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记者 夯石(张琳)
1983年主持中央电视台热播大型系列专题片《话说长江》
1958年,中国创办了第一家电视台——中央电视台。这一年秋天,20岁的陈铎加盟中央广播电视实验剧团,为中央电视台提供非新闻类节目内容。1981年,陈铎担任业务秘书,有一天中午没回家,大型纪录片《丝绸之路》的编导找他,要他约两个人去试音,为《丝绸之路》解说……
陈铎并不知道这毫不起眼的一次试音,不仅将改变他一生的命运,也注定为中国电视播音主持史留下一个里程碑式的作品。“我们聊着聊着,他突然问:陈铎,你解说过吗?”陈铎和同事们当时负责中央电视台文艺节目的制作,可以说是中央电视台的人,也可以说是小一点的单位——中央广播电视实验剧团的人。平时大家都在一个大院进进出出的,那个编导有时看见陈铎拿着录音机采访,有时看见他拿着照相机在某些场合拍照,还看见他画布景、调灯光,广播剧场的灯光改造,他也参与,室内的电视节目,他又是表演又是制作……人家不知道他到底是干什么的。后来那个编导说:“陈铎,干脆你来解说得了。”
在解说《丝绸之路》中的《楼兰之谜》时,陈铎加入了自己的感情和主观色彩,这可以说是划时代的……之后,《丝绸之路》到日本制作,许多日本人惊讶中国竟然有这样的主持人,觉得陈铎的气质很特别。陈铎回忆说:“《丝绸之路》是用胶片拍的,每集40分钟,从第一秒到最后,都得坚持住,同步录音,一打板儿,开始解说,中间错了,就得重来,没办法接。当时电视新闻也是这样,但时间短,这可是40分钟呀!当时的技术条件只能做到这样,胶片和录音带要同步走,打板儿的那一声,是声音的起点,同时,画面‘54321’开始,起点同步,长度才能一样,否则就错格了。现在看来毫不起眼,但当时是必须苦练的基本功。”
1983年中央电视台热播大型系列专题片《话说长江》,时年43岁的陈铎以银发飘逸、大气儒雅、风度翩翩的主持风格红遍全国。“改革开放四十年了,正是因为有了改革开放,我们的电视节目才得以不断创新和发展。比如大家非常熟悉的《话说长江》,如果不是改革开放,那我们可能还会停留在过去那种严肃有余的状态。在《话说长江》中,我们用了中国观众熟悉的‘且听下回分解’的章回体形式,我和虹云也开创了双人主持的先河。之后连《新闻联播》也采取了男女双人播报新闻的方式。电视节目靠一两个人是完成不了的。当时我们只有七八个人,各司其职,尽心尽力,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互相帮助,互相协作。改革让我们敢于突破、敢于创新,创造了很多宝贵的先例,比如解说稿,我们就动员了专家、作家参与。同时增加了与观众互动,而不是板着面孔说教。那时候每天都收到几麻袋的观众来信。当时还破天荒地向全国征集主题歌的歌词,还搞了话说长江音乐会,也可以说是空前的一种创新吧。之后我们又趁热打铁制作了《话说运河》。”
以前,陈铎拍戏演别人,做广播只闻其声,做其他工作又躲在幕后,从《话说长江》开始,陈铎露脸了,又到了台前……在《话说长江》中,陈铎本色出场,不加任何修饰,以自己的学识、真诚和平易打动了众多观众。自此,那些不像传统播音员的有内涵的学者型主持人开始不断出现。主持人参与到纪录片中,《话说长江》算是一个开端。慢慢地,观众接受并喜欢起这种方式,陈铎也和虹云一起成为当时非常火爆的电视明星。
“我想象着和观众朋友坐在一条板凳上,我搂着观众的肩膀来介绍,而不是像个教师爷,我把自己的位置调低了,同时也就摆正了自己的位置,所以才会有亲切自然、娓娓道来的感觉。”之后,陈铎又主持了《话说运河》等大型纪录片,电视解说风格日臻成熟……
陈铎说自己是随着中国电视业的发展而成长起来的,他举了当年拍《话说运河》时第一次体验海陆空立体交叉拍摄的尴尬和不易,“拍《话说运河》时,直升飞机在上面,我在船上,一边航行一边解说,这种海空配合,也是第一次尝试。当时,直升飞机用了减震器型的,在离我一百米左右的空中拍我,那时候报话机的直径范围只有50米到100米,而且还要报公安部特批才可以使用。直升飞机在100米左右拍摄时,我解说的声音就不太好,飞机一‘转身’,声音又没了,配合起来非常难。后来我们想了个办法,用绳子拴一条毛巾,往下搡一下是‘开始’,两下是‘停’,三下是‘再来一遍’,可是毛巾在风中经常抖动,我根本看不清是几下,当时船上、岸上、空中都有摄像机,是海陆空立体交叉拍摄,我解说时既要自然,又要与镜头配合,还不能老看天上(直升飞机装载的摄像机)。就这样,拍出的片子中,我一会儿出去了,一会儿又进来了,如果把人保留全了,画面就‘哗哗’地抖动……说明当时的技术跟不上艺术的需要,而艺术是要靠技术帮助完成的。”
十多年前第一次采访陈铎时,他就跟笔者说过,“不当主持人可以,但下辈子我还搞电视、搞广播,无论台前还是幕后,我都愿意。半个多世纪,我干过许多行,但都跟电视和广播有关,即使当年没上北大我也不后悔,否则我比现在还要书生气,还要不懂社会。但我懂工农兵,懂共产党,我在以我的方式爱国、爱人民。”
改革开放这四十年,给了陈铎更宽广的舞台、更远大的目标、更丰富的人生,他说改革开放让他浑身都是劲儿,真有种肋生双翼的感觉。
不过,陈铎也不无忧虑地表示:以前技术不行的时候,人行;如今,技术行了甚至达到了高精尖的水平,人又不行了,“不少年轻人缺乏我们当年那种干事业的拼劲儿、钻劲儿和忘我劲儿。我们这一代人只是希望年轻人多看看我们走过的路、摔过的跟头,希望他们在这么优越的条件下能走得更远、飞得更高。我们当年的特殊性在于,我们是新闻单位里的一支文艺队伍,一般的演员没有办公室,也没有办公桌,几个人一个屋子,不拍戏就回家,而我们每人一个办公桌,剧团是一级机要单位。这里没有文艺圈的气氛,政治要求比较高,老同志们至今都想不起来谁和谁红过脸。领导说,你们要面对话筒、面对镜头,向全国乃至全世界宣传党和国家的政策,我们觉得崇高极了,一丁点疏忽都不能有,因此养成了高度的政治责任感。”
从台上台下的绝对时间来看,陈铎的确是更侧重幕后工作,如今在多数演出活动中,除了朗诵一两首作品外,陈铎更多的是在舞台上起到节目衔接和串联的作用,是一个不像主持人的“主持人”,也可以说再度走到了幕后,但对于陈铎来说,“台前”和“幕后”同等重要。他不仅干回了老本行——表演和朗诵,更将几乎全部的精力和热情投入到朗诵艺术的普及和推广工作中。“改革开放四十年了,中国电视走过了六十年,我退休也已经十年了,的确感触很深。我一直在想,我们的很多节目都离不开语言和表达,戏剧、电影、电视,播音员主持人,几乎所有文艺样式都必须要有一项基本功,那就是语言的训练。而朗诵是一个最好的训练方式,于是我就跟一些老朋友曹灿、方明、殷之光,大家一起手拉手搞了个朗诵会。通过努力看到这一两年朗诵活动越来越多,朗诵的普及程度越来越高,虽然与五十年代的活跃程度还是有些距离——那时候工厂、机关、部队,甚至田间地头,很多人张口就能朗诵诗,赛诗会层出不穷——但现在我们已经很欣慰了,终于看到一台晚会,如果没有一个朗诵,简直就不能把主题很好地和观众共鸣。我现在更多的力量都释放在朗诵方面,我还愿意在朗诵的普及提高这方面继续多作为、多努力。”
陈铎说,朗诵是能直接走进人们内心深处的一种艺术形式。“朗诵也好朗读也罢,都是把白纸黑字转化为一种触动人内心的力量,同时朗读又可以传递情感、传播思想、传承文明。我们现在大多是通过跨界组合的方式,用诗歌朗诵会的表现形式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
对未来广播电视的发展,陈铎充满信心:“现在信息技术、自媒体发展很快。就像当年广播电视的发展对报纸的影响一样,好像都会被替代似的,但恰恰表明这些媒体依然会存在。当然群众的期望肯定会越来越高,这也意味着我们的担子不会越来越轻。我相信广播电视还会在竞争中有新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