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安网信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龙在野
战争最具有时代性,是国家利益或者民族安危的生死存亡时刻,集中当时最先进技术和力量来解决不可调和矛盾的最后手段。军队战斗力一直如实反映着国家生产力水平和社会文明形态,人类历史进入到信息社会亦是如此。现代战争本质上是一场数据战争,无论是侧重于结构的网络战、侧重于内容的信息战,还是侧重于要素的数字战,各种不同作战称谓的核心都是数据保障,都是对数据战争的不同发展认识阶段的多版本解读。数据是信息社会的基本单元,也是最通用的表现方式,每段时间、每处空间、每个有质量的人和物体均可以用网络ID进行标识,再通过网络联通、云储计算、智能管控而构成数字地球。现代战争的新军事变革必须抢早聚焦在数据保障,在数据中捕捉战机、在数据中布势战局、在数据中运用战力、在数据中效验战法,分别从时间、空间和质量的三维视角中准确剖析出数据保障的地位作用,才能够“谋打赢”即将到来的现代战争,确保数字立国的数据基础得到网络国防的网军保障,推进网络强国目标的顺利实现,这是网信军民融合战略对战争哲学的当代解析思考。
时间即是历史,是事物发展的记事刻度和沉淀量器,把研究对象具体放到时间轴上进行脉络梳理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研究方法。随着世界各国的军队信息化建设,数据保障工作逐渐贯穿了现代战争的全业务流程,“信息赋能”也日益成为“新军队”的时代标志。数据保障在“战前论智谋局、战时竞勇谋胜、战后议和谋利”的各个战争环节,都发挥着纵横捭阖、决胜千里的重要作用。
《孙子兵法·兵势篇》指出,“激水之疾,至于漂石者,势也。”战前谋局布势一直是军事斗争准备的顶层智略,甚至有时候“兵力未接、胜负已分”,战斗实施仅仅是谋局结果的军事验证和落实举措。信息时代里,数据的智力参数和谋局的智略特征可以产生能力共鸣,达到远超于普通叠加效应的连锁震荡效果。数据保障工作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其一,数据保障的揭秘性是一种可适时展现的战略威慑,能够缓止战争行为。数据在军事领域涵盖了核心情报、目标控守、兵力对比、国际支援等各个方面,适时让数据发言传话,可以动摇敌军事决策,破坏其作战计划,使得战争这种非必须手段得以戛然而止或者缓期执行,达到维护和平的战争最终目的;其二,数据保障的准确性关乎到军事准备是否有效,能够提高备战水平。军事情报被称为有密级情报,往往需要瞄准作战目标对象进行侵略性获取,而这些作战目标数据及相关情报信息是作战能力底数的判断依据。其三,数据保障的及时性是国家预警危险的烽火信号,能够规范临战秩序。战争的破坏力很大程度上来自于“战争发起的不可期”和“战场选择的不可知”,只要建设好信息烽火台,让海量信息的常态控制和准确预报降低战争的突发预兆,就可以有条不紊地应对任何敌人。
《孙子兵法·军争篇》指出,“军争之难者,以迂为直,以患为利。”战时谋胜是在敌我皆变的动态环境里、生死一念的抉择场景中的针芒对抗,许多事物都被掩盖或改变了本来面目,而数据正是还原真实的最重要工具。信息时代里,大数据工程可以帮助阿里巴巴、京东等商家把握住消费者的每一次购买心理,理论上也可以计算推论出战争局势,将现代战争简化到“一战触发”后的走流程。数据保障工作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其一,信令控制。所有的战争行为都要求令行禁止,而现代战争的命令指令不再是划有物理刻痕的虎符令牌,也不是带有笔迹墨痕的信函锦囊,而是世界流通的、可以伪造修改的数据文件,这很容易在流转过程中更换了主人,或者流失了关键内容;其二,动能控制。武器平台是具体实施破坏行为的战争动能部分,而在现代战争中增设了“数据扳机”,能够以科学名义、通过数据流的逻辑判断来准确快速高效地操作动能系统,进而有效提升破坏效果。而在实际战争中,我们一方面要保证己方武器平台的数据扳机在自己手里,另一方面还要远程渗透控制对方的数据扳机;其三,物流控制。无论是美军的C4ISRK系统、“察打一体”理念,还是我军的联勤保障体系,都在缩短保障链和使用数据链上同时做文章,以提高战争物流的即需即用水平。换个攻击视角来思考,谁控制了物流数据,也就占领了网络栅格化的粮秣仓和弹药库,可以谋求火烧连营的奇兵制胜。
《孙子兵法·作战篇》指出,“兵贵胜,不贵久。”战争是个劳民伤财、耗费甚巨的事情,必须树立成本核算观念,考量在恰当时机的最大收益时结束。战后是个阶段性概念,很多时候指的是战斗或者战役的间歇期,这个时期要通过数据计算来确定下一步的行动措施。数据保障工作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其一,评风险系数,定下作战决心。战争是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决定胜败有很多不确定因素和偶然性事件。数据保障就是要采取系统科学模型、输入取自海量数据的提纯值、推演出各种结果可能性,最后为辅助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其二,评效果指标,定下作战目标。战损统计是掌握每次战斗后我剩余作战动力的重要指标,战果测算是通过对打击目标的毁伤程度监测评估,来确定我是否继续攻击或者改变策略的回馈指标,两者间的敌我双方测算结果决定了攻击效果的费效比,这也是大量的、多源的数据效验结果。其三,评形势变量,定下作战备案。战局是个随着敌我双方动作而不断变化的此消彼长格局,必须依托大量实时数据勾画出敌我态势,尽早制定应急预案以备不虞。这同样是数据保障工作的大数据运用,以确保战争胜利和军事收益。
空间亦是区域,是物体存在的、运动的场所,是能够详细观察研究对象的运行轨迹、进而把握其运动规律和本质特征的重要研究场景。随着全球一网的信息生态效应,军事战场的空间概念被泛化和拓展,现代战争诸元已经全部被绑定在通联的或者隔离的网络上,成为数据标准定义下的联网模块。数据中心利用数据流远程控制着战场空间的这些网络化要素,实质上起到了操纵战争作用。
上世纪末,美军先后提出了扁平式指挥和网络中心战概念,前者重点解决日益突出的指挥效率问题,但是需要依托后者的网络栅格来得以实现。高效率要求高速度,只有联网运行的数据流才能够形成光速传播的数据指令环,达到接近实时指挥的现代战争要求。指挥控制网采用以计算机为核心的技术设备同指挥员相结合,对部队和武器实施“人-机”交互的指挥控制,实现战场指挥的自动化、实时化和精确化,以期最大限度地发挥作战部队和武器装备的综合作战效能。这一功能特质很符合人体的“脑回路”特征。脑回路位于人体的前脑皮层区域,当人类对自己的行为作出决策时,脑回路就会把看到的和其他决策相关信息进行编码,以改变自己的行为来适应新的环境。指挥控制网的脑回路功能主要体现在数据指令流的中枢判断和末端执行,是数据保障环网的先知决策型运用。
情报一直是战争的核心资源,许多绝密情报成就了历史上“一纸定乾坤”的经典战例。随着全球网络化发展,原来单体存在的情报纳入到了设有安全网关的情报资讯网络,成为全球海量信息池中的隐藏一部分。但是百川归大海,情报资讯网诸元仅仅是信息海洋中的一种岛礁存在,如同“互联网公共载体”上标定出的“军事禁区”设施,一方面和信息海洋有着交互需求,即使安全网关也难以避免己方的错误接入操作、敌方的恶意桥接渗透等泄密行为,另一方面专属于军队作战系统,是调节部队行动的重要反射节点,提醒指战员根据情报内容而变化部队行动。这一功能特质很符合人体的“神经元”特征。神经元是构成神经系统的基本单位,负责整合协调各种同时或相继接受的输入信息,使得人体活动得以有规律进行。情报资讯网的神经元功能主要体现在情报信息流的刺激感知和膝跳反射,是数据保障环网的事件触发型运用。
数据链是指互通数据的通信链路,只要你有一个数据终端就可以从某个数据链里获得自己所需要信息,也可以往这个数据链路里添加内容。数据链1962年首先用于美海军战术数据系统(NTDS),利用计算机链路实时自动地交换战术情报。各种武器系统都建有自己的数据链,各类型数据链间的“互联互通”就绞合成武器交战网,负责各个武器平台的动作协调。武器交战网最完美的设计理念就是所有战场单位都要贡献数据信息,以确保信息共享及时、敌我识别清晰、打击行动精准。这一功能特质很符合人体的“骨 连接”特征。骨连接是靠韧带、软骨、骨结合等组织将骨和骨之间连结起来,形成人体的基本形态,并为肌肉提供附着,在神经支配下,肌肉收缩,牵拉其附着的骨,以可动的骨连结为枢纽,产生杠杆运动。武器交战网的骨连接功能主要体现在各种数据链的同步信号和次序动作,是数据保障环网的能力联动型运用。
航天信息网是通信传输网的“天基”阶段,航天星融网是通信传输网的“星基”阶段,都是传统通信传输网向更高远空间发展的创新设计。通信传输网用于实现由一地向另一地的信息传输与交换,这是网络最初的目的。航天星融网正是把握住网络的最基本功能,跳出地球空间限制来铺设太空传输通道,同时根据国家网络空间博弈需求而增设了许多攻防设计,打造了数据保障的星际平台,相当于网络空间的“天眼”工程,使得战争视角可以看的更长远、更聚焦、更清楚。这一功能特质很符合人体的“视网膜”特征。视网膜使得视信息形成视觉神经冲动,传递到视中枢以形成视觉,在人体头脑中建立起图像。武器交战网的视网膜功能主要体现在光波、电磁波的信道接力和信息解码,是数据保障环网的旁路成像型运用。
战争力量包括战争实力和战争潜力。战争能不能打靠“实力”,能够打多久则主要靠“潜力”,由于信息社会的网络通联特性和快速传递效应,使得潜力向能力的转化过程越来越短,两者的趋同融合现象已经越来越明显,战争潜力目标日益被列选为首批打击清单。金融、能源、电力、交通等工业社会基础仍然是信息社会的生产系统,目前业已联网运行,构成了支撑社会运行和战争行动的战争潜力网。战争潜力网的常态运营性、攻击可达性、效果显著性等突出特点,甚至引起了包括非军事团体的网络攻击冲动。2010年,伊朗布什尔核电站SCADA工业控制系统的“震网”病毒事件,使得攻击者相信只要入侵控制了工业控制计算机,就能够利用这些工控机来掌管某些社会工业动能系统,致使社会体系陷入肌无力的瘫痪状态。这一功能特质很符合人体的“肌纤维”特征。肌纤维是呈纤维状的肌细胞组织,司职人体的全身运动。战争潜力网的肌纤维功能主要体现在各种工业自动化系统的物质生产和能量输出,是数据保障环网的机体支撑型运用。
质量即为物质,究其本质来说是一种客观事物具有某种能力的属性,也就是辩证唯物主义研究工作中的“唯物”。只有把数据保障放到质量域里面进行“实事”的“求是”研究,才能够发现“新质”的涌现现象,即数据保障在现代战争中已经僭越了保障工作的勤务范畴,成为了纵贯于物理域、信息域、认知域的全域战活跃要素,发挥着不接触凶器的杀手作用。
有一部分保障数据是具有密封性的,比如武器平台、工控系统的某些禁限动作和能量阈值。这些内部数据经过隔离防护和权限管理,起着“连接操纵杆”或者“封存危险品”的阀门开关作用,虽然本身没有危险性,但是一旦作战路径被打通抵达,攻击者就可以对这些无辜数据进行逆向运用,让力量控制单元发出错误指令,造成事故型的自我毁伤。2011年,美国伊利诺伊州斯普林菲尔德一家水厂的工业控制系统(ICS)遭到网络入侵,搭建了网络攻击通道,然后违反操作流程,短时间内重复向水泵下达开启和关闭的命令,导致其烧毁并停止运作。在军事领域里,一直寻求这种以软性数据流控制对象本身能量流的硬打击效果。
有一部分保障数据是具有易燃性的,比如数据库内的测算报告、文件系统的编码格式等。这些数据往往和“价值”或者“利益”相关联,像油罐车一样需要专门运输和存储,一旦被不正当使用,就会造成错误时间、错误地点、错误对象的白磷自燃现象。2017年,勒索病毒(WannaCry)事件开始席卷全球。该病毒感染主机后,立即利用各种加密算法对机器内文件进行加密,被感染者一般无法解密,必须拿到解密的私钥才有可能破解还原。就像衣服被特殊燃油沾染后,只能够到专业干洗店去清洗,即使你知道刚才倚靠的涂漆栏杆就是店里面人刷的油漆。换个军事角度来引申思考,如果攻击者算准了炎热的当日温度,或者布置了放大镜的聚焦凸面,或者利用了一些易燃易爆的添加物,就可以在数字城市引发数据森林火灾。
有一部分保障数据是具有感染性的,比如在网络认知域影响着人类行为的图文影音信息。这些数据弱化了计算功能,被赋予了爱恨喜怒等情绪,标注了真假美丑等标签,谱曲成影响战争之人的夺魄魔音。一般来讲,受众者的地位级别越高,产生的控制效益越大。除了常态化的“病体培养”之外,更重要的是植入意识绷簧,在关键时刻使其弹跳出有利于我的疯狂举动和错误决策。心理战古而有之,现代战争更是通过大数据分析技术,把这种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意识控制机理运用到极致地步,发明了赶僵尸式的脑控作战。2016年,美国恐怖电影《致命电话》(Cell)描述的就是手机接听时电磁脉冲侵入并且控制人脑,进而满世界疯狂杀掠的一场科技浩劫。或者也可以说,这是保障数据呈现出攻击意愿后,带来的一种脑控作战情境构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