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婧辰
摘 要:家庭是社会生活的基本单位,在每个人的生命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自20世纪人类社会生产力产生巨大发展以来,家庭作为生产关系中的重要部分不可避免的受到生产力的牵引,社会的大发展大变革带来的物质与精神社会的矛盾与焦点问题通过家庭危机的爆发得以在家庭中展现出来。家庭危机的爆发会影响家庭的稳定,从而阻碍整个社会的和谐。本文旨在通过社会学的理论与方法,得到对家庭危机的规律性认识,从而促进家庭的健康、美满和幸福,进而促进社会大环境的和谐、稳定与发展。
关键词:社会学;家庭危机;社会和谐
一、家庭危机的概念
当一个家庭得以建立之后,婚姻家庭生活处处充满了挑战。在这个时候,家庭成员之间的矛盾、冲突不能很好的自我调节,婚姻家庭就会出现危机。参考已有的定义及说法观点,我认为:家庭危机是指个体在家庭生命周期中的某个阶段内出现的,用惯常的处理方法不能自我解决的问题或情境,由于冲突的负功能增强,使家庭趋向不平衡,导致家庭或个体的心理失调或行为失范。
二、家庭危机的主要表现
(一)婚外恋“接连不断”
婚外恋的存在可能和婚姻一样久远,它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婚外恋是指有妇之夫、有妇之夫与配偶以外的第三者发生婚外恋情或自愿性的性关系的行为。越来越多的调查研究显示婚外恋正在日趋严重和普遍,婚外恋通常会导致家庭的失衡和解体,婚外恋者和其配偶也都生活在巨大的精神压力之下。
(二)离婚率“节节高升”
我国关于离婚的规定与先例可以追溯到数千年前,并不断发展。近几十年,大多数工业化国家都面临着离婚率迅速上升的问题。据统计,2002年以来,我国离婚率已连续十余年呈递增状态。离婚对每一位家庭成员都会有相当程度的影响,导致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就备受人们关注。
(二)家庭暴力“屡禁不止”
家庭暴力在现今已经成为了一个带有世界性的社会问题。中国新婚姻法规定:“家庭暴力是指发生在家庭成员之间的、一切形式的不法侵害行为。”可见广义的家庭暴力中暴力的施暴者和受害者可能是丈夫、妻子、父母、兄妹等所有家庭成员,而不仅仅指家庭妇女。①暴力的形式也可以是身体暴力、语言暴力、性暴力和精神暴力等。家庭暴力的存在需要我们给予更多的更密切的关注。
(三)家庭成员“寂寞难耐”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越来越多的青壮年劳动力选择了进城务工或去外省打工以追求更好的生活和收入。这种漂泊的打工生活多为只身前往,因此造成了与夫妻间的两地分居现象和与父母间的空巢家庭增多。数据调查显示,我国目前空巢家庭率已达半数,大中城市达70%。这种务工流和打工流引发的两地分居和空巢家庭现象不仅对夫妻关系、与父辈群体的亲子关系构成了威胁,还对儿童的教育、心理、情感、亲子关系都有很大影响。
三、家庭危机的成因
家庭危机爆发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其自身的复杂性与个人性使我们无法面面俱到的分析其所有原因。因此,本文主要从家庭相关角度出发浅析家庭危机的部分较具代表性的成因。
(一)婚姻观、性观念的改变
随着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西方开放的婚姻观越来越多的影响人们的思想。现在,婚姻中人们更多的追求个人的自由与幸福感,不再认为离婚是人生的耻辱或者巨大打击,对离婚人士普遍存有包容的态度。这种个人观念、社会态度的变化,不可否认的成为近年来离婚率不断上升的原因之一。
我国现在正处在社会转型期的档口,人们接受着更加开放的教育理念、思维方式,当然也包括更加开放的性观念。这种开放的性观念在一定程度上会使人们放松对婚外性行为的警惕,不再因道德和社会观念的约束压抑自己对婚外异性在情感、性和其它方面的好奇,增加婚外恋的发生。
(二)经济社会发展引发的社会流动
现今我国现代社会经济发展迅速,竞争也愈发激烈。再加上我国区域、城乡经济发展的差异,越来越多的人走出家门外出务工,这就导致了我国青壯年劳动力的横向流动。这种横向流动带来了两地分居家庭和空巢家庭,大大加深了家庭成员的寂寞感,家庭成员间关系减弱,家庭结构不稳定性增加,从而引发家庭危机的爆发。
(三)婚姻、家庭压力不断增大
在生活中,我们不仅受到了家庭的影响,也会受到社会的影响。婚姻压力在不同阶段有不同的表现形式,而家庭压力则不但来源于家庭内部还来源于家庭外部。对于承受力、反应力较弱的家庭而言,婚姻、家庭压力通常会引发家庭暴力、矛盾和婚外情的出现。这种压力的增大和不适当处理可能影响到整个家庭结构的变化和破裂,甚至影响社会的稳定和团结。
(四)对个人权利的重视与保护
随着时代和社会的不断发展,个人主义的精神不断增加。一方面国家和社会强调保护家庭中个体成员的个人权利,并且这种权利优先于家庭关系;另一方面个体成员也希望自身权利和需求得到满足和实现。这种情况就导致了某种程度上对家庭稳定的牺牲。
四、家庭危机的社会学视角分析
(一)家庭生命周期观点分析
生命周期理论注重家庭发展中的阶段性、家庭生活中的转折事件对家庭生活的影响、不同时期的家庭任务和家庭规范、不同家庭成员在家庭中的位置、角色的认知及其适应性调整的重要性等。②
家庭不能很好地执行某一个阶段内的重点发展任务,或是对重大转折的适应性不足都能导致危机的产生。而生命周期理论可以对家庭危机进行简单分析,帮助社会工作者进行评估。例如,几年前的董姗姗案件中,其丈夫的家暴行为固然是性格问题,但是其在新婚期不能适应身份转换,不能接受自己在家庭中的新角色也是导致问题的一个原因;因社会流动而导致的婚后独居生活引发的婚外情、空巢老人身心问题等,都属于处于空巢期的家庭成员不能完成维护支持性家庭关系这一家庭发展任务而引发的矛盾。家庭社会工作者通过家庭生命周期理论介入危机家庭,利用恰当的治疗方法引导家庭成员适应角色转换、完成家庭发展任务,对家庭危机的解决意义重大。
(二)冲突论观点分析
冲突理论认为冲突是社会的常态,婚姻家庭自然也不例外。经济条件的改变和社会结构的调整使得资源分布不均,家庭为了维护完整,家庭压力不断增大,女性职业化、打工流等问题伴随而来,因此离婚、空巢、家庭暴力等家庭危机日益突出。家庭内部的冲突也很大程度表现为家庭危机爆发。家庭成员的冲突使家庭关系日益紧张。夫妻关系的紧张可能会引起离婚、婚外情或者家庭暴力;亲子关系的紧张可能会引发暴力、空巢或者一系列青少年问题。
但是冲突也会带来正面的功效。冲突可能起到类似安全阀的作用,帮助家庭排解压力、彼此适应,使家庭关系得到调整和改进,促进家庭团结。
(三)结构功能主义观点分析
结构功能主义把家庭看作社会系统中的一个单位,并在系统中发挥自己的功能。按照帕森斯的觀点,家庭结构最大的特点是稳定性,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经济不断发展、社会各项事业体系的不断完善,传统的家庭功能不断外移、新的家庭功能正在兴起。
例如:家庭原有的教育功能正在逐步被社会接管,义务教育和文化普及使得社会成了教育主体,降低了亲子间的依赖关系。家庭传统的养老功能也在逐步淡化,专业的医院、养老机构和养老体系的不断完善,使得家庭不再是养老的主要场所,减轻了家庭成员与父辈群体之间的依赖。同时,家庭正在逐步适应消费功能的出现,消费标准的提高促使了更多职业女性的出现。但是家庭成员在满足消费功能的同时,难免对情感满足功能有所忽视,因此高离婚率、婚外情和空巢家庭两地分居家庭的出现也就不难解释了。
随着现代人们婚姻观、性观念的改变,社会压力急增,女性平等权利意识增强等,在目前讲求追求物质生活、个人自由等社会氛围的影响下,诸如婚外恋、未婚家庭、外出务工造成家庭空虚化等问题不断出现,不仅影响到家庭成年人的行为心理,引发家庭危机出现,甚至可能对孩子未来的婚姻家庭生活造成很大的阴影,最终酿成新一轮的家庭危机不良循环。因此,社会工作者必须能灵活的运用技巧,提高自身的专业服务水平,整合案主身边资源为工作服务,提高在干预家庭危机的实务操作效率。
注释:
①赵孟营.《新家庭社会学》,2000.
②张文霞,朱冬亮.《家庭社会工作》,2005.
参考文献:
[1]赵利丽.城市儿童家庭教育危机的社会学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 2014(24):39-40.
[2]聂炎炎.自媒体时代“道德危机”的社会学视角分析[J].对外经贸, 2017(5):131-132.
[3]王瑶.社会学视野下流动人口儿童家庭教育问题浅析[J].知识经济, 2014(22):3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