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送暖情谊深

2018-10-12 05:14燕子
时代风采 2018年10期
关键词:娘家人送温暖海波

燕子

有工作的地方没有家,有家的地方没有工作,他乡容不下灵魂,家乡容不下肉身,于是便有了漂泊,有了乡愁。

为了让数百万在异乡打拼的云南籍务工人员找到“家”的感觉,去年7月,云南省总工会联合云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共青团云南省委、省妇联在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分别建立“云南娘家人”服务站。

一年来,云南省总工会共为“云南娘家人”服务站投入经费280万元,除了开展维权帮扶救助外,还组织了3次大型慰问活动,让数百万农民工建造了一个温馨的港湾。

在中秋国庆来临之际,为了让身处异乡的外出务工人员感受到“娘家人”的关爱,9月18日至20日,由云南省总工会、省人社厅、省妇联、省政府驻沪办组成的慰问组,远赴长三角地区云南娘家人上海服务站开展中秋国庆慰问活动。

慰问组在三天内跨越沪、浙两地,共计慰问滇籍务工人员代表近两百人。记者紧紧跟随慰问组的脚步,每到一处,都被这些用自己实际行动诠释着职责所在、情感所系的奋斗者所感动。

让“云嫂”品牌在上海生根发芽

虽然已是深秋,但上海的天气依旧很热。

比这种温度更高的是云南“娘家人”带来的温暖。

在上海市举行的云南娘家人服务站中秋国庆送温暖座谈会上,云南省总工会副主席尚建明亲切地叮嘱大家,要脚踏实地、勤恳工作,鼓励他们用自己的勤奋努力服务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为家乡脱贫攻坚贡献力量。

一位来自怒江丙中洛的姑娘说,“感谢政府组织我们出来务工,走出大山看世界,感谢政府的温暖!”

现在她有一份稳定的家政工作,每月收入能达到1.2万元。她希望通过不断学习,积累丰富经验后就回乡创业,带领大山深处的乡亲们谋出路、求发展!

在座谈会的发言席上还坐着这样一个人。49年前,16岁的她以一名知青的身份来到云南省勐腊县,10年的知青生活让她与云南人民结下深厚的感情,云南人民纯朴的民风和艰苦奋斗的精神以及对上海知青的关爱,至今仍深深地留在她的记忆中。她就是上海市家政协会会长——张丽丽。

“几十年过去了,我仍然深深的怀念云南这块神圣的土地,日夜思念边疆的父老乡亲。” 在发言时,她动情的说,“我一直在思考,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我要给老乡们送技能,才是从根源上送温暖。”

现在,为了使边疆人民早日摆脱贫穷,她正竭尽所能助推“云嫂”家政培训服务项目,她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知恩图报的中国传统,为边疆人民送去了上海的温暖。

她介绍说,沪滇劳务协作“云嫂”家政培训项目是由上海市家政协会负责实施和推进的。项目自今年2月启动以来,市家政协会先后派出5位家政教师赴上海对口扶贫帮困基地——云南文山指导、培训“云嫂”,经过6期培训,共计294名学员参加学习并取得了家政专项能力、母婴护理和养老护理技能证书。预计今年将为文山州培训出500名“云嫂”。

“即便在上海做钟点工,月收入也都在4000元以上,住家则有5000多元,普通月嫂1万多元。一个人来上海做家政,第一个月自己就脱贫了,一年后整个家庭都脱贫。”张丽丽说,“所以我就建议成立‘上海云嫂之家’,因为上海曾经有几十万知青在云南插队,他们对云南很有感情。如果将云嫂们优先安排在他们家庭,天然的感情加上我们的工作,会有更多云嫂留在上海,成为新上海人”。

刘星是一名务工人员代表,他说:“这里薪酬待遇很不错,一些家政公司都提供住宿等,这样一来,除了必要的生活开支,他剩余的工钱还可以寄回家中。”

尚建明欣慰地表示,大家出来打工,说小了是为小家,说大了是为国家。自己学技能长本事,又为家里摆脱了贫困户的帽子,也是在为我们云南的脱贫攻坚贡献力量。

“娘家人”的责任

云南镇雄到浙江永康,直线距离2000公里,一个向西,一个向东,娘家人服务站就是把这两个县市联系起来的纽带,为13万务工人员服务。浙江永康娘家人服务站站长曹安富介绍,“近一年来,我们共处理各种纠纷1600余起,为滇籍务工人员挽回经济损失260余万元。”

2017年8月,在永康务工的镇雄塘房镇人王松5岁的儿子在永康人民医院做扁桃体手术,由于医院在用药方面存在失误导致死亡。王松的亲戚和朋友无法接受这样的现实,邀约了80多人围堵医院讨要说法,一场医闹事件一触即发,公安特警出动3辆警车已经到达现场,形势非常严峻。服务站闻讯后火速派出3人赶到医院,对王松夫妻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进行教育引导,指出他们不按法律办事将会由有理变成无理的错误行为,要求除了他们的直系亲属外的老乡和朋友撤离现场。局面得到控制后,服务站负责人马上主持家属与医院进行协商调解赔偿事宜,经过3天7次的艰苦谈判,双方达成和解协议,医院赔偿死者家属84万元。这个赔偿也是永康人民医院有史以来医疗事故赔偿最高的一次。

“这些锦旗就是对我们工作的肯定”,曹安富指着一面面锦旗对我们说。

尚建明对服务站的工作予以肯定,鼓励他们继续做好服务工作,成为务工人员想得起、找得到、信得过、靠得住的娘家人。

随后,慰问组又马不停蹄赶往杭州,深入顾家家居有限责任公司,为50余名滇籍困难务工人员加油打气。

云南籍务工代表纷纷表示,感谢娘家人不远千里送温暖,今后将牢记家乡人民的嘱托,一如既往地勤奋工作,努力学习新知识、新技能,开阔眼界,提升素质,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不平凡的业绩,为家乡增光添彩。

每个人都能实现自己的“中国梦”

从农民工到港资企业优秀管理人员,再到全国人大代表,1991年出生的曲靖小伙袁海波仍在不停地学习与探索中。

云南娘家人上海服务站站长张岩特意邀请他来参加在杭州举行的中秋国庆送温暖座谈会,请他来分享他的工作经历,为参加座谈的50余位滇籍困难务工人员加油打气。

2010年高中毕业的袁海波,为了减轻家庭的负担,拿着借来的路费打起行囊远赴浙江,慕名去了义乌国际商贸城,并应聘成为一家经营锁具商店的外贸销售员。

因为工作性质,每天要跟老外打交道,海波开始在网上自学英语,并练就了比较流利的口语。2012年春节回家过年的时候,已经小有积蓄的他与父母团聚,谈到近一年的成长,非常开心,也跟乡亲们分享了外面的“精彩世界”。

这个时候,年仅20岁的袁海波就意识到,一个人富不算富,要带动乡亲们一起富。2012年春节过后,袁海波带着亲戚朋友一行7人去了义乌,并协助他们顺利找到了工作。

2012年,袁海波辞去了义乌商贸城的工作,去了苏溪镇的一家港资公司——博尼服饰有限公司。由于勤学上进、工作认真,半年后他晋升为车间组长、到车间主任,再到现在的工会主席。之后还被授予优秀管理人员的称号,2017年底被评选为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

袁海波告诉我们,他想回到老家茨营成立一个服装加工厂,号召邻近村村民都加入进来。

“如果我没有在外面打工10个年头的经历,我也不会有今天的想法。”说这话时,这位帅气的90后小伙笑了。“我还要在这里多学习,带着先进技术、想法回去,带着乡亲父老们一起脱贫致富!”

“只要通过努力,每个人都能实现自己的‘中国梦’。”袁海波坚定地说。

尚建明为他点赞,鼓励大家,一定要在这些经济发达的地方学习先进技术,打开思路,等以后条件成熟了,带着学到的真本事回乡创业,领着父老乡亲一起干。

座谈会后,慰问组又忙着前往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大家还牵挂着生病住院的镇雄籍务工人员龚某。

嘘寒问暖间慰问组得知,龚某家已经花费医疗费二十余万元,根据异地医保报销相关政策,报销费用需要三个月左右的时间才能到账。省人社厅副厅长石丽康立刻联系昭通市人社局抓紧时间办理,以解其后顾之忧。在当天下午6点左右,龚某的第一笔医保报销费用4万余元已经到账,第二笔会在国庆节之前办好。

三天、三城,有心系着支援第二故乡建设的上海老知青,有为老乡奔走维权的滇东北汉子,还有坚持努力奋斗的人大代表。他们不仅仅代表了个人,更代表了身后千千万万像他们一样送技能、送服务、送温暖的领路人。

猜你喜欢
娘家人送温暖海波
搏浪
密云区总工会 为抗疫一线职工送去“娘家人”的关爱
丰台区各级工会为防疫一线送上“娘家人”慰问
南充市嘉陵区:当好农民工的“娘家人”
山清水秀
说海波
徐云丽、林莉,娘家人点赞你们!
冬日送温暖
关爱送温暖
送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