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刊导读

2018-10-12 06:51
世界博览 2018年19期
关键词:跳槽威胁文化

第一篇:《科学美国人》网站2018年9月11日

文化的“松紧度”

为什么在巴西的钟表读数往往不准,而在德国的钟表读数却值得信任?在新西兰色情业是合法的,而在新加坡嚼口香糖会招致严厉的处罚,如何解释这其中的迥然不同呢?在新书《立规矩者,破规矩者》中,美国马里兰大学心理学教授Michele Gelfand试图将诸如此类的现象归结于一个变量:文化的“松紧度”。在这篇《科学美国人》网站的专栏文章中,心理学家Gelfand回答了编辑GarethCook就此提出的问题。

发表在《科学》杂志的横跨33个社群的研究中,Gelfand所在的团队发现,在不同的文化中,社会规范的强度也是不同的,这对人们的世界观、环境和大脑有着深远的影响。紧的文化对异常行为有着较低的容忍度,而松的文化则有着弱的规范和高的宽容度。这样的差异在不同的国家,在一个国家不同的部分,乃至在不同的组织、不同的家庭中,都能观察到。比如,Gelfand的研究发现,劳动阶级有着比上层阶级更紧的文化。

Gelfand提出的文化“松紧度”的理论希望找出这种差异背后隐藏的原因,即日本、德国、挪威、新加坡和巴基斯坦,这些文化“紧”的国家有什么共同点?荷兰、巴西、希腊和新西兰,这些文化“松”的国家有何共同点?Gelfand指出,遭受过许多威胁的国家往往文化比较“紧”。另外,流动性高、开放度高的国家往往文化比较“松”。那么,“紧”和“松”哪个更好呢?只能说,各有所长,“紧”文化更有秩序,更有自控力;“松”文化更有创造力,更少以自己的种族为中心。

Gelfand指出,这个理论框架还可以帮助我们理解特朗普的崛起。当人们觉察到威胁的时候,不管这个威胁是真实的亦或是想象的,他们都会想要强规则和独断专行的领导者,来帮助他们度过难关。那么,假如这个威胁是真实的,文化的从紧就是一种适应性行为,但假如这个威胁是制造出来夸大的,那么,从紧可能就是破坏性的。关键在于,我们需要分辨出哪些是虚幻的威胁,哪些是真实的威胁,而这有的时候并不容易。

第二篇:《经济学人》杂志2018年9月22日号

员工跳槽代价高

“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当年,这封文艺范的辞职信爆红网络,其中的潇洒情怀感染了万千年轻人。现在,在互联网商业和共享经济的大潮中,在大數据与人工智能技术的驱动下,人们与工作的关系不再紧密,而是若即若离。人们对待工作的态度和观念,也在发生着剧烈的变迁。

这篇《经济学人》的文章介绍了美国面临的员工频繁跳槽给企业带来的高昂代价。在美国,员工喜欢自由自在,无拘无束,自动离职率达到17年以来的新高。2017年,盖洛普的一项调查发现,美国大约有一半的员工希望离开目前的工作岗位。今天,美国3.9%的失业率接近于五十年以来的新低,不过,似乎就因为工作好找,人们更容易跳槽。本文指出,这当中还有一些产业内的结构性问题,比如,在招待服务行业,员工多是低工资低技能的年轻人。不过,把这种浮躁归咎于本就尚未安定下来的年轻人身上,也是不太合理的。

本文指出,对雇主来说,高跳槽率不是好消息。波士顿咨询集团的Nick South说,一定数量的人员流动给公司带来新鲜血液,这不是坏事。但是,一年超过20%的跳槽率就可能引起混乱。即使是初级职位,替换员工也可能代价高昂,更不要说高技能型员工。2016年德勤咨询公司的一项调查指出,每个离职员工的招聘成本加上损失的生产力达到12万1千美元。

那么,公司如何留住员工呢?本文指出,一个明显的答案是,付给比竞争对手更高的薪资。另一个方法是,让员工相信,公司有着正面的社会影响。这种想法被称为“包容性增长”,企业可以帮助到客户和股东之外更广泛的社会。据德勤的一项最新调查,有38%的公司发现,包容性增长的行动计划可提升员工的参与,鼓励员工留下,并吸引更多的人才加入。本文还提到一篇学术论文,考察了人们在与同事沟通时所使用的语言,以及人们多大程度上遵守组织的语言风格。论文作者们对一家美国技术公司5年间1千万封工作邮件的研究分析发现,对公司特有语言学习慢的新员工更有可能被解雇,在邮件中偏离企业文化的老员工更有可能跳槽。

第三篇:《哈佛商业评论》网站2018年9月

隐私是个难题

我们在上网购物的时候,提交个人信息以换取快捷方便甚至是免费的服务,这已经成为常态。人们牺牲隐私,换取现代生活方式。这并没有让大多数的人感到不快,但这后面潜藏着危机。这篇《哈佛商业评论》网站“重大思想”专栏的最新文章对此进行了详细的阐述。本文作者Leslie K. John是哈佛商学院工商管理副教授,是美国营销科学学会的青年学者,被美国心理科学协会称为一颗冉冉升起的学术之星。

我们看到,以用户大数据为基础的商业模式正在演变成为一种所谓的“监视经济”。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可以对人的行为进行预测,这种经济模式因此而变得更智能,更高效。互联网公司将收集越来越多的数据,对人们的行为施加越来越多的干预。那么,这一切为什么会发生呢?本文作者作为一个行为科学家,研究了人们有的时候怎么会做出有违自己利益的事情。

本文指出,人们不擅长做隐私方面的决策,因为人类先天的许多偏见干扰了他们的判断。第一是欠缺耐心,高估当下,低估未来;第二是禀赋效应,安于现状,低估隐私的价值;第三是操控的幻觉,误以为表面上的控制就是真正的控制;第四是信息披露的需求,公开个人信息也是人们进行社交的需要;第五是虚假的边界感,线下人们容易把握信息分享的界限,但是在线上人们往往过度分享。

最后,本文指出,对“监视经济”的生产者和消费者来说,隐私都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这里面涉及到技术层面,也有社会和法律层面。一个关键的信条是,消费者应该知情,但是,在如此复杂的局面下要综合考虑分享个人信息的好处和风险,越来越成为一个不可能的任务。

插文:所有的社会群体都有社会规范,这些社会规范是将社会成员联系起来的粘结剂,它们带给人身份感,帮助人们实现高水平的合作。

猜你喜欢
跳槽威胁文化
年味里的“虎文化”
受到威胁的生命
面对孩子的“威胁”,我们要会说“不”
我该辞职吗?
公务员跳槽是好事
猛将吕布缘何成了最失败的跳槽者
文化之间的摇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