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岛湖旅游主要气象灾害分析及防御对策

2018-10-11 07:24童永前刘大伟徐士琦李元奎蒋梦非
浙江气象 2018年3期
关键词:淳安县千岛湖大雾

童永前 刘大伟 徐士琦 李元奎 蒋梦非

(1.淳安县气象局,浙江 杭州 311700;2.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江苏 南京 210044;3.千岛湖风景旅游委员会,浙江 杭州 301700)

0 引 言

千岛湖位于浙江省西部杭州市淳安县境内,是中国面积最大的森林公园国家5A级景区,因湖内拥有1078座岛屿而得名。景区内碧水呈奇,千岛百姿,自然风光旖旎,生态环境佳绝。2016年年接待游客达1266.5万人次,实现旅游经济总收入119.8亿元。气象条件是旅游活动的基本条件之一,与旅游安全和品质关系密切。随着千岛湖旅游业的迅速发展,旅游气象服务的需求不断增多,游客对旅游气象服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有关旅游气象灾害对旅游经济发展的影响,国内对此多有研究[1],对于千岛湖旅游气象灾害的研究,尚未见到相关文献。因此,分析千岛湖旅游气象灾害时空分布特征,提出相应的防御对策,为政府发展旅游经济提供参考,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1 资料来源及说明

2007—2016年千岛湖站(淳安国家基本站)暴雨、大风、雷电、大雾气象灾害历史资料取自浙江省气象局气象资料库(其中大雾统计资料为最小能见度≤300 m的浓雾;因观测手段调整,雷电历史资料时间段为:2004—2013年,且统计有雷暴时伴有≥30 mm降水,最大风速≥7 m/s日数);2007—2016年淳安县区域自动气象站大风、暴雨监测记录取自杭州市气象局网络中心区域自动气象站资料库;2007—2016年雷电资料取自浙江省ADTD型闪电定位仪所获取的地闪的经纬度、雷电强度、地闪密度资料;地理信息数据为淳安县数字地图提供的行政区划及国土面积;旅游经济数据来自2007—2016年淳安统计年鉴;旅游气象灾情数据来自2007—2016年千岛湖风景旅游委员会、淳安县财产保险有限公司、淳安县水利水电局、淳安海事处及县气象局事故调查、鉴定、评估和统计上报的数据等[2],所用灾害资料均按《气象灾害标准DB63/T 372 2001》的相关规定进行统计和处理。

当要用到多类指标进行分析比对时,为了消除各指标因子之间的量纲差异,需对每一个指标因子值进行归一化处理,各个指标归一化计算公式为:

式中,X′与x相应为指标的量化值序列和原始值序列;Xsum为指标序列的合计值。

2 千岛湖旅游主要敏感气象因素和气象灾害

旅游气象灾害相关定义:旅游气象灾害是指天气气候因素发生变化对游客、旅游景观和设施造成影响或带来危害的现象[3]。此文中在评价旅游气象敏感因素和气象灾害时,引入全域旅游的概念,即以千岛湖区为核心,覆盖全县的旅游行为。对湖泊、自然景观为主的旅游而言,大风造成游船艇航行风险增大、严重的会致翻船事故,对索道漂流特种设备安全有影响;暴雨造成山洪引发泥石流、山体滑坡等次生灾害,冲毁公路、桥梁,影响交通,造成游客出行困难,严重时危害游客生命及财产安全;对户外活动的游客,雷电威胁游客生命安全;大雾造成视程障碍,影响游船艇、车辆等运行,造成游客滞留和交通事故[4]。

淳安县主要气象灾害表现为梅汛期、台汛期的暴雨,春夏季节的雷电、大风等强对流天气,对千岛湖旅游的主要影响是暴雨引起的洪涝、地质灾害,雷电、大风等强对流天气对湖区游船艇航行安全和露天雷击灾害风险,这些灾害性天气主要出现在4—10月份,与千岛湖旅游的旺季相重叠。从近10 a气象灾害调查情况分析(见表1),暴雨、雷电、大风、浓雾都造成了不同程度的人员伤亡情况,且基本出现在千岛湖旅游旺季,故确定为千岛湖主要旅游气象灾害。冬季的寒潮、大雪及夏季高温,冰雹等气象灾害发生概率均在5%以下且没有出现人员伤亡情况,对旅游安全影响风险相对较弱,确定为一般性旅游气象灾害[5]。

表1 千岛湖区域2007—2016年主要气象灾害损失情况

注:*为主要旅游气象灾害,其余为一般旅游气象灾害。

3 千岛湖旅游及主要气象灾害时空变化特征

3.1 月际变化

资料统计表明:千岛湖旅游旺季出现在每年的4—10月份,其中以4、5、7、8、10月为最多,接待量超过200万人次以上,而11月至次年2月是千岛湖旅游的淡季。

近10 a千岛湖站测得大风10次,年均1次,以4月为最多,占比40%,7月次之,占比30%,11月至次年3月出现大风的概率极小。千岛湖区大风多以春、夏季的强对流大风为主,突发性强、局地性明显(见表2)。

表2 千岛湖旅游月接待量与主要气象灾害发生次数统计

千岛湖区域雷电灾害一年四季均可出现,强雷暴主要集中在3—9月份,占全年强雷暴总日数的94.5%。从3月份开始雷电活动逐渐活跃起来,且呈现递增趋势,到了4月份,出现了雷电活动的第一个小高峰,随后5月份雷电活动有所减弱,7—8月为全年雷暴活动的最高峰,7月历年累计强雷暴日数达41 d,占历年强雷暴总日数的22.7%,说明夏季6—9月是雷暴活动的频繁期和高风险阶段[6](如图1)。

图1 千岛湖旅游月接待量与主要气象灾害月际分布情况

从近10 a千岛湖站暴雨日数月际分布来看,全年除了1月和12月没有出现过暴雨外,其他各月均有出现,暴雨洪涝灾害从2月开始至11月结束,4—7月暴雨日最为集中,占总数的76.5%,其中6月13日至7月8日是淳安县的梅雨期,也是暴雨集中期,占总数的49%。

千岛湖区域以春季型大雾为主,全年60%的大雾天气出现在了3月和4月,历年累积大雾日数最多出现在3月;冬季为大雾的次多期;7—10月没有出现大雾(见表2)。

3.2 地域分布特征

从图2a可见,千岛湖全域2007—2016年大风发生概率最大的区域为千岛湖的湖区核心景区,西南湖区是大风第一高值区,位于该区域的十里埔自动站测得10 a间累计大风发生70次;中心湖区与东南湖区是大风的第二高值区,10 a间累计大风次数最多均在25次以上。这主要是因为这几处湖面相对开阔,下垫面无植被阻挡,摩擦系数小之故[7]。

图2 2007—2016年千岛湖主要旅游气象灾害地域分布

由图2b可见,千岛湖全域暴雨日数10 a平均在3~9次之间,暴雨分布和地形密切相关,南部、西南部的山区为暴雨中心,枫树岭镇的白马村、中洲镇的木瓜村和安阳乡的红山岙村年均暴雨次数达7~9次;千岛湖区及沿湖地区暴雨次数相对较少。

由图2c可见,千岛湖全域雷电地闪密度分布呈现南多北少的分布,最大区域在汾口镇、浪川乡、姜家镇、梓桐镇。千岛湖西南湖区是千岛湖核心景区雷电相对多发区。这也符合夏季暖湿系统从南面进入淳安县境内,遇到西南面的千里岗山脉,地形抬升作用加之千岛湖湖面有充足水汽,容易在近地面层形成不稳定层结,有利于雷暴云团的生成和发展[8]。

4 结论及对策

4.1 结 论

1)千岛湖旅游旺季为4—10月,其中4—9月与暴雨、大风、雷电、大雾等主要气象灾害出现时间相重叠,特别是4月、6月四种主要气象灾害均有较高概率出现,天气条件比较复杂,旅游气象安全风险相对较高;10月至次年2月是气象灾害发生及影响较小的时段,旅游气象安全风险较低。

2)千岛湖核心景区正是大风发生的高值区,由于强对流大风具有突发性、局地性强,防范难度大的特点,对千岛湖旅游船艇航行安全影响大,需高度关注;同时千岛湖景区的景点多是依山傍水的地形,强雷暴发生的频率较大,安全风险较高;

3)千岛湖全域山体、水系多,地形复杂,暴雨及其引发的洪涝、地质灾害危害大,对漂流、民宿、野营、探险等新兴旅游业态的影响更大,风险更高。

4.2 对 策

1)健全景区景点气象灾害防御基础设施和机制。景区人员密集区须设立灾害应急避险中心,规范旅游建构筑物和设施的防雷装置安装,科学设置防范雷电、暴雨、大风等气象灾害的警示标识,提高旅游景区及设施的防风、防洪、防雷的规划设计标准[9]。完善气象灾害应急处置预案和工作机制。

2)完善湖区旅游气象灾害监测网络。在千岛湖区主要景点、旅游航线上增设以强风、雷电、大雾、浪高、实景观测为主的综合气象监测站,逐步提高主要气象灾害的监测精度。可规划在南北各设置一部X波段天气雷达,实现对千岛湖主要景区强对流天气监测预警全覆盖。最大限度减少景区因局地突发灾害性天气带来的不利影响[10]。

3)提升旅游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发布能力。统筹共享气象、旅游、港航等信息发布渠道,建立基于GIS的气象信息智能发布平台[11],融合手机短信、电子显示屏、船艇显示终端、智慧旅游APP等实现分区域、分级别的气象监测实况信息、预警信息自动化、精细化快速发布,为千岛湖旅游安全提供有效的气象科技服务支撑[12],见图3。

图3 千岛湖景区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发布平台

5 结 语

千岛湖具有独特的湖泊旅游和生态气候资源,以千岛湖为核心的全域性旅游新业态、全季性旅游活动不断丰富,发展前景乐观。11月至次年2月是目前千岛湖旅游的淡季,但也是气象灾害影响相对偏少的时期,推广冬季度假、休闲、养生旅游大有文章可做。而适应日益发展的旅游新业态,提高气象灾害监测预警服务能力,针对性做好旅游气象服务保障也对气象部门提出了更高要求,需要从机制体制、系统平台、服务产品等方面做更加深入的研究。

猜你喜欢
淳安县千岛湖大雾
《千岛湖-2》
大雾帖(组诗)
浙江淳安县一带土壤碳储量分布特征研究
【浙江省杭州市淳安县淳杨线】
杭黄铁路沿线车站探营
——千岛湖站
浙江淳安县石林镇:运动小镇助力乡村振兴
渔舟唱晚
趣谈大雾的功与过
大雾
科学引领 生态第一 淳安县持之以恒保护青山秀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