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灿 杨胜
摘要:林业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的支柱型产业之一,对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随着环境问题越来越突出,我国的林业造林种植技术也在不断改进和完善。作为一项非常重要的林业保障工作,造林种植需要耗费大量的财力、物力和人力,只有对造林种植技术的各个要点做到深入了解,才能推动林业事业健康、稳定、持久发展,最大限度满足社会发展需求。
关键词:林业;造林;种植技术;应用
在林业生产活动中,林业造林种植是一个重要的环节和主要内容。随着人们对生活环境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加上社会生产对木材需求量在不断增加,造林种植技术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作为一项程序比较复杂、技术含量较高的生产活动,造林种植工作直接影响林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笔者结合自身工作经验,就林业造林种植技术以及各个环节的要点进行简单阐述,希望能为林业种植工作更好地开展提供理论参考。
一、林业种植整地技术与清理技术
在传统的中种植活动中,就要在种植区域中进行清理与整地,而这一工作也就成为了工作人员所需要掌握的重点技术。清理工作主要集中在种植林业作业活动的开始阶段,且在种植场地中存在着许多自然生长的灌木丛,这样也就影响到了种植对象在营养成分上的吸收,加之在种植区域中还存在着许多影响幼苗生长的石块等,所以也就需要工作人员要及时进行清理,为幼苗营造出良好的生长环境。对于整地公揍来说,就要在种植场地清理完成后来进行,同时还要结合具体的任务来进行划分,采取有效的整地形式,实现对土地区域的开荒与整理。如可以采取带状、条状以及阶梯状等垦荒方式,所以在实际中就要从作不同的作业形式上出发,运用好技术,提高种植的成活率。
二、混交林种植技术的应用分析
在目前国内林业种植技术中,混交林种植是一个发展比较快的模式。就目前我国林业发展情况来看,混交林种植技术已经得到广泛的应用。一般来说,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中占据一定份额的商品林业是混交林种植技术的对象。在传统的林业种植中存在的很多问题,混交林种植技术均可以巧妙解决,比如植物品种单一存在的固有缺陷、病虫灾害防御能力低等,都可以有效解决。在这个基础上完成林业多样化种植,实现林业种植社会经济效益的大幅度提升。采取混交林种植技术,可以加快植物幼苗階段的成长速度。但是,混交林种植技术对植物幼苗的品质要求也非常高。而且,要想有效应用混交林种植技术并发挥其实效性,需要投入大量的物力、人力、财力。正是因为如此,这项技术大多数情况下被运用到稀缺林业品种中,这样一方面可以实现均衡化发展,另一方面可以保障种植对象存活率[1]。
三、造林分植技术的应用分析
除了混交林种植技术,造林分植技术也是林业造林种植活动中经常使用的一种种植技术。在具体的实践环节中运用林业造林分植技术,可以给林业种植对象的营养成分供应提供有效的中间媒介,这也是需要工作人员给予重点关注的对象。一般来说,植物的枝丫、主干以及根系脉络等是树木种植对象,这些都是可以是传出营养成分的分植媒介。通过现代化造林分植技术手段的应用,相关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植物的生长周期进行有效的控制,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实现种植承办单位经济投入的大幅度降低。为了确保造林分植技术能够在林业造林种植中得到广泛应用,不受到种植母本地区差异性影响,相关的技术人员应当在展开实践管理工作之前实时考察种植区域的环境状况。通常情况下,造林分植技术多被技术人员用于杨树、垂柳、松树等一些具有普遍性和较为常见的植物种植活动中[2]。
四、播种造林法的应用分析
在林业造林种植活动中,播种造林法是一项广受青睐、比较便捷的造林种植方式,目前也得到广泛的应用。该技术又被称之为直播造林。播种造林法主要是指在造林林地上直接播上树木种子。播种造林法比较轻松、便捷,但是过程比较漫长。植物由胚胎到长大,需要经历生长的各个阶段,每个阶段都需要耗费很长的时间。但是使用播种造林法种植的林木,其根系生长完整、自然,而且分布比较均匀,所以能够很好地适应周围的环境。弱质个体在生长过程中会被自然所淘汰,存活下来的植株都有着强健的生命力,还可以形成植物群路[3]。除此之外,播种造林法还有一个突出的优势就是对人力需求比较小,所以能够有效节约种植成本。但是播种造林法也有缺点,它的缺点就是对播种立地有着较高的要求,如灌木杂草茂盛、风沙、霜冻、寒冷、高温、干旱等地方,成功率比较低,需要大规模播种。总而来说,播种造林法还是比较有优势的一项林业造林种植技术,值得推广应用。
五、植苗造林技术的应用分析
植苗造林技术与播种造林法比较类似,其种植材料是苗木。这种种植方式利用了种植植株具有完整结构的优势。相对于播种造林法而言,植苗造林技术对于恶劣的生长环境具有的耐受性更强,而且初期生长要更快一些。更重要的是,即使在水土流失情况明显的地区或者干旱的地区,运用植苗造林技术进行造林种植都能取得很高的成功率。但是植苗造林技术也有缺点,其缺点就是对苗木有较高的要求,尤其在育苗阶段,需要投入大量的物力资源、人力资源和财力资源。另外,在起苗阶段,因为植株的根系受到损伤,所以还需要采取缓苗措施,这样就会耗费更多的工时,而且植株的成活率也会下降。
六、结论
综上所述,能源消耗问题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越来越突出,也受到社会各界越来越广泛的关注。作为社会经济生产活动中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木材资源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我们必须要协调好经济活动与社会生产之间的关系,既要推动社会经济发展,也要最大限度维护我们的生存环境。
参考文献:
[1]吕宗义.林业造林种植技术相关应用的探索[J].种子科技,2018,36 (06):69.
[2]黄恩梭.关于林业资源管理与林业造林方法的实践探讨[J].山西农经,2018 (09):94+96.
[3]蔡启山.林业造林种植技术相关问题的探索[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7 (08):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