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荣芳,伍少娇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大坪医院,重庆 400042)
急性脑梗死属于发病率较高的脑血管疾病,发病急、病情严重。早期溶栓治疗、疏通血管、纠正脑组织缺血是唯一有效的方式。现阶段临床认为该病有效治疗时间窗为发病后3 h内[1]。有效的急诊护理模式与患者能否在时间窗内接受治疗关系密切。本次研究将分析急性脑梗死患者救治中应用全程优化急诊护理模式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回顾性分析我院急诊科接诊的9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急诊护理模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入选患者与《脑梗死》中关于急性脑梗死的诊断标准相符[2],经影像学检查确诊,排除发病时间>4.5 h、资料不完整、死亡患者。对照组30例,男19例,女11例,年龄49~75岁,平均年龄(61.3±4.7)岁;研究组60例,男36例,女24例,年龄49~74岁,平均年龄(61.1±4.6)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对照组予用普通急诊护理模式,按照普通急诊护理模式开展护理工作,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做好溶栓前准备工作。
研究组予用全程优化急诊护理模式,具体如下。
成立专门急救小组与院内脑梗死小组。挑选院内经验丰富的护理人员与神经内科医师作为组员;优化院前抢救流程。接到出诊指示后5 min内出诊,在路途中通过电话了解患者情况,指导家属帮助患者卧床。达到地点后进行氧气支持、采血、开通静脉通道,迅速转运患者,注意动作的轻柔。在急救车上保持患者仰卧体位,疏导其紧张情绪,与院内急诊室联系,做好溶栓准备;开通急诊绿色通道。简化转运与交接流程,迅速开展影像学检查,确认患者无溶栓禁忌症后将溶栓方式、效果、风险告知家属,签署同意书,开始溶栓处理。
随访时间为3个月。
(1)两组分诊时间与就诊至静脉溶栓的时间(DNT)。
(2)接诊时与随访结束后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情况。评价依据为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分数为0~42分,分数越高表示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越严重。
采用SPSS 20.0版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研究组分诊时间与DNT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分诊时间与DNT时间对比(±s,min)
表1 两组患者分诊时间与DNT时间对比(±s,min)
组别 n 分诊时间 DNT时间研究组 60 0.82±0.14 32.54±5.47对照组 30 1.35±0.28 41.07±4.96 t 12.006 7.118 P 0.000 0.000
接诊时,研究组与对照组N I H S S评分分别为(21.34±5.47)分、(21.57±5.08)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192,P=0.848);随访结束后,研究组和对照组分别为(8.65±2.24)分、(14.79±3.21)分,两组均明显降低(t=12.179,P=0.000;t=6.665,P=0.000),且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t=10.561,P=0.000)。
急性脑梗死诱因主要包括心源性疾病、动脉硬化、血管畸形等,在当前人口结构转变的背景下发病率逐年攀升,加上患者对护理质量有着越来越高的要求,普通急救护理模式流程相对繁琐,已经难以满足患者急救需要。全程优化急诊护理模式计划性与目的性更强,能在提升急救工作秩序性的基础上避免护理工作的盲目性,为患者争取更多的急救时间。
本研究中,研究组分诊时间与DNT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提示全程优化急诊护理模式可促进急诊效率的提升;随访结束后研究组NIHSS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表明该护理模式有利于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全程优化急诊护理模式的本质在于将普通急诊护理模式中漏洞找出来,分析产生这些漏洞的原因,并采取针对性解决措施,优化护理流程,提升急救护理质量与效率[3]。其在急性脑梗死患者急救中的应用通过优化院前抢救与院内急救流程,为患者提供无缝隙、优质的急救服务,缩短急救时间,保障急救效果。
综上所述,急性脑梗死患者救治中应用全程优化急诊护理模式可缩短分诊时间与DNT时间,促进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