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 静,张 淼*
(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江苏 无锡 214000)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是指患者进行机械通气后48h至拔管后48h内发生的肺炎,这也是现阶段临床治疗过程中获得性肺炎的主要类型之一[1]。相比之下,重症监护室患者使用呼吸机的频率以及时间更加频繁,这样一来,就导致重症监护室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逐渐增高。基于此,本文对集束化护理干预对重症监护室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治疗效果进行探究,现报道如下。
选取我院重症监护室2016年11月~2017年11月收治的100例进行机械通气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男29例,女21例,年龄42~75岁,平均年龄(49.7±8.3)岁;观察组男27例,女23例,年龄41~77岁,平均年龄(48.2±7.6)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情方面等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干预;给予观察组集束化护理干预,具体为:①口腔护理。在患者ICU期间,相关医护人员应使患者的口腔保持清洁,通过采用洗必泰棉球对患者的口腔进行擦拭,2次/d,以此减少患者口腔内部的细菌。②吸痰护理。吸痰护理作为保证患者呼吸畅通的主要措施,对于降低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有着非常显著的效果。在对患者进行吸痰护理时,首先应保持无菌操作,且在整个过程中尽量保持动作轻柔;其次是在对患者进行吸痰前,应给予患者纯氧,防止患者窒息现象的发生;最后,在患者进食后,不要立即对患者进行吸痰操作,吸痰时间应在饭后30 min后进行[2]。③体位护理。相关医护人员应告知患者及其家属患者正确的体位姿势,始终使患者保持头高位或者半卧位。此外,医护人员还要定时对患者进行翻身,并以此来改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情况。④镇静护理。在患者进行机械通气的过程中,医护人员应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给予患者相应的镇定护理,以此来缓解患者的不适。⑤呼吸机护理。首先相关医护人员应定期对呼吸机进行清理,以此来提高呼吸机的无菌水平;其次是定期对呼吸机管路以及集水瓶中的冷凝水进行处
理[3];最后应做好患者的肺部护理工作,缩短患者呼吸机的使用时间,逐渐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
对比两组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机械通气和重症监护室时间及对于护理的满意情况。
研究数据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在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情况方面,观察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对比(n,%)
相关数据显示,观察组入住ICU时间及使用呼吸机进行通气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入住ICU时间及机械通气时间对比(±s,d)
表2 两组患者入住ICU时间及机械通气时间对比(±s,d)
分组 n 入住ICU时间 机械通气时间观察组 50 11.97±4.11 8.59±3.98对照组 50 19.03±6.82 12.59±4.03 x2 - 7.675 9.438 P<0.05 <0.05
使用集束化护理干预的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对比[n(%)]
研究发现,在重症监护室患者治疗过程中,给予患者集束化护理,对于改善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情况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因此,本文对我院收治的重症监护室患者应用集束化护理进行了研究,通过对患者采用相关集束化护理的相关护理措施,患者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机械通气及入住ICU的时间、护理满意程度均得到较大的改善。
综上所述,给予重症监护室患者集束化护理干预,不仅可以明显的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还可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及重症监护室时间,进一步提升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