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瑞,沈守云,廖秋林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风景园林学院,湖南 长沙 410004)
湿地是地表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调蓄洪水、调节气候、净化水体和保护生物多样性等多种生态功能[1]。湿地公园建设作为国家保护湿地生态体系的主要措施,是保证生态环境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2],而植物以其所具备的特有的生态功能、观赏功能,在维持和保护湿地生态系统的良性发展,丰富和提高湿地景观价值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科学合理的植被恢复规划在湿地公园建设中显得尤为重要。湖南省位于长江中下游区域,水系网络发达,蕴藏大量的湿地资源。加强对湿地公园植被恢复的研究,对改善湖南省湿地生态环境质量、提升湿地功能价值和推进湿地公园高效合理的建设都将起到积极作用。
白衣庵溪湿地公园位于津市市毛里湖白衣庵溪入湖口段,距白衣镇3.5 km。北至立新桥,南至蔡家桥,西面紧邻白衣镇污水处理站,东面包括鱼塘在内的200 m河道滩涂区域,总面积约20 hm2。规划区域内用地类型主要由鱼塘、河道滩涂、水田组成,以水厂养殖和水稻种植为主。由于人为经济活动干扰严重,城镇生活污水、工业农业废水排放导致河道水质恶化。湿地公园地处华中区域湘、赣丘陵地带,属于典型中亚热带气候,规划区内植被分布不均,单一类型的植被面积较小,湿地植被多以分布在河道沼泽、滩涂上的菖蒲群系(Acoruscalamusform)、短尖苔草群系(Carexbrevicuspisform)、空心莲子草群系(Alternantheraphiloxeroidesform)植物为主。随着人为活动干扰加剧,生态环境破环严重,生物多样性降低。项目区自然现状及植被恢复有利条件见表1。
根据现场踏勘,了解场地内自然植物群落分布类型,在维持原有生态水文环境的基础上,通过植被恢复规划以最少程度的人为干预对原湿地的植被类型及生态绩效进行优化;并以植物净化水质,实现低维护的湿地净水系统。在满足公园各个功能分区和整体布局的前提下,通过修复湿地地形地貌、改善植被群落结构、优化植物配置方案、增强观赏性植物的应用、提高栽植技术和管理方法等方面进行植被恢复,以实现植被恢复规划的局部功能性和湿地公园建设的整体相协调的最佳恢复方案。
3.1.1 自然生态性原则 以遵循生态系统自然运作为前提进行植被恢复规划,在恢复建设过程中将人为活动对湿地的影响降到最低。应根据生态系统自身的演替规律分步骤、分阶段进行恢复,并根据生态位和生物多样性原理构建生态系统结构和生物群落,使物质循环和能量转化处于最大利用和最优循环状态,达到水文、土壤、植被、生物同步和谐演进[3]。
3.1.2 因地制宜、适地适植物原则 应充分考虑场地原有植被资源和气候特点,结合原有山地、池塘和湖泊,多采用生态效益好的乡土植物进行科学种植,在满足植物生长发育所需生长条件的同时营造良好的景观环境[4]。
3.1.3 生物多样性原则 湿地是众多生物物种繁衍栖息的家园,植被恢复规划应以恢复和改善湿地系统的生态功能性的基本要求为契机,注重野生动植物栖息地的保护[5],加强原有植被资源的保护并通过湿地植物群落的营造,改善湿地退化的现状,在提高湿地生态效益和景观环境的同时增加物种丰富度。
3.1.4 景观美学原则 在进行植被恢复的同时也要注重植物景观的营造,植物配置应遵循自然和审美的需求,乔、灌、草合理搭配,注重不同色彩和季相变化植物间的搭配,以达到更优的景观效果和生态效益。
白衣庵溪湿地公园整体地势比较平缓,恢复规划区内主要的地形地貌植被修复类型为滩地型、鱼塘型和农田型。
3.2.1 滩地型 滩地型区域内地势平缓,通过对河道清淤、挖填处理,改变原有河道狭窄淤积的滩地,疏通河道岸线,在保障原有河道形状的基础上局部增加微地形的变化,丰富岸线地形变化。此类型区域由于动植物种类丰富,植被恢复应侧重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按照陆生植被向水生植被自然过度的方式进行植被修复,植被恢复类型从陆地到水域依次种植乔灌草植物、挺水植物、浮水植物和沉水植物。并充分考虑河道常年水位变化规律进行植被种植,以湿生草本植物带恢复为主。
3.2.2 鱼塘型 规划区域现状内存在大面积鱼塘水域,考虑到鱼塘长期进行水产养殖,导致河道水质恶化,有机物残渣堆积,破坏生态系统的稳定,规划将湿地公园内鱼塘退塘还湖,建设多塘湿地。拆除鱼塘埂至水面以下,对污染较重的鱼塘先进行塘底清淤[6],防治污染物二次污染水质,保留鱼塘塘基,回填石料和有机混合土料为多塘湿地植物提供生长基床。植物恢复考虑到鱼塘水深及水位波动变化,以挺水植物、浮水植物和沉水植物为主。
3.2.3 农田型 湿地公园河道周边有大量的农田,受农田侵占的河滨区域地形地貌改变较大,此类型区域植被恢复主要考虑通过植物根系净化农田浅层地下径流水质为主,植物配置选用根系发达的乡土乔木结合净化能力较强的湿地草本植物。
湿地植被群落的构建以湿地公园整体功能区划和分区布局为考量(图1),以实现群落修复与功能布局相协调为目标。丰富植物群落的类型,同时也要考虑到植被的适应性、观赏性和生态效益。优先选用乡土树种,在生态环境污染严重的地方采用抗污染能力较强、净水效果好的植物,最终形成一个健康稳定、景观优美、生态效益良好的植被群落(表2)。
表2 分区植物配置
表2(续)
湿地公园内大量的水陆交错地带为生物生长提供良好的栖息地。植物是水陆交错带的核心要素,合理科学的种植养护技术是湿地公园植被成活和发挥生态效益的前提与保障。所以要根据各类湿地植物,不同的生长习性、水位变化需求和种植密度要求来进行植物种植和管理[7]。
3.4.1 植物种植时间 陆生植物、球根植物、耐寒性较强的植物如香樟、桂花、紫薇、山茶、唐菖蒲等,最佳种植时间为植物的休眠期,宜冬季(12—翌年2月)栽植;水生植物、耐寒性较差的植物种类如鸢尾、荷花、睡莲、千屈菜等最佳的种植时间为春季或初夏(3—5月)。种植时考虑到植物的生长繁盛期以及越冬时候的苗情,在种植时间和种类搭配上综合兼顾,防止在栽种后出现植株生长状态不良或植株幼苗脆弱无法越冬的情况。
3.4.2 植物种植区水位控制与种植方式 根据植物的生长习性不同,以水域向陆地延伸的方式搭配种植沉水植物-浮水植物-挺水植物-湿生植物,最终形成一个水生植被向陆生植被自然过度的状态[8]。植物种植区水位控制与种植方式见表3。
表3 湿地公园植物种植方式与水位控制情况
3.4.3 植物种植密度与施肥管理 根据不同植物对生长空间、养分、光照及景观效果的需求进行种植密度的控制。考虑湿地公园当年成景效果的同时也要让今后湿地公园植物拥有适宜的生长空间,所以不能盲目追求高度密植,快速成景。大乔木栽植间隔控制在5~10 m;小乔木栽植间隔在3~6 m;灌木栽植间隔为100~200 cm;草本植株间隔为20~50 cm。水生植物种植时,挺水植物以2~10丛·m-2、沉水植物以30~100株·m-2的密度种植。
由于湿地公园内水体受原来长期水产养殖的污染,水体富营养化严重,进行池底清淤之后,基泥肥力满足种植需求,栽种时不用过度施加基肥,以免烧苗。到植物生长旺盛期,若出现叶片大面积缺绿则可适当采用向水中撒施有机肥,每公顷900~1500 kg。
图2 观赏植物季节分布图
在植被恢复规划过程中适当选用观赏价值高的植物,不仅能够达到较好的生态恢复效果,同时也能提高湿地公园整体景观质量和美感[9]。根据植物不同的观赏习性和季相变化特点选取以蔷薇科、禾本科、百合科、天南星科、睡莲科等,共计23科42属78种观赏性较强的植物在规划区内进行合理配置。春季以观花为主,观赏性较强的植物有南迎春、日本晚樱、紫玉兰、垂丝海棠等18种,占观赏性植物比例为23%;夏季以观赏湿地景观风貌为主,观赏性较强的植物有睡莲、荷花、鸢尾、垂柳等35种,占观赏性植物比例为45%;秋季以观赏湿地秋叶为主,观赏性较强的植物有红枫、银杏、水杉、乌桕等22种,占比28%;冬季为湿地枯水保育期,观赏性较强的植物有马尾松、茶梅、腊梅等4种,占比5%。观赏性植物季节性分布见图2。
观赏性较高的植物在湿地公园中的应用不论在时间还是空间上都基本达到均衡的状态。通过不同观赏习性的植物搭配,在修复湿地植被群落的同时也满足了四季有景,三季有花的观赏需求,有助于营造一个自然生态、景观优美的湿地公园环境。
植物是湿地的核心要素,植被恢复规划是湿地公园建设的关键基础。科学合理的植被恢复措施可以有效改善湿地的环境质量,提高湿地的生态效益,促进湿地保护与利用的可持续发展。本文结合白衣庵溪湿地公园建设实例,针对湿地植被恢复进行探讨。植被恢复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遵循植物生长变化规律,在植物配置过程中综合考量,选择适宜的植物并与当今先进种植技术相结合,注重湿地的后期养护才能达到更好的植被恢复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