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集束化护理预防Ⅰ类切口手术部位感染的效果

2018-10-11 02:22沈姣姣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8年24期
关键词:满意率感染率切口

姜 萍,刘 燕,沈姣姣

(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江苏 南通 226001)

相关研究指出,将集束化护理应用到Ⅰ类切口手术患者之中可帮助患者有效预防切口感染,提高患者手术治疗安全性和有效性[1-2]。本研究对我院收治的88例Ⅰ类切口手术患者采取不同临床护理措施后发现,接受集束化护理措施护理的观察组切口感染率明显更低。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7年1月1日~2017年12月31日收治的88例Ⅰ类切口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便利抽样法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例。观察组男25例,女19例,平均年龄(57.65±6.25)岁,手术类型:24例神经外科、13例血管外科、5例骨科;对照组男26例,女18例,平均年龄(57.71±6.33)岁,手术类型:27例神经外科、13例血管外科、4例骨科。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手术类型等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即以患者个体情况为依据,按照院内一般护理流程遵医嘱给予患者相应的护理干预,如饮食护理、知识宣教等。

观察组采用集束化护理模式,主要护理措施为:①成立集束化护理小组,对小组成员进行统一培训,由小组成员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明确患者护理风险,并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制定具体的护理计划和护理措施;动态监测患者手术切口部位的变化情况,记录各项数据,防止切口感染。②动态护理干预,在整个护理过程中,安排护士长对各项护理工作进行动态检查,通过与小组成员沟通、交流的方式,保证各项临床护理工作保质、保量的完成;与此同时,对各项护理措施进行动态调整,确保护理的有效性和及时性。③合理控制病房温度、湿度,营造良好的室内环境;加强对患者手术切口的管理,必要时给予患者药物止痛;此外,给予患者必要的心理护理,帮助患者消除紧张、恐惧等负面情绪,以促进患者切口早日愈合。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手术切口的感染情况进行统计,根据感染部位的不同,分为表浅切口感染、深部切口感染和器官腔隙感染。

出院前,采用本院自制问卷对患者对于本次手术的满意度进行调查,问卷包括护理及时性、切口感染情况、护理态度、护理舒适性等内容,总分为100分,分值越高表示满意度越高,80~100分表示非常满意、60~80分表示满意、60分以下表示不满意,总满意率=非常满意率+满意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15.0进行数据分析,两个独立样本的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两个独立样本的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手术切口感染情况比较

观察患者手术切口感染情况,观察组总感染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手术切口感染情况比较[n(%)]

2.2 两组患者手术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临床护理总满意率达95.4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2.73%(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手术满意度比较[n(%)]

3 讨 论

近年来,随着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于临床护理工作的要求也随之不断提升,在这样的大背景下,集束化护理随之兴起[3],集束化护理属于综合性护理模式的一种,相较于常规护理,集束化护理更加强调护理的系统性、针对性和全面性,其护理的主要目的在于既要缓解患者各项临床症状,同时也要尽可能的提高患者护理舒适度,以全面改善患者预后[4-5]。

本次研究数据显示,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手术切口感染率明显更低(P<0.05),对于手术治疗的满意度明显更高(P<0.05)。研究结果表明,对于Ⅰ类切口手术患者而言,对其进行集束化护理干预是有必要的,通过集束化护理干预,不仅可有效防止患者切口感染;与此同时,随着患者手术切口感染率的降低,患者预后情况可得到相应改善,受此影响,患者对于手术的满意度也将随之有效提升,这对于医患关系的和谐发展、医患矛盾的预防有积极意义。

综上所述,集束化护理是预防Ⅰ类切口手术部位感染的有效途径,对于患者预后的改善、手术满意度的提高均有积极作用,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和使用。

猜你喜欢
满意率感染率切口
英国:55岁以上更易染疫
48 353例幽门螺杆菌感染状况分析
立法小切口破解停车大难题
“小切口”立法:地方人大立法新风向
米诺环素治疗急性逆行性牙髓炎的疗效探讨
自制小切口拉钩在腹腔镜手术戳孔切口缝合中的应用
小切口和标准后胸切口开胸治疗食道癌随机对照研究
BED-CEIA方法估算2013年河南省高危人群的HIV-1新发感染率
26例颅脑损伤患者中西医联合治疗的研究
采取综合干预措施可降低口腔癌患者术后下呼吸道感染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