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大学生基于微信朋友圈的政治参与

2018-10-13 07:40游希佳
青年时代 2018年26期
关键词:社会网络政治参与社会资本

游希佳

摘 要:随着微信在高校大学生中的普及,微信正逐渐超越QQ、微博等网络交流工具,融入了现代大学生的生活方式。微信朋友圈作为一个讨论的平台逐渐在政治参与中显现出其全新的面貌与功能。如何从传播学和政治学的角度结合起来看待政治参与的新形式是当今新媒体时代背景下的重要话题。

关键词:政治参与;场域;社会网络;社会资本;虚拟政治参与

一、引言:微信与大学生政治参与

据腾讯官方发布的《2017微信数据报告》,截至2017年9月,微信日登陆用户已超9亿,日发送消息380亿条,日发送语音61亿次;微信用户日发表朋友圈视频次数6800万次。自微信2011年1月推出以来,正如微信官方标语所说:“微信,是一种生活方式”;微信作为已融入人们社会生活的一项新媒体技术,不仅在社会生产、生活中成为重要的文化载体,在社会政治的发展过程中微信也体现出了其獨有的特色与效用。

其中,在大学生群体里出现的以微信朋友圈为主要场域的政治参与新形式引发笔者关注。《中国大百科全书·政治学》中对政治参与的定义是指公民自愿地通过各种方式参与政治生活的行为;那么本题中所说的“大学生基于微信朋友圈的政治参与”,即指大学生作为政治参与的主体,在微信朋友圈中通过多种方式参与政治生活的行为;主要表现在通过朋友圈获取政治资讯、相关信息及观点评论,以及主动在朋友圈发表政治意见、对某一政治事件的看法等。

事实上,作为政治参与的新形式,以微博、微信等社交平台为载体的网络政治参与已在社会各个层面得到广泛渗透,学界也已在更广的视角下做过丰富讨论。本文选取大学生作为主要的研究主体,一则是考虑到当代大学生对于新兴网络技术成果的熟练运用,大学生群体在微信朋友圈中的表现更具代表性与典型性。二则是考虑到参与微信平台政治参与的主体众多,且内部层次差异大,不同社会身份、年龄层次、身处不同社会群体中的主体类群较多且内在差异大;受制于笔者自身条件限制,身为大学生群体中的一员更便于观察自身朋友圈中的其他大学生的政治行为表现,得到的经验性认识与发现更具可信度且针对性较强。

通过对大学生微信朋友圈中政治参与行为的观察,一方面有助于我们对技术与文化的融合做出进一步的整合与分析,另一方面对引导大学生进行更为积极合理的政治参与、营造健康良好的政治参与新风尚提供参考价值。

二、传播:基于微信朋友圈场域特点的分析

布迪厄的场域理论是后现代社会学的主要理论之一,在《实践的逻辑》一书中,他指出“场域是各种位置间的系列历史客观事实在权力资本上的构成,它是一种网络或构型。”他把整个世界比作一个“大场域”,其下可以分化为各种不同的独立“社会小世界”即“子场域”;这些“社会小世界”就是具有自身逻辑和必然性的客观关系的空间。

微信朋友圈作为微时代最典型的圈子文化,塑造了一个基于现实社会关系的虚拟网络场域。而这种有社会关系作为依托的虚拟网络场域与微博等其他网络场域有所区别,下文我们将主要通过对微博场域和微信场域的对比分析展开论述。

我们可以粗略将微信朋友圈理解为社会网络的新媒体形态,因此网民在朋友圈的政治参与即是一种嵌入在社会网络中的政治参与。这种网络场域相较微博有以下两个特点:

(一)有限公开而非全部公开场域

微信朋友圈以熟人关系作为场域边界,是一个相对来说有固定范围且范围较小的网络场域;而微博则是一种难以划定出清晰界限的网络场域,以全体网民为主要参与者,极易受网络“群体化现象”的影响,在行动上表现为非适度性政治参与。

最早将互联网和群体极化这两个概念结合在一起分析的是凯斯·桑斯坦,他提出:“在网络和新的传播技术领域里,志同道合的团体会彼此进行沟通讨论,到最后他们的想法和原先一样,只是形式上变得极端了。”根据这一表述,我们可以推测,由于只能参与微信好友的观点讨论,微信朋友圈的沟通范围相对微博更小,信息量即观点的丰富性也会有所受限;因此发生“群体化现象”的第一步,“寻找相同或相似的观点表述”这一点难度增大。但朋友圈中的群体由于嵌入在现实的社会网络之中、有现实的社会情感关系作为基础,一旦出现对某一政治现象或事件相同或相似的观点,“朋友”之间极其容易产生共鸣并发酵,在相互认可与相互强化的作用之后群体就会产生巨大膨胀后的能量,演变成极端观点甚至是极端行为。

在这一点上,我们认为,相较微博等完全公开的网络场域,微信朋友圈的群体极化现象可能性更小,但一旦发生则强度更大。

(二)实名而非匿名场域

微博是一个广泛的互联网社会,参与微博的个体身份虚拟化了,使得网民能以“隐形人”的身份在网上自由操作,进而容易摆脱现实社会的规范,放纵自己的言行,从而导致大学生非理性的政治参与行为,体现出盲目性、情绪性、非适度性等特征。微信是一个建构在熟人社会的网络场域,朋友圈中的人际关系都在现实关系中有所依托,朋友圈中人格并非为完全虚构的人物、而是现实身份。因此,微信朋友圈构建出了一个发生在网络虚拟场域下的“共同体”空间。

如果我们将微博比作一个“公众社会”,微信则是一个“熟人社会”。亚当·斯密在其《道德情操论》中曾说:“一个人如果与他人没有任何交往,他不会想到自己的性情,不会想到它自己情操和行为的合宜或过失,他不会想到自己心灵的美与丑……一旦到了社会中,他便立刻得到了他所需要的镜子。”由这段话我们可以看出,社会共同体一个重要的作用在于监督、限制个体的言行,会使个体做出经小心、谨慎考虑后的行为,会对自己已经做过和将要采取的行动作出思考。

同理,在微博的“陌生人社会”或“公众社会”中,个体的行为由于没有受到社会共同体的约束,会倾向于放弃理性而胡乱采取行为,对政治事件发表态度时不用做出过多思考,仅仅是失去理智的情绪性行为。而在微信朋友圈中,个体身处于紧密的社会关系网络之中,一言一行都会因为“熟人社会”而趋向于理性表达,在政治参与的过程中会因顾及自身身份建构而尽量提高参与水平。

因此我认为,相较其他公共网络场域的情绪性政治参与,大学生在微信朋友圈中会倾向于采取理性行为、其政治参与水平相对较高。

三、政治参与:网络新形式与社会政治的融合性评析

谢进川老师曾在有关“微博”的分析文章中曾提到,“人及其社会的自主性的成长来源于外在赋权和内在增权。其中,外在赋权表现为制度赋权和技术赋权。以微博为代表的新媒体在于以技术赋权的方式成就了微博人的主体地位,进而以直接或间接的方式改变着国家与社会的互动关系。”微信同样作为一项技术革新的出现,已大大打破了技术与制度的界限,创新了公民政治参与的形式与主体地位。

接下来本文将从以下三个角度,对此种微信朋友圈作为大学生政治参与新形式的出现做出优劣的双重性分析。

第一,从社会资本的角度来看:当代大学生作为与信息时代共生的一代,其成长过程无不渗透着技术与信息的存在;相较传统政治参与的主体人群,大學生天然具有优越的技术资本,对微博、微信等新媒体技术的运用和把握更为熟练,能充分运用图片、文字、视频等多种形态的传播途径生动、具体地表达自己的政治意见与观点。同时,大学生相对于传统政治参与的网民获取信息的途径更多、信息量更大,文化水平相对平均且较高,有利于在政治参与中发表更个性化、多样化的见解。此外,当代大学生的成长也深深嵌入在全球化的世界背景之中,其视野更开阔、思想更开放,有助于打破传统政治参与中古板、老套等官僚主义作风,加速公民政治参与过程中形式主义的解构。

但另一方面,传统的政治参与过程中,政治表达趋于更高程度的理性,表达主体大多是专业知识水平和社会地位较高的群体,他们通常在一定政治概念的基础上对表达对象进行抽象概括和深度总结。然而大学生群体则对政治专业性背景了解不足,受制于所处的社会环境,对于国家宏观政治的发展趋势把握不足,难以提出真正全面的、有建设性的系统想法。与此同时,尤其身处“信息爆炸“时代的大学生难以在自身经验及知识储备的积累下对大量网络信息做出客观、合理的判断,往往受鱼龙混杂、眼花缭乱的信息所迷,容易出现政治认知模糊、政治信仰不坚定、政治参与意识不稳定的情形,进而引发网络政治参与中的行为失范现象。

第二,从传播效果的角度来考虑:微信朋友圈虽是公共传播空间,但其一级传播范围仍然是有限的,主要集中在以个体为中心的强、弱社会关系之中。此种界限清晰且相对范围较小的传播空间,从国家层面来说更便于管控,能有效避免出现大范围的群体失范型行为,规避因政治事件引起的大规模社会思想动荡。

同样也因为朋友圈有限传播的特点,以微信朋友圈为依托的政治参与仅仅停留在一种“围观式政治参与”,基于微信好友的分享范围仅能实现一级传播;仅是个体发表私人见解、宣泄情绪,或是展开虚拟的集体政治行动的一种方式,而缺乏真正上升到社会政治层面、真正落实到公共政策的渠道和途径,难以真正实现其本身的政治意义与公民参与的价值。

第三,从技术与文化结合的层面来讲:微信朋友圈的政治表达门槛极低,网络技术的发展为社会资本不足的大学生提供了新型政治参与的表达渠道,突破了现实社会中政治参与的许多束缚与繁复的流程和规定,同时也规避了大学生在直接的政治参与中难以把握分寸的风险。以微信为代表的新型媒体技术在政治参与领域的扩展运用大大增强了当代大学生的政治效能感,避免了近年来颇有苗头的“政治犬儒主义”,提升了大学生的公民意识与意见表达的意愿,有利于营造社会整体的政治参与氛围,促进社会主义民主进程的发展。

但仅仅停留在网络场域的政治参与仍然是一种“虚拟的政治参与“,在虚拟世界里网民通过网络阐述观点、宣示态度、表达诉求、形成舆论,力求对国家事务的管理和国家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产生影响。虚拟空间的互动交流,虽然能够使参与主体就共同关心的话题相互探讨,凝聚成群体性共识,甚至提出政治动议,统一政治行动。但如果不能推动共同关心的问题由量变到质变的转换,所形成的共享性话语也只能是隔靴搔痒,达不到影响公共政策的目的。大学生在朋友圈发表政治见解很难规避其自身形象建构的目的,或是以此为”跟风“的潮流,很少会真正关心自身发表意见的落实与推进,真正的政治效果难以达到。

四、小结

微信本身作为一项传播媒介,其发展逻辑必然有着从传播视角到渗透到社会各个方面如政治视角的趋势。本文即是借助布迪厄场域理论,从微信朋友圈的传播性特点着手,逐步推演到其在社会政治参与中的特性,进而从正反两面对其作出评价与分析。

我们可以看到,微信作为一项新兴技术与社会政治的结合仍然是青涩的,我们还需要继续在观察、了解的过程中探索其未来可能发挥的积极效用,同时也要对其隐藏的内在风险做出适度的管控和规避。

“当一些人在担忧中国90后‘缺乏理想,没有责任的时候,需要辨识清楚的恰恰是:好的责任不是强加于起身的,而是以共识为基础,实现的最佳途径则是他们的社会参与。”当代大学生借助微信平台表现出的政治参与的热情与期待让我们看到了新一代青年对民族责任的担当,也让我们看到了民主政治未来的发展方向。在“无微不至”的今天,我们更要充分利用互联网微信平台,创新大学生政治参与的新模式、新风尚,不断拓展大学生政治参与的广度与深度,为国家进一步发展社会主义政治事业做出积极贡献!

参考文献:

[1]毕天云.布迪厄的“场域-惯习”论.

[2]马玥.论微信朋友圈人际交往的双向功能——以社会学为视角.

[3]袁慧,李锦珍.网络群体极化表现及其特征.

[4]季海菊.试论新媒体时代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及其发展趋势.

[5]谢进川.微博发展的政治逻辑分析.

[6]燕道成,陈曦.大学生微信政治参与的现状及引导路径.

[7]季云峰.基于微信平台的大学生政治参与.

[8]季海菊.试论新媒体时代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及其发展趋势.

[9]谢进川.微博发展的政治逻辑分析.

[10]李昕潺基于社交新媒体探究大学生政治社会化新途径.

[11]廖杨.蒙丽.周志荣.微信朋友圈:“互联网+”场域中的身份构建与文化表达.

猜你喜欢
社会网络政治参与社会资本
企业管理中社会网络的运用及相关问题阐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