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空探索与人类未来主题论坛举办推动航天科学技术走向普罗大众

2018-10-12 07:52
太空探索 2018年10期
关键词:中国航天航天商业

9月18日,太空探索与人类未来主题论坛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办。论坛是世界公众科学素质促进大会的重要分论坛之一,由中国科协主办、中国宇航学会承办,旨在通过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的航天主题演讲,让人们了解中国航天以及世界航天文化,提升公众航天科学素养,同时探索普及航天科学知识的有效途径。

会上,来自国内外的多位航天领域知名专家作了精彩演讲,他们围绕航天未来发展展望、商业航天发展应用与科学素养、航天教育与航天人才培养、公众科学素质普及、人类空间秩序建设、航天技术与医疗民生等话题,商讨航天事业的多元化走向,共探航天科学的传播路径。

论坛吸引了国外航天领域专家学者参会,包括前联合国外空司司长马兹兰·奥斯曼在内的美国、日本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参加论坛。

中国航天未来发展精彩纷呈

国家航天局系统工程司司长李国平作了题为“中国航天未来发展展望”的报告,系统介绍了中国航天未来重点任务、鼓励引导商业航天健康发展的有关政策以及中国关于航天国际合作相关政策,引起与会代表高度关注。

李国平表示,中国发展航天事业服从和服务于国家整体发展战略,坚持创新发展、协调发展、和平发展、开放发展的原则,未来将重点提升空间探索、利用空间、进出空间、空间应用等四个方面能力。

重点任务方面,在全面完成好月球探测、载人航天、北斗卫星导航系统、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等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基础上,中国航天规划了月球探测四期工程和深空探测工程,计划2030年前各实施4次探测任务,深化人类对月球、火星等天体的认知。其中,嫦娥四号中继卫星已经成功发射,首次火星探测任务按计划顺利推进,计划2020年发射。同时,中国正在开展低轨运载能力100吨级的重型运载火箭关键技术攻关,按计划推进国家民用空间基础设施建设,并配套完善相应政策,着力推进空间信息应用,更好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提高大众生活品质。

在商业航天方面,李国平介绍,商业航天是中国航天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快速发展,在商业火箭、商业卫星研制、商业卫星运营、商业测控方面取得了积极进展,成为中国航天发展的一支生力军。中国政府对商业航天发展政策可概括为“鼓励”和“有序”,未来将采取更为务实有效的措施,如推动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完善政府采购商业航天产品与服务机制等,“鼓励”商业航天快速发展,同时将营造有利于商业航天的政策环境,引导其“有序”发展。

国际合作方面,李国平表示,中国国家航天局已经与38个国家航天机构和4个国际组织签署了124项空间合作协议,建立14个航天国际合作机制,深度参与联合国外空委等20个国际组织工作。中国主张在平等互利、和平利用、包容发展的基础上,加强国际空间交流与合作。他透露,中国计划在今年10月底发射中法海洋卫星,2019年发射中巴合作的第六颗卫星。中国愿与国际社会一道,使航天活动成果在更广范围、更深层次、更高水平上服务和增进人类福祉。

▲ 毛利卫(左一)与现场观众亲切交流

多国航天大咖共话航天发展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航天员系统副总设计师李莹辉认为,飞出地球、遨游宇宙、探秘火星,是21世纪人类最伟大并必将实现的梦想。人类57年的载人航天历程,个人最长累计879天的驻留经历,让人类不断认识了太空环境对人类健康的影响,由此产生了以研究解决影响航天员健康的生理、心理问题,发展了特殊环境下健康监测技术,形成了以确保航天员健康为目标的应用基础学科——航天医学,同时人类机体对重力变化的适应调控和稳态重建研究也为进一步认识大众健康问题提供了新视野、新理念、新方法、新技术。

联合国附属空间科技教育亚太区域中心(中国)执行主任翁敬农表示,近年来,中国航天工程的实施促进了空间技术在中国的广泛应用,也见证着中国对太空探索的新贡献。他认为,人类智慧和技术成就应插上艺术的翅膀,共同展望人类太空探索美好未来,提升公众航天科学素养,推动航天科技走向大众。

美国航天基金会战略与国际事务局副总裁斯蒂夫·理查德·艾森哈特演讲主题为航天教育与航天意识对社会的贡献。他表示,航天教育与航天意识是美国航天基金会实现其愿景的两大战略计划,通过讨论航天基金会的两大战略手段,探讨相关的航天教育与航天意识,这两项战略都能够促进科学素质,提升公众意识,同时,能够提升国家的能力。

香港大学法律系系主任赵云认为,外空科技发展迅速,随之而来的就是外空商业化和私有化的浪潮。商业航天与公民科学素质紧密相关,《中国公民科学素质基准》已经提及多项与商业航天相关的基准内容,我们应调动商业航天企业的积极性,深化并全面开展航天领域公民科学素质工程,提高公民全方位的素质。

人类探索未知科学的根本目的是什么?日本科学未来馆馆长、航天员毛利卫分享了自身成长经历和上天、下海、去极地的探索感悟。他在演讲中表示,“我在航天飞机上回看云、海和陆地,地球上并没有国界……”我们现在必须考虑我们在做什么,为什么要这么做,以及我们将采取什么行动。他说,全球环境和人类及其他所有生命的存在应该要有平衡,要维护地球环境的可持续性,学习与这个生命星球和谐相处,人类的存在才有可能继续。

中国宇航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王一然在总结发言中表示,论坛让世界了解中国航天,展示中国航天的开放性、包容性,展现航天大国的责任与担当。同时,他希望,全世界国家、组织应一道探索普及航天科学知识的有效途径,营造良好的航天知识学习氛围,一起携手打造和平、合作、安全有序的太空环境,共同创造属于全人类的美好生活。

猜你喜欢
中国航天航天商业
小型商业建筑设计
《商业经济》征稿通知
中国航天基金会
中国航天基金会
我的航天梦
中国航天,叩门“天宫”
航天梦,我的梦
Megapark商业综合体
有一种浪漫叫中国航天
逐梦航天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