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玩什么最时尚?恐怕非跨界莫属。跨界歌手、跨界营销、跨界思维……“跨界”成了最流行的词汇之一。
在人们的印象中,科学反映客观世界的规律,常常以天书般的公式和符号出现,而艺术、体育等活动更多地以人类情感、想象为特征把握世界,通过审美创造为世界增添色彩。科学与艺术就仿佛硬币的两面,非此即彼。但实际上,科学家们可没有“一心只读圣贤书”,文学、体育、音乐等活动中都有他们的身影,许多科学家还在跨界领域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法国科学家夏尔·罗贝尔·里歇发现了机体对某种抗原物质的特异反应,于1913年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这种特异反应就是过敏。里歇是最早阐述过敏、哮喘病因的科学家,同时还是神经化学、呼吸作用等研究领域早期的建立者。
里歇的爱好极其广泛。在专业领域,他研究生理学、生化学、精神病学、细菌学等。他还涉猎戏剧创作、历史学、社会学、哲学和心理学,甚至研究过招魂术。最有趣的是,里歇还写过小说。他在作品中运用了自己在心理学上的研究成果,用科学分析的方法塑造人物形象、描写心理变化,使小说情节跌宕起伏,既有科学韵味又让人出乎意料,他的小说出版后畅销一时。
罗纳尔德·霍夫曼因为通过分子轨道对称守恒原理来解释化学反应的发生,在1981年与福井谦一分享诺贝尔化学奖。霍夫曼在业余时间把艺术玩出了新高度,他发表过多篇散文,出版过诗集,创作过剧本。与卡尔·杰拉西(首届沃尔夫化学奖的获得者,也是跨界大师,写有小说《诺贝尔奖的囚徒》)合作的《氧:关于“追认诺贝尔奖”的二幕话剧》非常出名。
霍夫曼还担任过电视科普片《化学的世界》的主持人。
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在文学上的成就恐怕要比他在鳞翅目蝴蝶研究专业领域的成就更高。
作为一名对“亚种亚属”十分感兴趣的蝶类学家,纳博科夫在科研领域的成果很多年后才被学界承认:直到2011年,英国皇家学会才肯定他对完善灰蝶分类系统做出的重大贡献,而此时纳博科夫已经去世34年了。
相比于科学领域的成就,《洛丽塔》《普宁》等作品让纳博科夫在文学领域享有盛誉。也许是出于蝶类专家的习惯,纳博科夫在小说中大量使用蝴蝶意象,比如《洛丽塔》中被钉在墙上奄奄一息的蝴蝶象征主人公亨伯特用制作标本的方式困住洛丽塔,让她原本鲜活的人生变得死气沉沉,这样的隐喻意味深长。
科学家运动起来也“疯狂”。比如近代成就最高的物理学家之一尼尔斯·玻尔,他在1913年提出的原子量子化模型为物理学研究带来了极大灵感,奠定了量子物理的基础。玻尔和他的弟弟——数学家哈拉尔德·玻尔是足球运动的疯狂爱好者。兄弟俩一个担任守门员,一个担任前锋,同时为当时丹麦顶级足球俱乐部效力。
玻尔是球队的明星守门员,但哥本哈根大学俱乐部实力过于强大,经常压在对手半场进攻。于是,无所事事的玻尔经常在球场上思考物理学问题,在球门立柱上记录自己的灵感,有时太过入迷,连对方球员已经攻入禁区都不知道。
中国科学家在跨界方面毫不逊色,顾毓琇称得上是代表人物。
作为科学家,他在电机自动控制方面有着重要贡献;作为诗人,他创作过七千多首诗词;作为戏剧家,他创办了上海戏剧学院,发表的现代话剧剧本《孤鸿》是中国现代话剧史上最早的四幕话剧;作为音乐家,他是国立音乐学院(今中央音乐学院的前身)的首任院长,还曾担任国立交响乐团团长,他在古典音乐方面有很深的造诣,亲手攻破了许多中国古代乐谱中的疑难;作为教育家,他在浙江大学、清华大学等大学创办过电机系。
顾毓琇还是个佛学家,他对宗教颇有研究,尤以佛学造诣最精深。他一生走遍名山名寺,曾出版了《禅宗师承记》和《日本禅宗师承记》等专著。1979年,他以英文巨著《禅史》震撼了国际佛学界。
人们都知道李四光是一位著名的地质学家,却很少有人知道他具有很高的音乐素养,甚至中国有史以来的第一支小提琴曲还是由他创作完成的。
李四光在英国留学时就迷上了小提琴。他在英国苦读7年,并游历古老的欧罗巴大陆。1920年回国前夕,因心情激动,他在法国巴黎提笔写下了小提琴曲《行路难》,抒发自己的情怀和抱负。
这首乐曲的曲调与其曲名一致,低沉的主调中带着亢奋的强音,起伏交错之间伴随着奔放向上的旋律,抒写了一代知识分子在旧中国黑暗的社会环境中挣扎求索、追求光明的人生历程。
李四光回国以后,曾请著名音乐家萧友梅对此作提意见。但直到北京大学纪念五四运动80周年音乐会上(1999年),这首曲子才作为该音乐会的序曲第一次得到公开演奏。据上海音乐学院现代音乐室考证,这是有曲谱为证的中国最早的小提琴曲。
当今的古生物学者都知道“最牛民间科学家”郑晓廷。郑晓廷初中毕业进纺织厂烧锅炉,自学数学和机械,后来当上了国营金矿的矿长。他发现氯化工艺污染严重,就发明了“干堆”,这被国家黄金局称作“一次革命”。他还发明了提高黄金提取率的办法等。
除了科研,郑晓廷还钟情于化石,他自学化石的清理和分类,乐此不疲。2004年,这位跨界的古生物學家投资4亿元建起了“天宇自然博物馆”,收藏了1200件恐龙化石和2200件鸟化石。
2008年,郑晓廷发现一块化石很独特,经专家确认这是中国第一只异齿龙,而且它有毛发,这表明或许最早的恐龙有些是披毛的,引起了学界轰动,这种恐龙被命名为“孔子天宇龙”。2011年,他又和古生物学家徐星合作指出始祖鸟不是鸟而是龙,将一种类似始祖鸟的恐龙命名为“郑氏晓廷龙”。
荷兰医学物理学家阿里·凡特·里尔特是一名敢于跨界和尝试的摄影师。里尔特认为,X射线的特性让人们能够看到表面以下的更多东西,除了医学用途之外,也可以用来展现生命的美感。
从郁金香这种花瓣很薄的植物开始,里尔特摸索合适的X射线能量,用X射线透视摄影清晰地展示事物的形态。他进一步将昆虫、蜥蜴、鸟、蛇等动物加入画面,布置出一个接近自然环境的场景,试图再现日常生活中能看到的景观。使用溴化银X光负片进行拍摄后,里尔特还为照片上色。X射线影像将生物的复杂性和其内部的精妙之处展露无遗,黑白负片加上部分彩色着色,颇有中国画的韵味。
考虑到X射线照射可能对生物带来的危害,里尔特从不拍摄活的动物。对于跨界,里尔特乐在其中。“首先,我是一名科学家”,他强调,“我也是一位自然摄影师,试图用X射线来凸显自然的美丽与奇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