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党建工作从信息化向智慧化转型

2018-10-13 06:01王占良
人民论坛 2018年25期
关键词:智慧党建互联网思维

王占良

【摘要】互联网技术的深入广泛运用极大改善了人们的生产生活,与此同时,也使人们对事物的认知、认同和践行能力发生深刻变化。由此使人们价值观念、行为方式产生变化,互联網思维应运而生,为党建工作的外在环境、内在结构带来了积极影响。互联网思维下的党建工作,亟须从自动化、信息化的工具属性向智能化、智慧化的主体属性转变,以适应新时代党建工作的发展需求。

【关键词】互联网思维 党建信息化 智慧党建

【中图分类号】D602 【文献标识码】A

互联网时代的党建工作,不但服务对象诉求增加、服务内容类别增长、服务效能增强,而且随着技术与党建充分结合,逐渐实现了思维模式的转型和技术服务的升级。然而在思维的转变上,党建工作仍然存在不足,缺乏对党的建设整体审视和回顾,缺少对互联网创新开放思维的深度运用。要实现党建工作与新时代新时期新形势的契合,就必须着力推动党建从信息化向智慧化的转型。

互联网思维对党建工作的多元化影响

互联网技术发展到一定阶段,就会形成相对成熟的运作模式、比较固定的使用群组,并在此基础上汇聚创新形成互联网思维。这种诞生于技术实践的思维方式,会快速反哺社会实践,具体到党建工作中,则会推动信息传播多元化、主题活动开放化、党务管理精准化、党建标准统一化。

覆盖面极大扩展。互联网使得党建工作的场所不再局限于座谈、讲座,而是拓展到网络平台、交际软件等虚拟世界;党建工作的内容不再拘泥于一党一国的发展和案例,而是扩展到各类政党、各个国家的经验和事件;党建工作的管理不仅限于文件等书面信息的交流和沟通,而且也能扩展到日常工作、生活的各个角落;党建效果的反馈不仅是心得体会、年终评比,而且也是随时发布、及时回复的实时评价。在线上线下高度融合发展的今天,社情民意、舆论导向是党建工作所需要高度重视的关键问题。

精准度不断提高。在互联网思维下,大数据平台的深入运用对党建工作的影响体现在内外两个方面:首先,对内主要是党员管理。可以对党员进行细化分类,按照不同类别进行划分,能够对党员形成动态化全面管理;对党员诉求进行细化分类,按照教育、工作和生活等各方面进行有针对性的管理,对个性诉求进行及时掌握、及时回复、及时管理。其次,对外主要是党建生态环境的研判。互联网思维下的党建应具有强烈的政治敏感性、灵活的自主调整能力和科学的导向引领作用。

外部环境考验增强。党建工作发源于政党建设,是决定一个政党创新发展的重要举措。在党建的总体布局中,政治建设是根本方向,决定着政治路线、发展方向正确与否。从实践来看,互联网的广泛使用其实是一个巨大的变量,带有众多不可控因素,极易对党的正常建设活动产生多面影响。一方面,网络跨越时空的特性使西方势力的意识形态渗透变得更加方便,对党员的思想意识、党风作风都带来一定冲击。另一方面,党员群众对党的发展可参照物快速增多,对现有政策方针的宣传和解读要求更高,对党内生活的效能要求更高。

互联网时代党建信息化转型的必要性

随着互联网发展成为国家战略,信息技术的学习运用成为一段时期党建工作的主要命题。在各级党组织大力推动下,以运用电脑、网络为引领的党建信息化快速推进,为党建学习、管理、服务提供了有力支撑。然而,随着实践发展,从网页宣传到微博推送,从微信公众号建设再到云计算平台运用,互联网思维下的党建工作不再简单等同于行政便捷、形式多样、信息互通等基础功能,而逐渐开始向多元诉求满足、多重效能展现、多种模式融合转变。传统信息化党建的思路已经难以满足时代发展需要。

难以适应社会治理需求。现代社会治理能力的高低是衡量一个政党执政水平的重要依据。提高社会治理能力,首先要发挥党组织的社会引导、典型示范作用,特别是深入运用互联网思维不断推进社会治理的创新。目前的“互联网+党建”的组合结构中,更多的是对技术的浅层运用,数据样本上缺少对全体党员群众大数据的综合利用,分析研判上缺乏对未来一段时间的规划性分析和当前较短时间内的动态性研究,这种侧重自动化的信息运用,难以有效实现社会治理水平的提升。

难以实现民主诉求的互动。在现有党建信息化发展中,党建工作者通过在微博、微信、手机终端进行信息推送或者进行栏目互动,打造了不少信息平台和服务载体。然而整体来看,这些信息宣传的多、互动的少,单向的多、双向的少。现有信息模式更习惯于把党的方针政策、实施进展、成效案例原汁原味呈现出来,在传播过程中主张“到达即是结束”,缺乏将党员群众的所思所想、所见所闻、所感所愿反馈回来,加以认真分析、作出改进和完善的具体动作。

难以实现党建资源的统一管理。党的信息化建设并非是从上而下、全面铺开的,而是从一些最先接触和急需技术的部分开始逐渐推广实施。从党员群众的政策宣传、学习教育、党内生活、党务管理等党建工作来看,不少信息化成果已具备了数字化的前提条件。然而这些信息和数据大多是某部门、某方面的碎片式信息,没有做到完全互通,无法做到双向互认,也就谈不上在资源共享的基础上实现党员信息的全面分析,达不到在党建资源统一管理的基础上实现科学的分析研判。这种现象的出现,既有信息化发展不平衡、不成熟、不健全的原因,也有互联网思维下数据成为高价值资源的因素。各级党组织需要在对党建资源进行分类分层、适当公开的基础上,不断加强数据的共享和分析。

推动党建向智慧化转型升级的有效路径

一是在参与度上突出创新。党建工作不搞一言堂,需要各级党组织带领广大党员群众深入参与进来、勇于善于发言。互联网技术的一个典型特征就是传播的多元化、参与的泛众化,互联网思维下的党建也必须坚持这一原则,通过日益增加的微博、微信、自媒体等新兴媒介,畅通党员意见表达渠道,开辟共同协商的平台,将党员群体或按地域、或按年龄、或按工种加以细分,结合各自利益诉求、成长背景、生活环境,综合经济和社会发展现状,进行广泛参与基础上的精准分类施策。

二是在生态圈中突出开放。互联网时代,党的外部环境发生了剧烈变化,党建工作不仅要与新时期社会各个方面发展相适应,也需要能够尽可能吸收党员群众、社会主体等各方诉求。这里就需要在党建信息化发展中更加注重强调开放性。在主体上、主题上做到兼容并蓄,打造大党建的模式;在形式上、技术上做到创新发展,打造现代党建的模式;在层级上、架构上做到上下同心,打造系统党建的模式。唯有如此,才能推动党建生态圈不断扩大、生态环境不断净化。

三是在共享性上突出服务。资源共享是互联网时代的重要特质,并且是互联网经济发展的风口。党建工作有着丰富的资源,很多都被束之高阁,价值未得到充分发掘,魅力未得以充分展现。要用好互联网思维,对现有信息化技术手段进行统一化联结,以达到互通互认,相互共享,使更多碎片化党建资源能够有效进行对接,将上下党组织、相关党建主体的资源进行统筹整合。这样一来,既能为大数据平台对党员信息的收集提供便利,也可以实现民主诉求的充分了解和满足。这种形式的党建服务,是共享基础上的民主管理,也是对党自身属性的进一步强化。

(作者为东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党委书记、教授)

【注:本文系2017年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高校新媒体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机制研究”(项目编号:2017BS3)的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①陈菁:《“智慧党建”如何推动党建工作新发展》,《当代广西》,2018年第9期。

责编/谷漩 美编/杨玲玲 史航(见习)

猜你喜欢
智慧党建互联网思维
“智慧党建”快班车来了!
“智慧党建”平台的标准化研究
互联网+时代高校智慧党建的实践路径探析
浅析移动互联语境下中小成本电影去中心化的创作趋向
论述互联网思维在电子商务中的作用
“智慧党建”指尖舞 孙常杰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
互联网思维与传统企业再造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