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屹智库
澳大利亚极为重视自身国防能力的提升,将网络安全和信息化的军民融合发展视为重要举措之一。澳大利亚在网信领域起步较早,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在部分领域已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在推进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发展建设的过程中,澳大利亚逐渐形成了“以民促军”、“以军带民”的网信军民融合发展模式,并以此促进其国防科技的创新研发、国防工业的振兴以及国防能力的提升。
澳大利亚是南太平洋地区的移民国家,地理条件优越,自然资源丰富,经济发达繁荣,多元文化特色显著。但澳本身的军事实力并不是很强,因此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英国在太平洋地区影响力的逐渐下滑,其基于确保国家安全和提升国际地位等因素考虑,选择追随美国,并与美国建立了稳固的军事同盟关系。同时,澳也极为重视自身国防能力的提升,并将网络安全和信息化的军民融合发展视为重要举措之一。澳的网络化和信息化起步较早,其计算机的出现和普及始于上世纪80年代,网络化建设则始于90年代。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澳在网络化和信息化的部份领域已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包括电子政务、计算机软件等。在推进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发展建设的过程中,澳逐渐形成了“以民促军”、“以军带民”的网信军民融合发展模式,并以此促进其国防科技的创新研发、国防工业的振兴以及国防能力的提升。
澳大利亚是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长期稳定的安全环境、势头强劲的经济增长以及发达的信息技术产业等,为澳大利亚推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乃至网信军民融合的发展奠定了有利基础。
澳大利亚位于南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四面环海,是世界上唯一独占一个大陆的国家。作为一个岛屿、国家和大陆,澳大利亚具有独一无二的地缘政治形态:印度洋与南太平洋将其与外来威胁相隔绝,邻国数量寥寥可数,一向远离世界政治舞台的中心,基本不受国际形势变化的困扰,在历史上的多数时期处于一种近似与世隔绝的状态当中。尤其两次世界大战期间,澳大利亚国土基本没有遭受袭扰。澳大利亚政府在《2009年国防白皮书》中就指出,“鉴于我们的地理战略位置,我们战略环境面临的持久性现实是在2030年前澳大利亚很可能维持国家安全。我们远离主要大国之间的传统冲突,并且我们与邻国之间不存在可能会引发攻击的任何严重的、持久的争端。”正是长期稳定的安全环境,为澳大利亚各领域包括网络安全和信息化等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期。
澳大利亚是一个后起的资本主义发达国家。1901年组成联邦后,澳曾长期以农牧业为主,对英国依赖很深。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澳经济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开始了迈向工业化、现代化的进程。上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是澳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凭借先进的科技实力、规模巨大的采矿业与制造业以及发达的农牧业支持,澳经济快速增长,GDP保持了年均约3.5%的增幅,终于跻身高收入国家行列,成为大洋洲第一经济强国。在此后的数十年期间,除了1983年和1991年出现少有的负增长外,澳经济表现出了强劲的增长势头,其GDP年均增长率在上世纪80年代达3.4%、90年代达3.3%、21世纪00年代为3.2%,在全球发达国家中名列前茅。即使在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期间,其经济表现仍好于大部分发达国家。澳政府在《2018年基准报告》指出,澳经济已实现26年连续增长,创下了发达国家经济增长纪录。另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统计,2013年澳GDP约1.57万亿美元、排名世界第12位,人均GDP约6.8万美元、排名世界第5位。
澳大利亚的信息和通讯技术(ICT)产业规模庞大,技术先进,发展迅速,居于世界领先水平。产业规模方面:2005年澳ICT产业产值达890亿澳元(约670.5亿美元),在亚太地区排名第4位,在全球排名第13位。另根据澳统计局2008年10月报告,澳ICT企业总数达3万多家,其中计算机系统设计与相关服务类有2万多家、信息传媒和通讯类有2785家、批发贸易类约4000家。研发投入方面:联合国2003年《世界竞争性年鉴》指出,澳在ICT行业的研发投入每年人均309.9美元,居世界第7位;研发投入占GDP总值1.53%,居世界第9位;截至2003年,澳在ICT行业研发总投入达59.4亿澳元(约44.8亿美元),居世界第11位。技术创新方面:多伦多大学马丁繁荣研究所(MPI)2015全球创新指数调查报告显示,澳为全球最具创新意识的经济体,其发布的研究成果在全球范围内所占比重已从1995年的2.61%增加至2014年的3.98%。此外,澳拥有先进的信息与通信技术设施网络和数量超过30万的高技能信息通信人才,其计算机软件等已跨入世界先进行列。例如,澳拥有全球领先的矿业信息化技术,全球矿业软件的60%由澳大利亚矿业公司研发。
在推进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发展过程中,澳大利亚结合本国经济及国防等的发展需求,逐渐形成了“以民促军”、“以军带民”的网信军民融合发展模式。
在国防科技发展领域,澳大利亚军方重视与地方高校、企业等紧密合作,充分利用民间的资源和技术,支持和促进国防科技的创新研发,以满足防务需求,形成了“以民促军”的发展模式。与地方高校互动合作方面:澳大利亚军方通过建立合作平台、发布合作计划等,加强与地方高校的互动合作,充分利用地方高校的资源推动国防科技的创新发展。例如,澳国防部下属国防科技集团(D STG)在2010年与墨尔本大学合作成立了国防科学研究所(DSI),为澳大利亚创建国防科学研究网络。DSI通过组建多学科研发团队(成员包括工业界和学术界的国防科学家、工程师和研究人员),开展网络和IT安全、仿真与建模等领域的防务技术研发活动,为国防部门提供综合、多学科的解决方案。国防科技集团还于2014年7月启动“国防科学合作计划”(D SP),通过向参与合作的高校提供研发资金、更多的资源和基础设施共享等优势支持,增强高校与国防等机构的协调合作和共同研发能力。目前已有32所大学与澳国防部签署了DSP协议。与私营企业密切合作方面:澳大利亚一些具备国防研发能力的企业在各自领域具有自己的专业产品与技术特色,可为澳国防军提供许多新技术和前沿产品。例如,CEA技术有限公司开发生产的监视雷达在澳大利亚处于领先地位,达罗门特技术公司可设计生产监视与通信系统,诺特罗尼克斯有限公司可提供先进的潜艇跟踪系统等。因此,澳大利亚军方还主动寻求与这些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利用这些企业优秀的技术研发能力,助力国防部队推进国防科技的创新与研发。
澳大利亚的国防工业虽然具有一定的规模,但无法单独满足澳国防部队的需求。因此,在过去很长的一段时期,澳大利亚政府每年的国防装备与系统合同只有少数一部分交由本土国防企业完成,而绝大多数承包给了国外公司。换言之,澳大利亚的国防装备主要依靠国外公司提供。例如,如泰雷兹澳大利亚公司为澳国防军提供联合指挥控制系统、联合指挥支援系统、联合任务管理系统等大型C3I系统等装备。在这种环境下,澳本土国防企业为求生存和发展,一方面需努力从本国军队争取合同当主承包商,另一方面需与国外主承包商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即使这样,每年得到的军品订单也很少,不仅减少了企业的年收入,而且不利于保留技术人员队伍,许多国防企业只能承揽一部分民品业务。
为支持陷入困境的本土国防工业,澳大利亚政府近年来重视通过“以军带民”扩大国防产品出口的方式,扶持本土国防工业的振兴发展,乃至实现建立强大的、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国防工业,以满足未来的国防能力需求及创造更多的高端工作岗位。一方面,成立国防出口办事部门。为兑现澳政府扶持国防工业的承诺,澳国防部于2008年初正式启动国防出口部门(DEU)的工作,用以加强与澳政府机构的协调及密切与澳国防企业的合作,帮助澳国防企业拓展国外市场;2012年7月设立“澳大利亚军售办公室”(A MSO),与DEU等合作为澳国防企业出口武器装备提供一站式服务;2018年4月又成立了国防出口办公室(ADEO),用以支持国防产品的扩大出口。另一方面,发布《国防出口战略》。澳政府通过发布《国防出口战略》,为国防产品出口设定目标和提供指导帮助。其中,2018年1月发布的新《国防出口战略》,明确提出未来10年内跻身“全球十大国防出口国”的目标,以及澳政府为促进国防产品将采取的具体举措,包括澳政府将每年拨款用以帮助本土中小国防企业提高全球竞争力和强化本土企业产品全球供应链等。
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发展过程中,澳大利亚政府和军方主要采取了发布战略性文件强化顶层设计、成立职能机构加强统合协调、投入巨额资金加强财力保障、推出特色计划创设“民参军”商机、加强人才培育选拔储备丰富智力等举措,不断推进网信军民融合的发展。
澳大利亚政府和军方重视通过发布战略性文件,加强对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域发展建设的顶层设计,为网信军民融合的发展提供了宏观指引。一是发布网络中心战蓝图。澳国防部于2005年、2007年两次发布《网络中心战路线图》,不仅描述了网络中心战的概念与内涵、提出了2020年前网络中心战力量的建设目标,还规划了实现无缝联合网络中心战的发展步骤与措施,作为澳军网络中心战能力建设的重要指导,同时为工业界参与军方网络中心战能力建设提供了商机。二是发布《国防能力计划(DCP)》。经与国防工业界磋商后,澳政府于2012年7月发布了新版DCP并首次为DCP配备了《国防能力指南》。新版DCP阐述了未来四年国防发展的优先项目,《国防能力指南》则提供了在DCP四年期以外后续6年的预先规划项目,使工业界能够“心中有数”及更好地为国家安全任务服务。新版DCP共确立了总额为1530亿澳元(约1150亿美元)的110多个项目,成为澳军民融合发展的战略牵引。三是颁布《国家安全战略》。在国防部门的推动下,澳政府对网络安全高度重视,并于2013年1月推出首份《国家安全战略》。该战略以澳政府2008年发布的《国家安全声明》为基础,明确将网络安全等列为未来五年的发展重点和优先政策目标,并为澳国防部队、警察、外交和情报机构等继续紧密合作指明工作重点。四是发布《网络安全战略》。澳政府2016年4月推出《网络安全战略》,确立了网络安全行动的五个主题,包括全国性的网络合作、稳固的网络防御能力、发展与创新、网络智能国家、全球责任及影响等,涵盖范围包括军事网络和商业网络。该战略推出后,澳政府部门、学术界和业界对网络安全活动的参与率有了显著提高。澳政府2017年5月发布的新版《网络安全战略》,则强调将致力于打击网络犯罪、联合业界提高物联网设备安全性等。根据《网络安全战略》的倡议,澳政府2017年起陆续在布里斯班、墨尔本、悉尼、珀斯成立了联合网络安全中心(JCSC),用于促进业界、政府部门等的交流与合作,最后一个JCSC将于2018年上半年在阿德莱德成立。
在网络化和信息化推进过程中,澳大利亚军方和联邦政府都成立了网信相关职能机构,负责统合协调和推进军民融合工作的开展。一是军队层面:主要包括澳大利亚信号局(A SD)、国防合作研究中心(CRC)等。其中,澳大利亚信号局前身为澳大利亚国防信号局(DSD),2013年5月更名为ASD,是澳国防部的情报机构,主要负责收集国外信号情报,以及向澳联邦和州政府机构、国防军(ADF)提供信息安全服务,并与业界密切合作开发和部署安全密码产品。DSD于2010年1月在堪培拉建立了“网络安全运营中心”(CSOC),负责监控澳关键信息系统安全运行情况,并协调政府机构和业界共同应处信息安全威胁。2014年11月,CSOC演变为“澳大利亚网络安全中心”(ACSC),并由ASD负责人担任协调员。ACSC集中了国防、总检察署、安全情报局(ASIO)、联邦警察(AFP)及刑事情报委员会(ACIC)等单位的网络安全功能,负责组织和协调政府机构、学术界、工业界等进行网安合作和信息共享。国防合作研究中心系澳国防部于2017年12月成立,负责协调军方与地方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和高校密切进行防务创新合作,以及协调军方与学术界、业界联合推动国防科技成果的转化等。二是政府层面:主要包括澳政府2016年陆续成立的国防工业能力中心、Data61(数字化创新小组)和国防创新中心等。其中,国防工业能力中心凝聚了国防部、工业部、私营部门以及工业、创新、科研与高教部(DIISRTE)管理的项目优势,并协同澳大利亚的中小企业,通过培养和驱动创新,提高国防工业的竞争力。Data61隶属于联邦科学与工业研究组织(CSIRO),主要任务是与政府部门、工业界、学术界紧密合作,通过加强数字技术等项目研发,为澳政府创建数据驱动型未来扫除障碍;同时支持澳政府网络安全战略,解决网络安全领域相关问题。国防创新中心主要任务是探索和促进支持国防能力的尖端技术和理念的发展,同时吸引相关行业和研究机构投入研发。因此,为加快澳网络信息化的创新发展,该中心已将情报、监视、侦察、电子战、空间和网络(ISREW)能力建设列为发展优先项。
近年来,澳大利亚政府持续投入巨资扶持国防创新发展,不仅有力保障了网信技术的创新与研发,也极大促进了网信军民融合的发展。一是资助工业及学术界创新研发国防技术。澳政府2016年2月宣称,未来10年将为国防创新投入16亿澳元(约12.1亿美元);2016年11月决定从16亿澳元国防创新投资中拿出1.47亿澳元(约1.1亿美元),用以资助泰康澳大利亚公司的装甲车视听技术、BAE系统澳大利亚公司的海上复合视频传感器性能-决策支撑系统、澳大利亚国家大学的冷原子精确惯性导航等七项技术计划。澳国防工业部2017年3月宣布成立7.3亿美元的“下一代技术基金”(NGTF),用于资助国防部门与工业界、学术界等合作,推动网络安全、量子技术等先进技术的创新发展,促进国防军对先进技术的掌握。二是资助国防军发展提升电子战能力。澳国防部2016年9月宣称,澳政府已批准价值5亿澳元(约3.8亿美元)的“电子作战支援海上和陆地部队计划”,用于为海军舰艇和部队提供电子作战设备及基础设施,进而提升澳军的电子战能力。其中,根据计划建设的实验室、模拟设备和测试支持系统等,将由国防科学家、军事人员、公务员和工业界进行运营和维持。三是资助国防工业振兴及产品出口。澳政府2018年1月发布《国防出口战略》时指出,未来将投入巨资振兴本土国防工业及扩大国防产品出口,实现跻身“全球十大国防出口国”行列的目标。根据这项战略,澳将设立一个38亿澳元(约28.6亿美元)的发展基金,向国防工业出口商提供贷款;未来10年将投入2000亿澳元(约1505.8亿美元),用以促进国防能力建设和国防产品出口。目前,澳每年对外军售额为15-25亿美元,包括电子产品、监控系统和军用软件等。此外,澳政府2013年10月宣布将向120家企业拨款1050万澳元(约790万美元),用以维持和发展澳国防工业基础和技术能力;澳政府2008年11月还向国防工业技能领域投资了6100万美元,用以帮助国防部与国防装备组织、国防科技组织及工业界合作,培养相关工程研究人员。
澳大利亚军方重视通过推出军民两用技术研发、国防技术研发、国防工业能力强化等特色计划,用于为“民参军”提供商机和支持国防创新能力建设,同时也促进了澳网信军民融合的发展。一是军民两用技术研发计划。包括澳国防部所属国防科技集团主导的“星光”研究计划(SRP)等。SRP于2005年11月研制出了新型计算机保密装置“数据二极管”(D ata Diode)。Data Diode属于军民两用装置,研制成功后广泛应用于澳国防机构、外交与贸易部等多个政府部门。目前,Data Diode的商业化生产由澳大利亚特尼克斯(Tenix)集团旗下的特尼克斯数据门公司(Tenix Datagate Inc)负责。二是国防技术研发计划。澳国防部于2007年启动一项前瞻性技术研发计划,该计划由国防部所属国防科技集团牵头主导,并与工业界、学术界等并肩合作,重点对《2016年国防白皮书》中强调的九大变革性技术领域,包括网络安全、空间安全、量子技术、可信自主系统、先进传感器,以及综合、监视和侦察等进行创新研发,以满足澳军掌握下一代先进技术的国防需求,同时惠及工业界。三是国防工业能力强化计划。澳国防部于2017年4月推出“澳大利亚工业能力(AIC)示范计划”,用以鼓励国防承包商与本地企业紧密开展合作,同时积极为澳军与工业界、研究机构等进行技术转移及研发合作提供便利条件。该项计划旨在促进澳大利亚工业能力和工业参与度的提升,从而满足澳军的国防需求。澳国防工业部于2018年初发布“国防工业能力计划”(DICP),用以支持国防工业发展及未来十年澳国防军现代化建设。DICP将引入主要产业能力(SIC),以取代2009年提出的优先产业能力(PIC)作为国防发展的关键要素,而主要产业能力将涵盖电子战、高频和相控阵雷达、系统集成等12个领域的竞争力。此外,澳国防工业部于2017年11月在阿德莱德大学启动了“国防研究和创新网络(DRIN)计划”,该计划通过聚集工业、学术和国防领域研究力量,协作开展相关研究工作。
澳大利亚政府和军方非常重视网络安全人才的培育和选拔,以解决网络安全人才严重短缺问题,并为网信军民融合的推进储备丰富智力。除了在小学、中学和大学开设计算机课程加强素养教育外,澳政府和军方近年来还采取了不少加强人才培育和选拔的措施,主要包括:一是成立网络安全卓越学术中心加强人才培育。澳政府2017年2月宣布启动网络安全卓越学术中心(ACCSE)项目,承诺将在4年内提供190万美元帮助高校建立ACCSE,用于鼓励更多学生开展网络安全研究和加强学生的网络安全技能培训,以满足澳商业和政府对网络安全技术人才的数量需求。ACCSE项目作为2016年《网络安全战略》的一部分,得到了澳国防部、教育和培训部、信息产业协会等的大力支持,目前已获得ACCSE资质认证和政府投资的两所大学为墨尔本大学(UM)和埃迪斯科文大学(ECU)。二是办理国家网络安全挑战赛发掘人才。澳大利亚网络安全挑战赛(Cyber Security Challenge Australia,CySCA)是由澳政府、商界和学术界联合举办的黑客竞赛,也是澳唯一的国家网络安全竞赛,致力于发现下一代网络安全专业人才。首次挑战赛在2012年举行,开放澳全日制的大学本科生和职业技术学院(TAFE)学生组队参加,此后每年举办一次,其中2015年挑战赛还为女性网络安全技术人员增设交流活动内容。三是直接招募民间网络高手。为应对日益严重的网络安全威胁,澳国防部下属情报机构澳大利亚信号局(ASD)2015年首度在社会上公开招募具有黑客经验或黑客思维的技能人员,期望利用黑客入侵网络的技能,帮助政府测试信息系统的安全性并提供有价值的安全建议。在澳总理2016年4月宣布将投入2.3亿澳元(约1.8亿美元)用于网络安全计划后,ASD又着手在全国范围内招收青少年网络高手,年轻的黑客和低至14岁的高中生都在招收之列。
澳大利亚与我国的国情差别较大,其推进网信军民融合的经验做法可借鉴参考,但不能生搬硬套。我国应深入贯彻习总书记关于网信军民融合的最新指示和重大决策,结合我国网信军民融合发展的重难点问题,加强筹划设计和创新推动,加速推进网信军民融合的深度发展。主要启示建议包括:
科学合理的顶层设计有利于凝聚力量聚合资源,引领网信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正确航向。在今年4月召开的全国网信工作会议上,习总书记首次确定了网络强国战略思想的指导地位,首次提出网信军民融合并明确其重要地位、两大关系和发展格局。澳政府和军方在网信军民融合过程中,重视通过发布战略性文件、成立相关职能机构及推出特色项目计划等,加强网信军民融合的指导和牵引,积极推进网信军民融合的发展。我国应借鉴澳政府的经验做法,进一步优化网信军民融合的顶层设计,引领网信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加速推进:一是应科学细化网信军民融合决策部署。应将习总书记对网信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新指导和重大决策,转化为可落地实施的行动纲要和创新举措,引领各参与主体积极推进。二是应科学优化项目工程设计。应结合国防需求和民间资源等的新变化,科学优化网信军民融合项目工程的设计,确保重大紧急项目工程的优先推动和进程可控。三是应合理优化职能机构任务分工。确保政府、军队相关职能机构能积极发挥统筹协调等功能,充分调动军民各参与主体的活力和热情。
充足的资金保障有利于催生网信军民融合领域参与主体的创新活力,加速推进网信军民融合的深度发展。澳政府在网信军民融合发展过程中,重视持续投入巨额政府资金资助网信先进技术的创新研发、网信专业人才的培育以及国防产品的出口等,大力支持网信军民融合的发展。我国可借鉴澳政府的经验做法,加强资金的统筹保障与运用规划:一是要加强政府资金统筹保障。应紧密结合网信军民融合项目工程的启动和进程规划,加强政府资金的预算统筹,优先保障信息领域核心技术的创新突破、网信高端人才的引进保留等重要项目工程。二是要完善税收优惠等政策环境。企业是网信军民融合的重要创新主体,应完善网信军民融合参与企业(包括潜力初创企业)的税收优惠等政策环境,更好释放其创新活力。三是要激励企业加大安全投入。尤其是大型网络安全企业,应激励和引导其带头加大信息领域核心技术创新研发的投入,为做大做强网络安全产业及推进网信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习总书记在今年4月全国网信工作会议上强调,要积极发展网络安全产业,并做到关口前移、防患于未然;加速推动信息领域核心技术突破的关键布局之一,就是要抓产业体系建设,在技术、产业、政策上共同发力。澳政府在推进网信军民融合发展过程中,为扶持和振兴陷入发展困境的本土国防工业,重视通过成立国防产品出口办事部门、发布《国防出口战略》等,帮助本土国防企业寻求国外市场和营销产品,不仅提高了本土国防企业的收入,关键是还保留了技术人员队伍,为提高本土国防企业的创新力和竞争力储备了足够智力。对此,我国应深入领会习总书记的重要指示并借鉴澳政府的经验做法,采取措施进一步扩大网信领域国防产品的出口,以此作为扶持军工企业、国防承包商等网信军民融合参与主体发展,乃至促进国内网络安全产业体系建设的重大举措,进一步催生网信军民融合参与主体的信息技术创新活力,进而为网信军民融合领域的信息技术创新突破提供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