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开玉,林慧宁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人民医院,广东 深圳 518101)
出院计划属于一个多学科合作的过程,能够使患者从一个健康机构向家庭或另一机构顺利转移得到切实有效的保证,其实施的目的为对连续性护理服务进行改善[1]。家属在重症监护病房早产儿治疗向家庭护理转入这个过渡期的照顾过程中面临着巨大的挑战[2]。为了使早产儿在家庭中得到长期精心护理得到有效保证,本研究统计分析了我院重症监护病房早产儿56例的临床资料,探讨出院计划对重症监护病房早产儿有效延续居家护理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随机选取2014年4月~2016年4月我院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早产儿56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儿家属均知情同意;将先天性心脏病、有遗传代谢性疾病等患儿排除在外。依据护理方法将其分为常规护理组和出院计划居家护理组,各28例。其中,常规护理组男15例,女13例,胎龄29~35周,平均(32.5±2.2)周,年龄5~28 d,平均(15.4±6.0)d,出生体重1~3 kg,平均(2.2±0.2)kg。在出生方式方面,10例顺产,1例助产,17例剖宫产,在家属文化程度方面,13例高中及以下,15例大专及以上;出院计划居家护理组男14例,女14例,胎龄30~35岁,平均(33.6±2.1)岁,年龄6~28 d,平均(16.3±6.2)d,出生体重1~2 kg,平均(2.0±0.1)kg,在出生方式方面,11例顺产,2例助产,15例剖宫产,在家属文化程度方面,10例高中及以下,18例为大专以上。两组患儿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常规护理组患儿接受常规护理,在其入院时对其家属进行有效指导,使其定期探视,2次/周,如果患儿符合出院标准,则对其家属进行出院指导,安排其出院;出院计划居家护理组患儿接受常规护理联合出院计划居家护理,具体操作为:将早产儿出院计划小组成立起来,组长为护士长,主治医师、新生儿专科门诊医师、儿保科医师等是主要成员。将和患儿个体相符的有针对性的出院计划方案制定出来,同时将其用相关表格详细记录下来,在对护理及健康教育指导进行实施的过程中严格依据计划。
入院时和出院时分别应用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对两组早产儿家属的焦虑、抑郁情绪进行调查,分值均在0~100分之间,以50分为分界,50分以下为无焦虑、抑郁,50分及以上为有焦虑、抑郁,具体程度评定标准为:50~59分=轻度;60~69分=中度;70~100分=重度[3]。
采用SPSS 20.0研究型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组间比较,入院时两组患儿家属的SAS评分和SD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时出院计划居家护理组患儿家属的SAS评分和SDS评分均显著低于常规护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比较,两组患儿家属出院时的SAS评分和SDS评分均显著低于入院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家属入院时和出院时的焦虑、抑郁情绪变化情况比较(±s,分)
表1 两组患儿家属入院时和出院时的焦虑、抑郁情绪变化情况比较(±s,分)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常规护理组比较,*P<0.05
组别 n 时间 SAS评分 SDS评分出院计划居家护理组 28 入院时 57.1±4.0 54.7±9.5出院时 34.0±0.5#* 35.7±4.3#*常规护理组 28 入院时 57.4±3.8 54.4±10.4出院时 46.8±0.7# 42.6±4.7#
组间比较,矫正胎龄3个月、半年、1年出院计划居家护理组患儿的体重、身长均显著高于常规护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比较,两组患儿矫正胎龄3个月、半年、1年的体重、身长均逐渐提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儿矫正胎龄3个月、半年、1年的体重、身长等生长发育指标变化情况比较(±s)
表2 两组患儿矫正胎龄3个月、半年、1年的体重、身长等生长发育指标变化情况比较(±s)
注:与同组矫正胎龄3个月比较,#P<0.05;与同组矫正胎龄6个月比较,&P<0.05;与常规护理组比较,*P<0.05
组别 n 矫正胎龄时间 体重(kg) 身长(cm)出院计划居家护理组 28 3个月 6.2±0.7&* 58.1±2.6&*半年 8.1±0.9#* 66.4±2.4#*1年 10.0±1.0#&* 74.1±2.4#&*3个月 5.9±0.7& 54.8±2.1&半年 7.3±0.7# 63.8±1.7#1年 9.3±0.6#& 71.1±2.2#&常规护理组 28
出院计划居家护理组患儿的出院后1周、矫正胎龄40周时的再入院率均显著低于常规护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患儿的出院奶量、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儿的出院奶量、住院时间及出院后1周、矫正胎龄40周时的再入院情况比较(±s)
表3 两组患儿的出院奶量、住院时间及出院后1周、矫正胎龄40周时的再入院情况比较(±s)
注:与常规护理组比较,*P<0.05
组别 n 出院奶量(mL) 住院时间(d) 再入院出院后1周 矫正胎龄40周时出院计划居家护理组 28 12.6±2.2 11.1±1.5 2(7.1)* 1(3.6)*常规护理组 28 13.0±1.7 10.8±1.2 4(14.3) 3(10.7)
现阶段,我国具有越来越高的新生儿早产发病率,早产儿体内各系统及器官缺乏完善的功能发育,不同症状的疾病极易在外界干扰的情况下发生,对新生儿身心健康造成严重威胁。近年来,临床具有越来越多的早产儿数量,对早产儿的生命生活质量造成了严重威胁[4]。
出院计划方案内容包括:1)入院时将出院计划实施的目的及方法告知患儿家属,使其理解并积极主动配合;2)住院期间加强与患儿家属的交流,对孕期母儿健康状况、早产原因等进行深入了解,同时将家属认为护理过程中最需要提供帮助的问题收集起来;3)将早产儿出院过渡期病房成立起来,出院前1周对家庭化护理模式进行实施,即临床护理人员经过培训后对早产儿家属开展专题知识讲座,内容包括早产儿特征、健康评估等方面,在此过程中严格依据计划表。将喂养技巧、体位管理、卫生知识等示范给患儿家属,最后对患儿家属进行积极的鼓励,使其在临床护理人员的陪同指导下床旁在护理中参与,从而将过渡性保障提供给患儿顺利出院;4)床旁照护指导过程中一开始将频率设定为每次30~60min,之后将陪护时间逐渐延长,使累计时间达到12~24 h,母亲尽可能亲自母乳喂养,临床护理人员有效评估患儿,并有效评估和再次指导患儿家属的护理能力,将家属陪护期间的护理概况详细记录下来;5)经评估患儿家属对护理技巧进行熟练掌握及患儿病情许可的情况下可以让患儿出院。出院时将《早产儿家庭护理指导》手册发放给患儿家属,内容包括基础护理、合理喂养、预防感染等,并对患儿进行定期素芳;6)将科室热线电话告知患儿家属,告知其出院后可以对相关问题进行随时咨询;7)在患儿出院后3d、1个月分别采用电话随访的方式对患儿家属的照护状况进行追踪,对其复查实际进行提醒,将照护协助提供给患儿家属。
综上所述,结合本次研究结果表明,出院计划对重症监护病房早产儿有效延续居家护理的应用效果良好,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