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瑶
摘 要:高職院校中对于贫困生的关注不能仅仅停留在对学生身体健康以及学习成绩当中,心理的健康发展对于学生的发展更是十分重要。本文根据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对高职贫困生的心理健康进行分析,对如何保障高职贫困生的健康心理提出对策。
关键词:需要层次;高职贫困生;心理健康;激励机制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主要从五个方面对人的需求进行阐述,其中由最基本的生存生理需要开始不断深入的对人在发展过程中各个阶段的需要作出分析。目前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在实际的教育过程中也被广泛的运用,教师运用其五个需要层次对学生的心理状况作出分析,根据学生的心理需求制定采用相应的激励机制,引导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
一、需要层次理论下高职贫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
(一)生理需要
生理需求是人最基本的生存生活需要。对于高职贫困生的生活条件来说,哪怕国家政府与学校都采取了相应的措施,尽量的缓解高职贫困生的经济压力,但近年来我国的物价上涨速度较快,并且高职院校的学费也在根据社会发展的情况逐年上升,这给本就生活困难的高职贫困生家庭带来了更大的压力,许多家庭根本无力支付孩子的学费以及生活费,大多的高职贫困生只能依靠勤工俭学维持自己的求学生涯。这样的经济情况使得高职贫困生的生活压力与思想压力十分的巨大。
(二)安全需要
安全需要在生理需要被满足之后,人对自身的安全的渴求,这种安全不仅仅表现在对生理安全的需要,更包括对心理安全的需要。对于高职贫困生而言,他们尤其缺乏安全感,因为许多的贫困生来源于农村,初到大城市后所感受到的生活习惯、消费理念、快节奏的生活方式都与农村有着很大的区别,这之间的落差使学生感到难以适应。另一方面因为国家或学校的助学金额有限,这使得贫困生之间不得不进行竞争,在竞争中总是会引发一系列的摩擦,导致贫困生的心理上出现消极情绪,给贫困生的心理健康造成极大的影响。
(三)社交需要
社交需要是正常人的必备技能之一,良好的社交关系有助于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对于贫困生而言,社交显得十分困难,因为经济上的压力、心理安全感的缺失,十分容易使贫困生的心理出现自卑或是自大的情况,这两种情况都极不利于贫困生心理的健康发展。
(四)尊重需要
尊重需要相比较上面三种需求属于更高层次的需要。与普通的学生相比,贫困生的自尊心十分的强烈,有时候甚至不愿意接受他人的帮助,例如:拒绝申请助学金、拒绝教师帮忙找兼职、拒绝同学间善意的帮助,将自身困在“笼子”里。在学习以及生活中表现出十分强势的一面,处处都想高出别人一筹,以获得别人的肯定,努力又小心的维护着自身的尊严。
(五)自我实现需要
贫困生十分希望得到社会的认可,努力的学习、辛苦的存钱都是希望有朝一日改变自身的困境,但是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背景下,大学生的就业变得更加困难,并且由于贫困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差,自尊心过于强烈,导致许多的企业不愿意对其进行录取,这对于贫困生的打击更加巨大,使其心理产生巨大的挫败感。
二、需要层次理论下对高职贫困生的激励机制
(一)使经济补贴形式具有多样化
以往对于贫困生的经济补贴多是单一的助学金的模式,使得贫困生之间的竞争十分的激烈,许多的贫困生都希望获得助学金减少自身的经济压力,于是将所有的精力都放在如何取得助学金当中,这样并不利于学生的健康发展。当下应该将经济补贴的形式多样化,例如:奖励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奖励在社交活动中表现突出的学生、每学期对有三次以上的志愿者经历的学生的实行下一年学费的适度减少,通过这些方式激励贫困生从多方面取得经济补贴,在保护贫困生自尊心的基础上,促使贫困生多方面的发展,使其愿意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应有奖励。
(二)物质帮助与精神帮助一起实行
对于贫困生的帮助不能仅限于物质上的帮助,那属于一种“治标不治本”的帮助方式。高职院校要更加注重对贫困生进行精神上的帮助,通过定期的心理访谈与平常辅导员对其进行的生活方面的关怀,及时的了解贫困生的心理状态,邀请专业的心理老师帮助贫困生走出消极情绪,引导其心理健康的发展。
(三)显性帮助与隐性帮助一起实行
高职院校多对贫困生实行隐性的帮助,例如:最近新提出的“工学结合”教育模式,院校在实行新的教育模式时,可以为贫困生寻找可靠、薪资较高的“工作”,在丰富其技术经验的基础上,缓解其紧张的经济情况。隐性的帮助还有利于维护贫困学生的自尊心,也可帮助普通学生摆正对贫困学生轻视或者怜悯的心理,为贫困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三、结束语
许多的贫困生急于摆脱经济困难的生活现状,巨大的压力十分容易使学生的心理出现问题,高职院校要注重对贫困学生心理状况的帮助,对其进行适当的帮助,引导学生积极健康的成长。
参考文献:
[1]张平,邓淑锋.高职贫困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及分析[J].成功(教育),2012(02):273.
[2]袁庆华,邢静南.高职贫困生心理健康状况的特点及其教育对策[J].现代商业,2010(09):263-264.
[3]胡萩莎,徐蓉蓉.高职贫困生心理健康状况的特点、影响因素及其对策[J].武汉科技学院学报,2007(03):87-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