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泰州市高港区教师发展中心 姚娟妹
我国现行的中学几何教材,就其逻辑而言,基本上沿用了欧几里德《几何原本》的体系.利用它来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欧式几何是数学众多门类中最古老的分支之一.前人早就研究出诸条结论,创造了众多经典.为后人的学习提供了一系列的训练平台.多年来全国各地的中考几何命题多源自经典.因此传承经典、推陈出新已成为数学人研究的课题之一.笔者通过一个经典的几何问题,借用近年来中考中出现的优秀试题,试图了解其命题思路,厘清一类几何问题之间的关联.
原题 如图1,正方形ABCD中,以A为顶点作∠EAF=45°,其两边分别交BC、DC于点E、F.
图1
求证:EF=BE+DF.
分析:只要将△ADF绕点A顺时针旋转90°,或用“补短”法在CB的延长线上取BG=DF即可.
以此为例,介绍几种常用的改造方法.
①EA平分∠BEF,AF平分∠DFE;
②△CEF的周长=2BC(定值);
如果以圆的视角观察,还有:
④EF与以A为圆心,AB为半径的圆相切.
把原题中的“∠EAF=45°”与结论“EF=BE+DF”或结论①之一,或②③④互换得到五个新的命题,可以证明它们都是成立的.即上述六个性质中,只要其中一个成立,其余五个都成立.
图2
(注:其实运用余弦定理可一步到位求cos∠EAF)
思路3:如图3,延长AF、BC得到交点M.由于F是CD的中点,易得CM=BC.连接AC,得∠ACB=45°,因此只要证△EAC △EMA,通过计算可得
图3
例2 (2016年扬州)如图4,已知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4,一个以点A为顶点的45°角绕点A旋转,角的两边与边BC、DC的延长线交于点E、F,设CE=a,CF=b.
(3)探索∠EAF绕点A旋转的过程中a、b满足的关系式.(注:原题三问,只取第(3)问)
图4
分析:本题与原题相比,只多了三个字“延长线”,即把∠EAF与BC、CD的交点置于其延长线上,研究的对象也发生了变化(不再是EF),因此,我们的思路也应随之变化,从构造全等三角形转换到探索三角形相似方面,正如例1的思路3一样.
连接AC,则∠ACE=∠ACF=135°,证△CAE △CFA还缺一个条件.
如果把原题中的两点E1、F1标上,还有△E1AC
倘若把此题中“BC的延长线”改为“CB的延长线”,又可以得到新的图形,如图5,则又有新的结论:EF=DFBE,读者自证.
图5
图6
在正方形的架构下,以本文“二”中所云六个条件之一为基础,再增设其他条件提出问题.
例3 如图6,在边长为3的正方形ABCD中,E是BC边上的一个动点,作EP⊥AE,且EP=AE,交边CD于点F.
(3)求DP的最小值.
(注:此题由2013年呼和浩特中考题改编所成)
对于问题(2),要证∠PCG=45°,即证∠ECP=135°,则要构造全等三角形,如果由“小”补“大”,从P作PD的垂线段则不能奏效,只有将“大”改“小”,在AB上取AH=EC,得△ECP △AHE,有∠ECP=∠AHE,又由AB-AH=BC-EC得BH=BE,于是得出∠PCG=∠BHE=45°.
对于问题(3),由(2)知,不论P点怎样移动,它都在∠DCG的平分线上,因此DP的最小值应在DP⊥CP时取得(垂线段最短),此时△DCP为等腰直角三角形,DP=
例4 如图7,直线y=-x+1与x轴交于点B,与y轴交于点A,M(a,b)为双曲线上的动点,MG⊥OA,G为垂足,交AB于F,MH⊥OB,H为垂足,交AB于E.
图7
求证:(1)S矩形OGMH=S△OAB;
(2)∠EOF=45°.
(注:此题源自2015年资阳)
例5 如图8,菱形ABCD中,∠BAD=120°,以A为顶点,作∠EAF=60°,两边分别交BC于点E,CD于点F.
图8
(1)求证△AEF为等边三角形(2015年富顺);
(2)连接BD,分别交AE于点G,AF于点H,若∠BAG=15°,试判断由BG、GH、HD这三条线段所构成的三角形的形状.
思路:对于问题(1),只要证AE=AF.连接AC,得∠ABC=60°,△ABC是等边三角形,由此易证△ABE△ACF.
我们再回看原题,本题与原题有一个共同点:“以某角的顶点为顶点作一个角等于它的一半”,只不过大前提有所不同,由正方形改成菱形,改成顶角为120°的等腰三角形,可以推想当大前提为矩形、一般四边形、等腰直角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等图形时也会有不少结论,这里不再赘述,相信读者只要画出图形必有斩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