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晓 杜川播
摘要:环境监测是环保工作中的重要一环,环境监测离不开现场采样工作。合理的现场采样可以保证监测质量的有效性,为了保证试验数据准确可靠,监测人员应高度重视现场采样的质量控制工作,不断寻找提高环境监测质量的对策。
关键词:环境监测;现场采样;策略
现场采样作为环境监测全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其质量直接影响到环境监测的准确性。采样质量控制是环境监测工作开展的重要保障,本文深入分析了环境监测现场采样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的提出了相应建议,期望促进我国环境监测现场采样的质量控制水平进一步提升。
一、环境监测样品存在误差的原因
(一)自然原因。导致环境监测样品出现误差的原因有很多种,其中影响最大的便是自然因素,温度、风力、降水等气象条件都会使环境监测对象发生变化。此外,若河岸受到侵蚀也会导致水质监测的误差,若采样点在同一个断面上分布,且样本分布位置距离河岸较近则会发生更严重的误差。
(二)采样频率与采样地点。环境监测样品采集是否具有较好的代表性与准确性与采样时间、排污时间等密切相关。此外,采样地点也会影响采样结果,即使在同样环境下,不同位置的采样点收集到的信息也各有不同。而同一监测对象处在不同的监测环境中也会影响采样结果。
(三)样品容器。现场监测采样中容器的选择至关重要,一旦监测物质在容器中发生物理反应或化学反应,例如样品溶解或是光解等,必然直接破坏环境监测数据的精确性。因而应充分重视样品的储存环节,选择的储存容器对于样品而言应尽量稳定,容器需保持清洁密闭,避免样品受到容器外物质的污染。
二、环境监测现场采样的普遍问题
对环境监测的现场采样进行质量控制需要从采样过程的每个环节入手,影响采样结果的因素包括采样计划、操作人员、样品容器、操作过程、数据记录以及样品保存与运输等。每个环节都有各自对应的技术规范和要求,目前我国现场采样工作普遍存在如下不足之处。
(一)采样计划不够详尽
现场采样的全过程离不开采样计划的指导,采样计划的制定应在充分明确监测目的与监测要求的基础上进行,所制定的计划务必详细。目前我国大部分现场采样监测站制定的采样计划不够完善,欠缺质量保证措施,并且未能详细规定采样设备、现场测定项目等,安全保证措施也未纳入采样计划。尤其是对于监测内容较为固定的监测工作,制定的采样计划过于简单,无法对采样操作起到很好的指导作用。
(二)人员操作欠缺规范性
采样人员是现场监测采样的具体执行者,采样人员的操作是否标准、能否合乎规范直接决定了现场采样的质量。采样人员在实际操作中应严格遵循采样计划与采样标准的要求,采用的设备与容器应符合标准规定,对于有特殊要求的采样项目,在收集样品时应根据其要求单独采集。样品采集完后需要进行标识,应选用规范的标签。若样品的保存有特殊要求如需要加入固定剂,则应按照保存要求操作。目前我国很多采样工作人员对相关规范与现场采样的布点要求等了解不够透彻,未能充分领会现场采样工作的重要性,导致诸多操作不规范情况,严重影响现场采样质量。
(三)记录填写不够完整
采样记录分为两部分:现场描述和现场测定项目,采样记录力求完整细致,使之能充分展现现场采样的实际情况。较为艰苦的采样现场条件导致很多采样工作人员未能规范填写现场记录,甚至有些采样工作人员漏掉记录的填写,在采样结束后才补上记录。大多数采样记录中对现场情况的描述不够充分到位,当出现特殊情况或是不符合采样计划的情况时也未进行说明。
(四)现场质量控制力度不足
现场采集的水样在后续的储存与运输途中很容易与最初的样品形成误差,为此在现场对样品进行质量检测与控制是极为必要的,具体可以采用分析现场空白样品、对现场样品标识并回收分析以及实验室内比对分析等方式,以上质量控制方式不是在常规的实验室内进行,而是在样品采集现场完成质量控制。实际操作中很多采样人员未能充分认识到现场质量控制的重要性,能够进行现场分析和实验室内对比的监测站很少。此外,只有很少的现场采样人员掌握实验室分析方法,大多数采样人员由于欠缺实验室分析基础,很难科学而合理的对现场样品进行加标回收分析。
三、环境监测现场采样质量控制实施策略
(一)细化采样计划
为了充分发挥采样计划对环境监测现场采样的指导作用,编制采样计划时要尽可能详实而细致,采样计划中应包含具体详细的工作流程,涉及的内容务必全面,包括采样负责人、任务内容、限定时间、监测项目、注意事项等内容都要呈现在采样计划内,采样计划的编制应确保毫无遗漏。质量控制措施是现场采样计划的一项重要构成,采样计划中不能忽视空白样、平行样、质量监督员等质量控制措施,从而确保采集样品具有规范性,避免操作的盲目性或随意性。
(二)完善准备工作
现场采样前应安排好一系列准备工作,具体包括制定监测方案、确定监测因子,选择采样方式、备好仪器设备、掌握工艺流程以及污染情况、工况情况、生产负荷、开设监测孔、布设监测断面以及设定点位。应提前确定好现场采样负责人,使其明确环境监测的目的及内容,其次判断采样点的位置是否合理,继而按照采样方案实施现场采样操作。现场采样工作人员对采样点的周边环境情况、采样方式、样品保存方式以及安全措施必须熟练掌握。采样前不能忽视工况核查工作,即采样人员需要执行环境保护要求的规定,了解污染物的排放情况,保证收集到的样品具有代表性。
(三)提升采样人员综合素质
现场采样人员的业务水平、职业素养和责任心等直接影响采样质量,一旦采样人员操作不规范、采样技术掌握不熟练、工作态度不够认真积极或是责任心不足等则很容易导致误差的出现,因而对采样人员的理论知识、实践技能以及职业操守的培养是极为必要的。现场采样的操作务必规范,例如在現场定位时,若已知监测点经纬度,则利用带有GPS功能的存储设备、照相机等实现定位,若经纬度不明确时,采用特征目标照相比对的方式,通过点位签到设备确定监测位置,此外,对监测具体位置进行测定如取样深度、开口位置以及布设垂线等,依靠的是监督人员拍照或是录像的方式。
(四)注重采样设备管理
现场采样涉及到诸多仪器与设备,仪器的灵敏度、稳定性、准确性等指标必须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保证样品测量不因设备情况产生误差。管理部门应制定严密的设备管理制度与规范,每个仪器设备都需要建立相应的档案,并粘贴唯一性标识。设备管理人员应定期对设备的种类和数量进行清查,并将仪器设备送至专业的监督机构检验和校准,从而使现场采样的仪器设备具有高度的可信水平。在结束完现场采样后,采样人员需要及时记录设备的使用情况,核对设备的编号、数量等信息。此外,在日常工作中要注重对设备的保养和维护,对于受损害的设备要尽快维修或是更新。
(五)控制样品运输质量
采样结束后,样品储存与运输过程中很容易受到物理、化学等因素的影响,样品的组成成分的浓度可能会发生变化,从而降低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在样品的保存和运输中必须采用质量控制措施减少误差。不同类型的样品有不同的存放要求,如某些样品需要冷藏或是避光保存,此时需要严格遵循储存需求,控制好样品存放与运输全过程的温度与光照条件。
(六)污染物、地下水的采样与保存
首先要对污染场地进行水文、地质等方面的调查,采用抽样分析手段判断场地的生产使用过程中有无污染源以及污染源的组成及类别,从而掌握水文地质的变动情况,分析污染场地的样品后技术人员便可以了解土壤与地下水的变动情况,保证现场监测抽取的样品具有针对性。
收集土壤样品时,从土层中钻取样品后,应尽可能将杂质剔除,并在合适的容器中保存,对土壤分装时尽量不要翻动,避免发生二次污染。
采集地下水时,由于地下水监测井的井管是由沉淀管、过滤管和井壁管构成的,其中过滤管的上方是井壁管,下方是沉淀管,而过滤管是对含水层进行检测必不可少的装置,因而其水位必须处在监控区域内,含水層的厚度不同决定了沉淀管的底部必须处于隔水层内部。采集水样所用的是一次性贝勒管,确保一井一管。
保存样品时依据样品物理性质的不同分类封装避免受到外界环境污染,并且一般置于保温箱中保存以控制恒温。
四、结语
目前我国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对环境监测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质量的环境监测数据是制定环保策略的强有力保障,现场采样的质量会直接影响监测结果,环境管理者应重视现场采样的质量控制,提升监测数据的科学性与准确性,从而为政府环保决策的制定提供有力的科学依据。
参考文献:
[1]林勇,曹殿荣.浅谈环境监测现场采样质量控制的措施和建议[J].魅力中国,2017 (51).
[2]李秀凤.环境监测现场采样的质量控制[J].河南科技,2014 (13):186-186.
[3]蒋雯.加强环境监测现场采样质量管理[J].工业b:00305-00305.
[4]杨军泽.浅谈环境空气监测现场采样的流程及其质量控制[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6 (2).
[5]李海英.基于环境监测现场采样的质量控制措施分析[J].科学时代,2014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