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琴
摘 要: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加深使广大教育工作者增加了对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学的重视,尤其是在识字教学方面,字理识字教学的应用能够让学生更加方便、快捷地进行识字。基于此,本文将对字理识字教学在一年级小学语文中的应用进行分析与探究,希望为小学语文教师对一年级学生进行字理识字教学提供一些帮助。
关键词:字理识字教学;一年级;小学语文
字理识字教学也叫字理教学法、字理识字法,是按照汉字构造的规律,通过汉字意、音、形的彼此关系来开展识字教学的方式。字理识字教学能够分析象形、指事、会意、形声等造字法,以联想和直观的方法让学生识字并记住字形。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字理识字教学能发挥可观的效果。
一、进行字理识字活动
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一般都会有一个知识的巩固与练习环节,教师在这一环节可以进行各种字理识字活动,让学生进行大量的字理识字练习,扩大学生字理识字空间,将小学语文教学的难点与重点循序渐进、多角度、全方位体现出来,使学生学到的语文知识更为扎实,巩固课堂教学中字理识字的教学效果。小学生在这一年龄阶段比较特殊,教师应按照小学生心理与胜利的特点,使用其乐于接受的游戏形式对知识进行巩固,用过河、摘果子等活泼有趣的游戏对学生进行吸引和刺激,使其保持注意力集中的状态,不断更换其他的兴奋点,让学生思维的动力得到调动,并创设字理识字任务,使学生在任务中对生词加以巩固,充满乐趣地进行字理识字活动与联系,充分享受到识字的快乐,提高字理识字教学效率。
二、构建字理识字情境
創设教学情境能够统一字理识字教学的情、意、形、音等方面的训练。根据相关的语文课程标准,字理识字应以学生实际生活经验为基础,通过直观而形象的方式,构建趣味横生的字理识字情境。但是汉字是一种较为抽象的符号,学生却以形象对世界进行认识,要想使学生能够对抽象汉字有一个深入的认识,教师就要对身边丰富教学资源进行充分利用,构建一个良好的字理识字情境,带领学生积极融入情境,体验身临其境的感觉,获得真切感[1]。与此同时,以构建的字理识字情境,使学生加深对于所学汉字的认识和记忆,真正做到识记。例如,教师在对《金木水火土》这节识字课进行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可利用多媒体设备将文中“一”、“二”、“三”、“四”、“五”、“金”、“木”、“水”、“火”、“土”、“天”、“地”、“日”、“月”等字进行一一展示,可以先用一个人或物体转化为“一”这个汉字,用两个人或物体转化为“二”这个汉字,再用一个小树转化为“木”这个汉字……通过多媒体设备的运用,把图片、文字、动画、声音等信息综合处理,让本来枯燥乏味的笔画汉字的拼读变为视听结合的字理识字教学,提高字理识字教学效率。
三、提高字理识字实效
要想进一步将字理识字教学应用于小学一年级语文中,教师应掌握多种不同的教学方法,使字理识字教学的实效性得到提高。通常来讲,字谜是以字形的整合与拆分、字义的暗示,让对方猜出汉字谜底的一个谜语类型。按照汉字的表达意义与构成特点,使用人们熟悉的俗语、词语,让人们展开联想与想象,让学生通过已学知识得出未知的知识。例如,在对《金木水火土》这节识字课进行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为进行“二”字的教学,可以用“夫人何处去”这一字谜,“夫”字中的人“去”了,留下一个“二”,形象地将需要教学的汉字展现出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活力慢慢的猜谜活动里轻松掌握每一个汉字。字谜的益智性、知识性、趣味性、形象性与通俗性,不但能够使学生更好地对汉字意义与形体进行掌握,还能使字理识字过程更加生动形象、其乐无穷,做到寓教于乐,在学习中玩,在玩中学习。
四、进行图文展示
教师在字理识字教学过程中,要按照学生求知与好奇的心理,把学生对未知事物的这种情感当做字理识字教学切入点,对学生识字兴趣进行积极培养,使学生能够发挥学习的自主性,主动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获得知识。要想做到这一点,可适当使用图文展示法,即遵循从图形到文字的顺序把汉字形成的过程对学生进行展示,使学生将实际画面和抽象汉字联系到一起进行学习。例如,在对《口耳目》这节识字课进行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先向学生展示“口”的图片,然后再将“口”这一汉字展示给学生,让学生明白该字演化的由来,“耳”、“目”、“手”、“足”等字也是如此,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为了了解自己身体上各个器官汉字的由来,注意力会被很好的吸引。教师应适当地带领学生们进行齐读,从而加深印象,在提问过程中对回答问题好的学生应给予适当夸奖,对于没有主动发言的学生应鼓励其积极踊跃发言,从而使整个班级学生的识字能力都得到提高。
五、进行动作展示
教师对学生进行字理识字教学时,不但要利用多媒体设备与一些教具,还应适当地用动作进行演示。在字理识字教学过程中,应按照字体的表象,适当地演示相应的动作,带领学生积极效仿[2]。学生本来就是好动的,尤其是一年级小学生,他们刚刚走出幼儿园,特别活泼、顽皮,在这一基础上,模仿教师的兴趣就会大大增加,不用教师过多的讲解,京能相对轻松地对陌生汉字的义、形、音进行理解。例如,在对《口耳目》这节识字课进行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为进行“站”字和“坐”字的教学,可以先笔直的站着,让学生观察自己当前的动作,是在“立”状态下“占”了一部分空间,因此“立”和“占”组成了“站”这个字。“坐”字也是如此,教师让学生观察自己坐着的样子,是两个“人”在“土”的上面,那么这两个“人”在“土”上的行为就构成了“坐”这个字。教师可给予学生适当时间模仿着两个动作,加深对它们的理解与记忆。
六、结语
总而言之,字理识字教学在一年级小学语文中具有十分广泛的应用。小学语文教师在对一年级学生进行识字教学时,应经常进行字理识字活动、构建字理识字情境、提高字理识字实效,并进行图文展示和动作展示,从而有效提高识字教学的水平和效率。
参考文献:
[1]马新伟,张亚芳.部编本人教版二年级下册《一匹出色的马》教学设计——字理识字教学片段[J].新课程(上),2018(06):76.
[2]帅晓梅.遵循规律,科学实施识字写字教学——部编教材二年级上册识字写字教学建议[J].小学语文,2017(10):3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