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 敏,刘镧璟
(自贡市第三人民医院,四川 自贡 643020)
随着超声影响学范围的拓展,超声内镜下检查近年来得到地市级的进一步推广运用。超声内镜检查原理为:将高频率超声探头在距离病灶最近的位置扫描,排除体表超声检查的各种干扰。清晰显示出消化道壁的结构[1-2]。随着消化内镜微创技术的开展,消化道隆起性病变,尤其是黏膜下肿瘤需进一步明确诊断,选择超声内镜检查是目前较好方法之一,近年来,超声内镜检查为明确病变性质提供了准确依据[3]。但因超声胃镜检查时需要在病变部位注入脱气水,加之超声胃镜检查时间长于普通胃镜检查,增加了患者发生呛咳、误吸的可能性,特别是在麻醉情况下患者咳嗽反射消失,发生呛咳、误吸机会增加。现将我院内镜中心行超声胃镜检查的220例患者随机分为无痛组(110例)与常规组(110例)进行护理观察比较,两组分别采用静脉注射短效全身麻醉与常规咽部喷雾局部麻醉,观察术中呛咳发生率、SpO2<90%发生率、术后咳嗽和胸痛发生率。
1.1 将我院需行超声胃镜检查者的220例患者随机分为无痛组和常规组。无痛组110例,男56例、女54例,平均年龄(44.76±12.75)岁;病程(3.68±1.82)年;常规组110例,男61例、女49例,平均年龄(44.68±12.75)岁;病程(3.89±2.15)年。两组性别、年龄、病程比较,均P>0.05,具有可比性。检查仪器均使用我院购买的富士能EPX-4400超声胃镜主机、SP702 小探头驱动器、P2612或P2620小探头 (探头频率12MHz和20 MHz),EG-450WR5型电子胃镜。
1.2 方法
1.2.1常规组护理配合方法:患者仅接受常规的护理配合,具体如下:护理人员指导患者在术前禁止饮食 8 h,禁止饮水6 h,若患者存在特殊情况,如胃排空减慢、幽门梗阻等则应相应的延长患者禁食时间。常规记录术中呛咳发生率、SpO2<90%发生率、术后咳嗽和胸痛发生率。
1.2.1无痛组护理配合方法:遵医嘱,嘱患者检查前一日进食低渣流质饮食,检查前嘱患者禁食、禁饮8 h,配合医生指导患者完善心电图、血常规和凝血检查,同时给予心理护理,向患者及家属说明超声胃镜检查目的,无痛性诊疗技术安全性、舒适性及已成功病例,解除患者的紧张情绪,取得患者及家属的积极配合和理解。由麻醉医师进行充分麻醉评估后,指导患者进入检查室,为患者建立静脉通道,取左侧卧位,固定好口垫,给予持续吸氧,氧流量为3~5 L/min。遵医嘱,配合麻醉医师予以瑞芬太尼 0.4~0.6 μg/kg 静脉注射后静脉推注丙泊酚 2.0 ~2.5 mg/kg,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待患者意识、睫毛反射完全消失,无肢动现象时配合医生行超声胃镜检查。如患者麻醉深度不够,则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遵医嘱追加丙泊酚,如出现呛咳时,立即调整患者体位,使口咽部低于食管和气道的水平位置以及加深麻醉;如出现持续呛咳,应暂时停止检查,行咽喉部吸引、叩背,待患者情况稳定后再加深麻醉行检查;如通过以上处理症状无缓解,或血氧饱和度(SpO2)持续下降者,应终止检查,并行间断咽喉部吸引,面罩加压给氧,患者清醒后,仍有不停咳嗽或胸部疼痛者,须密切观察病情,行胸部X射线检查,及时发现相关并发症,结合患者症状和体征决定检查是否继续。准确记录患者在检查过程中,检查医生为患者注入的脱气水量、术中呛咳发生率、SpO2<90%发生率、术后咳嗽和胸痛发生率。
1.3.3 统计学方法:所得数据采用X2检验,P<0.05时差异有意义。
两组患者均在充分告知患者及家属相关注意事项并取得知情同意的前提下进行,根据检查要求,对无痛组患者及家属给予了心理治疗,其中常规110例患者发生术中呛咳7例,SpO2<90%2例,术后呛咳、胸痛4例。无痛组110例患者发生术中呛咳1例,SpO2<90%2,术后呛咳、胸痛1例。220例患者中共有4例(其中食管上段1例、食管中段1例、胃底1例)因术中持续呛咳无缓解和 SpO2严重下降而终止检查,患者及家属理解配合。术中检查医生根据检查部位及诊断需要注入脱气水量为8~1000 mL,术中呛咳、 SpO2<90%、术后咳嗽和胸痛发生率见表1。结果表明:比较两组患者在超声胃镜检查术中呛咳、SpO2<90%、 术后呛咳、胸痛等各项观察指标,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无痛超声胃镜不良反应发生率(%)
作为消化科专科护理人员,对新开展的内镜检查技术,须重视相关安全指标的关注,规避检查中的护理风险,同时需关注病人舒适度。病人在行普通内镜检查时,病人不适感受明显。从上表中可以看出,行普通超声内镜病人发生不适症状明显高于行无痛超声内镜检查,无痛超声检查优于普通超声内镜,在安全性方面,(P > 0.05),无统计学意义。在相关报道中发现,有部分患者不能忍受普通超声检查中的不适感而拒绝完成检查;同时,超声胃镜检查较普通胃镜检查操作长,更增加了诱发血压升高、心绞痛、心肌梗死、心搏骤停等风险,影响超声内镜检查的顺利完成,在护理配合过程中,尤其需关注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严密监测各项生命指标,发现异常,及时配合医生处理,保障病人安全。在护理安全管理过程中,积极配合麻醉医师观察麻醉风险,及时配合处理麻醉药物使用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在体位配合方面,为预防误吸,在检查配合时须为患者采取头低位,并及时配合医生迅速予以吸引可避免误吸入气管,保障了无痛超声内镜检查护理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