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雯雯
摘 要:随着我国城市化发展节奏的加快,老龄化已经成为了一个极为普遍的现象,加之我国家庭结构的演变,造成城市空巢老人的数量急剧增多。但是在现实生活中,由于空巢老人数量的增加、年龄的增长,引发的不仅包括疾病、生理上的问题,还催生了心理上的问题。本文就从城市空巢老人的心理健康现状入手,将其总结为孤独、空虚、缺乏安全感等多个方面,并从政府、社区、社会等多个角度入手,提出了相应的改善对策,从而缓解城市空巢老人在心理上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城市空巢老人;心理健康;政府;社区;孝文化
相关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有2.41亿人,占总人口17.3%,而空巢老人的数量也达到了1亿人之多,人口老龄化的趋势依然在不断加剧。受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地区经济发展不均衡以及社会竞争压力激烈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传统“几代同堂”的家庭观念受到挑战,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为了各自的事业发展和家庭稳定,而主动或被动避免与父母同住。另外,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实施计划生育政策,城市家庭一般都是独生子女,而这一批独生子女的父母则正迈入老年期,城市空巢老人的数量在持续增加。这种现象的出现会诱发包括养老、医疗、心理压力等多个方面的社会问题,对我国社会持续稳定发展带来一定的挑战。
一、城市空巢老人心理健康现状分析
空巢老人多是指本身就没有子女,或者是子女不在身边、子女关系疏远的老人。这部分老人容易成为被人们忽略的群体,在生理、心理等多个方面催生一定的问题。尤其是在当前中国家庭结构的作用下,我国城市绝大多数家庭的结构模式都为“四二一”,年轻人为了解决沉重的养老压力、生活压力,只能忙碌于工作与生活,很少能够陪伴在自己的父母身边,忽视了老年人在情感、心理等方面的需求。再加上近年来信息化的发展,媒体关于空巢老人抑郁、自杀等负面性的新闻增多,带给了空巢老人一定的心理阴影。因此,当前城市空巢老人在心理发展上呈现出了一种消极的状态,如果不能进行及时有效的干预,将会导致更为严重的心理问题出现。
城市空巢老人的心理健康问题主要体现在如下四个
方面:
(一)孤独问题严重
多数城市空巢老人对于子女没有物质上的要求,只希望子女能够多给予自己陪伴与关注。因此,为了降低子女在生活上的负担,很多老人都心甘情愿地将自己的积蓄拿出来用于买房、买车。但是这种付出往往不能换来子女的关注,子女依然是以自己的生活为中心,并不能感受到老人在情感上的需求。在这种现实情况的影响下,老人形成了较大的心理落差,甚至产生了一种被遗弃的感觉,感受到一种孤独与寂寞。
(二)心理空虚的问题
心理空虚是发生在空巢老人身上、一种较为常见的现象。通过对城市空巢老人的观察可以发现,为了丰富自己的老年生活,很多空巢老人会选择散步等方式作为自己的娱乐休闲活动,另外还有部分老人会在空闲的时间看电视、阅读报纸或者是书籍,或者是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出门旅游。但是绝大多数时候,空巢老人的生活、娱乐方式都较为单一无聊,加上社区在娱乐设施配备等方面的陈旧与匮乏,对丰富空巢老人生活更是带来了不利的影响。在多重因素与现实状况的作用下,空巢老人在心理上产生了一种较为强烈的空虚感。
(三)缺乏安全感
安全感是一种身心上的稳定,但是目前很多城市空巢老人存在着安全感匮乏的现象。一方面,当前我国社会医疗保障制度正处于发展完善之中,其中的漏洞容易诱发空巢老人的不满;另一方面,当前我国生活物质条件不断提高,物价也与日俱增。部分城市空巢老人的部分生活开支来源于子女,部分来源于退休金。但是很多老人在较高的生活物价下容易产生一种生活上缺乏安全感的心理。
(四)还有部分城市的空巢老人还存在着恐惧的心理
空巢老人的年龄在60岁以上,随着年龄的增加,在身体、生活上会出现食欲减退、睡眠不足等方面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不仅会对老人的身体造成威胁,还会诱发抑郁症等心理上的问题,加上来自于疾病、死亡上的恐惧,造成空巢老人的心理压力不断增加。
二、城市空巢老人心理健康问题的改善对策
通过现状分析可以看出,在面临职业生涯结束、人际圈变窄、社会和家庭角色转变以及生理机能下滑之后,城市空巢老人需要顺利完成个人生命周期和家庭周期的转型,才能避免诱发各种身心问题,提升老年期生活质量。否则,他们会很容易产生悲观情绪,甚至出现抑郁等严重的心理问题,就会对家庭和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产生负面性的影响。
因此,本文提出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入手,进一步改善城市空巢老人的心理健康问题:
(一)构建和谐良好的生活环境
空巢老人心理问题的解决需要一个社会大环境的支持,在关注老人生活、心理的过程中,应该充分调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力量,带动全社会加入其中。
对此,应该在此过程中加强对尊老爱幼思想的宣传程度,鼓励更多的社会力量加入到志愿者队伍,利用自己的业余时间陪老人说话、聊天,通过定期的、经常性的互动来让空巢老人充分感受到社会、集体的温暖,缓解他们心中的孤独与空虚。
但是,社会提供的帮助却是有限的。因此,社会舆论还应该加强对孝道的弘扬,让子女能够充分认识到关爱父母的重要性,让他们学会尊重自己的父母,这样也能让父母获得人格上的尊重与情感上的满足感,提升父母的老年生活幸福感。
(二)发挥政府的主体责任
针对这一社会性的问题,政府应该更加主动地发挥其重要的主体责任,进一步加大养老投入,完善社会养老体系,提升城市空巢老人的心理健康和养老服务质量。
一方面,政府应该加强对空巢老人在各项服务上的财政补贴,尤其是加强对这一特殊群体的专项资金支持,建立重大疾病基金、构建心理咨询室等项目,不仅在经济上给予空巢老人一定的支持,也通过专业性的心理辅助帮助老人树立正确的生命观,减轻他们对于疾病、死亡的恐惧,让空巢老人也能够享受到城市化发展带来的成果。
另一方面,政府还应该对现有的养老机制进行完善,针对当前我国空巢老人在各个方面存在的问题,从生活保障制度(包括医疗、养老保障等)入手,对相应的法律法规、制度政策进行进一步的完善,真正保障每一位空巢老人的权益,让养老问题不再成为这些空巢老人的后顾之忧。
(三)发挥社区基层服务的保障作用
社区能够提供给空巢老人在生活上的诸多服务保障,目前我国社区在空巢老人心理问题的解决上依然处于一个有待提高的状态。针对这一不足,社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社区应该建立空巢老人的服务站,建立信息网络体系,以提供生活、健康等方面的档案支持,跟踪了解社区内空巢老人的实际情况。在此过程中可以充分发挥互联网、手机客户端等信息技术的作用,通过不同的技术来進行信息上的沟通交流,从而了解空巢老人在心理上的实际需求。社区应该加强与空巢老人子女之间的联系,让子女能够通过不同方式了解老人的内心世界,共同参与到解决空巢老人心理健康问题的进程之中。不仅如此,社区还可以开办社区老年大学、老年图书馆、棋牌室、活动室等不同的服务体系,满足空巢老人的休闲娱乐服务需求,让他们的生活能够更加精彩。
总而言之,在我国城市生活中,空巢老人是值得关注的特殊群体,尤其是在快节奏的生活环境之下,空巢老人的心理缺失成为了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在此过程中,需要充分发挥政府、社区、社会等不同力量,通过孝文化的弘扬,加强子女对空巢老人生活、心理的关注,让每个老年人在晚年生活感受到更多的温暖。
参考文献:
[1]汪娟.城市空巢老人的生活质量和心理健康分析[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33(02):150-151.
[2]张眯.对城市空巢老人心理健康问题的研究[J].才智,2017(01):244.
[3]崔沙沙,储静.城市空巢老人身心问题及干预措施研究进展[J].护理研究,2016,30(12):1424-1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