遍又一遍地阅读,却无进展。“故事中的人为什么这样做,作家为什么要写这个故事?”英国作家尤安·艾肯《走遍天下书为侣》的一句话提醒了我,我再次走进这组课文,终于有了新发现。“难以忘怀”四个字萦绕于脑际:《地震中的父与子》,父亲和儿子的“了不起”,是作家马克·汉林“难以忘怀”的;《慈母情深》,极端贫穷、辛劳的母亲,却毅然支持儿子读书,是作家梁晓声“难以忘怀”的;《“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母亲的赞美,父亲的严厉,则是巴德·舒尔伯格最“难以忘怀”的。“难以忘怀”,才是写作的根源呀!人们都说,父母的爱是深沉、宽广的,为什么孩子们却无从下笔,是因为他们没有“挖出”那些“难以忘怀”呀!
那么,作家是怎样表达自己“难以忘怀”,通过哪些细节表达“难以忘怀”的呢?深入文本,含英咀华,颇有收获:“谁愿意帮助我?”“你是不是来帮助我?”“你是不是来帮助我?”是《地震中的父与子》中那位父亲回答“有些人”、消防队长、警察时所说的话。“你是不是来帮助我?”仅仅说了这两三遍吗?通过下文“人们摇头叹息着走开”可以断定,这句话那位父亲说了N遍,难怪人们都认为他因失去孩子过于悲痛而“精神失常”了,其实,这句话表达的恰恰是这位父亲的信念坚定,也正是作家深受感动“难以忘怀”的细节。《慈母情深》中,母亲的话“我挺高兴他爱看书的”,在那个年代,在渴望得到那本书,整天想得失魂落魄的情况下,应该是梁晓声最爱听,也是最难以忘记的吧!至于“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的断言,更是作家舒尔伯格永记心间的吧!语言,是语言,“难以忘怀”的语言传递的是“难以忘怀”的情感呀!
“难以忘怀”的除语言外,还有动作、外貌的。“母亲掏衣兜,掏出一卷揉得皱皱的毛票,用龟裂的手指数着”,“数”这一动作,再现的是母亲的贫穷艰难,但她却毫不吝惜“掏出”支持儿子读书,这应该是梁晓声记忆中最“难以忘怀”的动作吧。“她高兴得再次拥抱了我”“母亲摸着我的脑袋,笑着说”“拥抱”“摸”,生平第一次写诗就得到母亲的赞扬,谁会忘记呢?“父亲把诗扔回原处”,“扔”是多么“残忍”,第一次受此打击,有谁能忘怀呢?
这次教学本组课文,一个大胆的想法在大脑中升腾,我要把这组课文连同几篇赞颂父母之爱的文章捆绑起来,运用群文阅读的方法,以探寻那些“难以忘怀”的细节为主线,把学与写有机结合。
课堂上,当我们总结出“最是‘语言能生花”时,许多孩子心有灵犀,有感而发。
“老师,一次我和同学相约去泉城公园,我最难忘记妈妈打给我的那些电话。那次,妈妈不放心我,让我带上爸爸的手机,随时与我联系,了解我的情况。我和同学们刚下公交车,妈妈就打来电话,问我们到了没有,并且叮嘱我们手拉手过马路,同学们都说,我妈妈真神。天气很热,我们刚想买雪糕解热,妈妈又打来电话,告诉我买支雪糕吃,同学们听了,都说我妈妈料事如神、能掐会算。中午,我们刚要准备买午饭,妈妈又打来电话,告诉我们该吃中午饭了,不要饿着,同学们笑着说,我妈妈如孙悟空,钻进我的肚子里,把我的心思都猜透了。的确,母爱就蕴含在那些语言中!”这是李明珠的话。
“我也有同样的感受,去年春天,妈妈和爸爸去东北,他们要在那里工作一年,我只能和奶奶待在家里。暑假的一天,乌云密布,眼看就要大雨倾盆,奶奶的电话响了,我拿起一看,原来是妈妈打来的。‘妍妍,不要出门,一会儿下大雨,免得淋雨!那時我很惊讶,妈妈长了千里眼,她在遥远的东北,怎会知道我们这儿将要大雨倾盆呢?快要过年,一天,下了大雪,奶奶的电话又响了:‘妍妍,下雪后地上很滑,走路千万要小心……妈妈真得长了千里眼呀!我想,这些电话,就是母爱呀!”这是刘颢妍的新感悟。
电话的话题仍在继续。王冲感慨地说:“我最难忘记那次妈妈打给我的23个未接电话,那天放学回到家,我便掏手机给妈妈回话,告诉她,我平安到家。可是,找遍所有的地方,也不见手机,没办法,只好放弃跟她通话了。作业很多,我便做起了作业,大约过了半小时,听到了敲门声。问清来人,原来是妈妈。刚打开门,妈妈便埋怨开了:‘给你打了许多电话,你怎么就是不接?担心死了,所以赶回来看看……‘妈,我找不到手机了!‘啊?那我打一打,看手机在哪里?她拨完号,按通话键,那首熟悉的歌曲便传了出来,不过声音很小,我们循声寻找,原来,那歌声是从妈妈的包里传出来的。原来,妈妈无意间把我的手机放在了她的包里,单位声音太嘈杂,她根本听不到手机的响声。我接过手机一看,惊呆了,因为我的手机上,未接电话有23个……那些未接电话,就是母爱呀!”听了他的叙述,我的眼睛湿润了。“这几天,由于在学校打篮球,我就不带手机了,因为篮球场上没有放手机的地方。回到家,第一件事就是抓起手机给妈妈打电话,因为她嘱咐我,每天放学回到家,必须跟她通话,告诉她‘我回来了,听到这声音,她才能安心工作。这天,因为贪玩,回家晚了,打开手机,要跟妈妈通话,映入眼帘的是三个未接电话,我一看,那三个未接电话都是妈妈打来的,时间是4:46、4:56、5:06。刚拨完号,还未按通话键,手机就传来了音乐声,我一看号码,又是妈妈的电话,一看时间—— 5点16分。‘到家了?怎么才回来?可把我吓坏了!我每隔十分钟,就给你打一次电话,害得我提心吊胆的,以后要早回家呀!看那三个未接电话,真的是每隔十分钟打一次呀,我顿时明白,那是妈妈对我的无限牵挂呀!”这是刘兴棣的感慨……
语言,那些“难以忘怀”的语言,传递的是慈母情深啊!于是,我诗意大发,在黑板上即兴作诗一首:
语言描写顺口溜
语言描写很重要,
赞颂人物不可少。
滔滔不绝那么多,
难以忘怀是根本。
当我们总结出“动作—— 一笑一蹙皆传神”,孩子们又心有灵犀,宋安康说:“在服装市场,我相中了一件白底蓝花的连衣裙,妈妈让售货员取下衣服,她看了又看,摸了又摸,摇了摇头,拉着我便走。在另一家店,我又发现了那种款式的连衣裙,妈妈还是看了又看,摸了又摸,摇了摇头。许多店有这样的衣服,她总是看了又看,摸了又摸,摇了摇头,却不提买字。后来,在一家豪华的店铺,我又发现了那种款式的连衣裙,妈妈还是看了又看,摸了又摸,却毅然买了下来,我一看价钱,居然是先前那一身的三倍!我想,母爱,就是‘看了又看,摸了又摸吧!”王纪龙也深情地说:“去实践基地前的那天晚上,妈妈在不停地忙碌着,一会儿为我叠衣服,一会儿往我的行李中塞袜子,一会儿又为我装上一袋火腿肠,行李箱被她塞得鼓鼓的,不能再盛下任何一件物品,她才罢休。这些忙碌的动作,就是母爱呀!”这时我也赋诗一首:
动作描写顺口溜
动作不能被忽略,
一笑一蹙皆传神。
若是甄选“难忘”写,
锦上一定能添花。
整节课,孩子们在“难以忘怀”中徜徉,既挖出捆绑材料中的“难以忘怀”,学习作者通过语言、动作、神态来表达情感的方法,又深挖自己生活中那些关于母爱与父爱的“难以忘怀”的细节,学与写通过“难以忘怀”这一主线,巧妙联系在一起,突破了我教这一组课文的瓶颈。群文阅读教学方式,是突破瓶颈的重要手段,打破了一课一课学习的时断时续,让孩子们的学习更集中、更系统、更具有主题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