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实习记者 /
“全国教书育人楷模”意味着什么?现在的乡村孩子与城市文明下的孩子有哪些不同?新时代的乡村教育的方向和出路在哪儿?张建华能不能给我答案?
我并不确定。因为我从新闻图片上看到的她都是拘谨而脸谱化的,参不透什么感情,连衣着应该也是刻意修饰过的。
乡村教师是什么样子的呢?电影中总将其塑造成一株倔强的苦菜花,我也带着这种刻板印象,等着张建华老师的到来。
“你们好,你们好!”未见其人先闻其声。她阔步走到记者跟前打招呼,背着大大的双肩背包,扎着干净利索的马尾,一身白领子黑色衬衣,今年流行的高腰阔腿裤——漂亮,干练!
她的这套衣服,我认得。8月31日,教育部在北京召开2018年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座谈会。当时,坐在教育部部长对面的张建华穿的就是这套衣服,今天唯一让我觉得诧异的是一双高跟鞋。可她一开口,我就知道,找她找对了。
“这鞋可累了,我平时也不穿高跟鞋,我的孩子都知道我是飞人,每天在好几个教室满场飞。”
“我这衣服可贵了,好几百块钱,专门为去北京开会时买的。”
“我当了全国教书育人楷模,我得顾及教师形象,今天特意捯饬好的。”
我深刻体会到,最朴素最真实的教育就是爱和陪伴。
——张建华
张建华所在的阜平镇大元村大园小学位于城郊,是大山深处往外张望的“门槛”,这所学校的学生大多是留守儿童和打工子弟。
“大山也在慢慢发展,很多年轻人眼界开阔了,他们懂得送孩子读书,但是他们做小生意,早出晚归,没时间管孩子。”张建华每天都在反思,这些孩子最需要的是什么,她该扮演什么角色,“我想,他们最需要的是爱与陪伴。我是老师,也是妈妈。”
“教育是一种陪伴。没有爱没有陪伴就没有教育,没有兴趣就没有学习。教书育人在细微处,学生成长在活动中。”
张建华牵起孩子的手,同读共写,在快乐中教育呵护着孩子。为了让学生爱上语文,爱上习作,她和孩子一起走进生活,观察生活,同写《滚动日记》。“90多个孩子,每天有4名同学轮流写日记,我和同学、家长在日记后跟帖,时间长了,孩子开始变得不一样了。”
“老张,您每天和我们一起学习,一起玩耍,我已把您当成妈妈了!您以后别生气了,气坏了身体怎么办?多注意点身体,要不,我该担心您了!”这是金泰,他常常从身后抱住“老张”,他撒娇的样子像极了一个被宠爱的儿子。
“老张,从我认识您的第一天起,我就知道我会进步。一封温暖的信,一个深情的拥抱,都深深地印在我们成长的历程中。”这是赵倚,她个子比老张高一头,她和赵洋、郝婕为老张送来亲自熬的玉米粥。
老张的回应有劝诫:“泽源宝贝儿,老张知道你对电脑‘情有独钟’,但不能上瘾呦……”也有称赞:“才亮宝贝儿,每次放学后,你总会留下来帮其他同学打扫卫生。虽然,灰尘弄脏了你的衣服,却照亮了我们的心灵。”还有叮咛:“舒宁宝贝,还记得那次流鼻血吗?可吓坏了老师,所以你一定要按量喝水,多吃蔬菜,多运动,你要健康成长。”
学生家长说:“老张,我都吃醋了,我闺女张口老张闭口老张,我这个妈妈比不上您了。”“张老师,读您给孩子的回应,我觉得,我们的心更近了,更亲了,您像朋友,像家人,更像孩子们的第二个妈妈!”
◎张建华带着她的“宝贝儿”们认识植物
“教育的本质意味着一棵树摇动一棵树,一朵云推动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一个灵魂。”《滚动日记》让老张走进了学生、家长的心里,成了老张和她的宝贝儿们情感交融的秘密花园。孩子们受了委屈,会在随笔中向老张倾诉;有了高兴的事儿,会在随笔中跟老张一起分享;遇到困难,会在随笔中向老张求助。“我跟孩子说得最多的是‘我懂你’。多年来,我陪着孩子成长,孩子也给我爱和阳光,我愿一直守护这片心灵净土。”
我的小学老师改变了我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没有她我就走不出大山。老师是我的精神摆渡人。
——张建华
张建华从北京开会回来,循着山间小路,回到讲台。“最想跟我小学老师说我得奖了,可惜老师已经不在了。还好,我还在这个讲台上站着,老师能感觉得到。”
1993年7月,张建华从保定师范学校毕业。这个当年考试成绩拔尖的学生,三年后学成归来,又回到家乡阜平,在全县最偏远贫困的大台乡坊里村小学做一名乡村教师。正如她的小学老师一样,张建华站在三尺讲台上,打开了大山里孩子的新世界。
河北省阜平县位于太行山深处,这里是老区、山区、贫困地区“三区合一”,“九山半水半分田”是这个山区的真实写照。简陋的土坯房四面漏风,一碰就倒的破桌子、烂板凳在当年并不新鲜。让学校和学生倍感新鲜的是这个“全科老师”的出现。
“当年,学校只开常规课,音乐课、美术课、体育课都没有。”张建华开始包班教四年级,整个班的所有学科就她一个人教。“我是全科老师,我得把在师专里学的东西全教给学生,把课一样一样开起来。”
当年学校里唯一的一件“高大上”的物件就是脚踏风琴,是好心人捐赠给学校的,但是没人会弹,一直闲置着。张建华把脚踏琴收拾出来,她弹琴,学生唱和,“一闪一闪亮晶晶,满天都是小星星……”那时候,大山的校园第一次飘出音乐的旋律。
她把自己一手扎实的素描功底搬到美术课上,带着学生画落叶,画蜻蜓,没钱买彩笔,就拿铅笔画。孩子们和从未谋面的素描、剪纸、手工交上了朋友。
她把体育游戏、韵律操搬到体育课上,让孩子们在快乐中锻炼身体,健康成长。
“我学得不精,动作也不协调,但是不妨碍孩子们的学习热情。”张建华非常明白,这些课对孩子意味着什么。“以前只知道数字1234567,不知道它们还可以叫哆来咪发梭拉西,而且还可以唱出来。当时大家都觉得小张老师可神奇了。”孩子们这样夸赞张老师。
如果撬开一个缝隙,哪怕只露一点点,也阻挡不住阳光。张建华带着大山之外的知识,在孩子的心里种下一颗有魔力的种子,在青山厚土中慢慢发芽,等待成长。
教育即生活,生活即教育。我和孩子们共同生活、共同劳动、共同学习、共同快乐成长。
——张建华
“秋口麦口,腊月二十八九。”这句谚语讲的就是农村每年都有的两个特殊的忙碌时节——麦收和秋收。
“农忙就得抢收、抢种,老乡一年的口粮和指望全在这几天。”张建华的班级里总有一些孩子因为家里缺少劳动力被父母拉去干农活。“我不能阻止。这是农村的特色,是农民求生之本,也是乡村学校跟城市学校的不同之处。”
为了不让孩子落下功课,张建华号召全班同学成立互助小组,把语文课堂搬到田间地头。她一边带着孩子帮着父母割小麦、掰玉米、刨红薯、拾大枣,一边讲解,让孩子注意观察细节,体验生活,学写作文。
“阜平当地的特产是大枣。我带着宝贝儿们分成小组下地拾大枣。大家相互帮忙晃枣树,拽树枝,蹲地上爬着拾枣,枣子嘭的一声砸头上,这真切的体会孩子一辈子都不会忘。”孩子们在这里既体会到收获的喜悦和劳动的不易,还能体验到父母的艰辛,既丰富了写作素材,又懂得了互助的幸福和快乐,得到了精神的成长。
“我当年学会包饺子就是我的小学老师教我的,老师手把手教我怎么放馅儿,怎么捏褶,怎么摆放饺子,还教我用什么词形容饺子方阵。我现在也给我的宝贝儿们上包饺子课,回家的作业就是包饺子,第二天上作文课,孩子们争先恐后地讲。这就是教育,生活的教育更生动,更透彻。”张建华“生活即教育”的实践几乎是见缝插针,甚至去各个村做家访的路上,她都能一边和孩子们谈心聊天,一边和他们捡路边的木柴,带回家让家长烧火做饭。“用自己捡回的柴火炒饭,更有意义。这样孩子也学会了感恩,土地孕育生命,父母教养孩子,都值得我们感谢。”
大山可以阻隔我的生活视野,但不能阻隔我追求进步的执着。我就是这样来追求我心中的教育。
——张建华
张建华的生活路线图很简单,两点一线——学校、家庭。在这简单的生活轨迹上,她忙得团团转。
白天,张建华属于她的91个宝贝儿。给他们上课,为他们解惑,批阅像小山一样的作业本,她忙得连喝水的时间都是挤出来的。回到家中,所有的家务活还要她去干。尽管这样,她还是坚持学习、反思、实践。
“没有时间,我就焊接时间。”在每一个晨曦微露的清晨,别人睡得正酣,张建华早已和着锅灶上米粥“咕嘟咕嘟”的沸腾声,坐在写字台前,或临写一页毛笔字,或摘录一篇教学笔记,或写下一篇教学反思。在每一个万籁俱寂的深夜,她在台灯昏黄的光晕里,在本子上奋笔疾书,写下一天的收获,思索教研上的一个难题,惦记着那个刚刚失去母亲的孩子。
正是有了这样的执着,一年内张建华写下来厚厚的4本学习笔记,4本教学日志,2本《观察·积累·表达》,和学生共写3本《滚动日记》,共计约二十万字的教学笔记,90多篇教学反思。
农村文明裹挟在经济发展中,改变也在发生着。张建华的行走方式,也会引人非议。“就她逞能,这样玩命,傻不傻?”“想出名想疯了吧。”“班里的孩子教得再好,那也不是你自己的孩子呀!”
在学校里,变化或许更大。“很多年轻大学生满腔热血来,一脸灰土地走,谁耐得住寂寞。”“新老师留不住,老教师也有很多混日子的。”“农村老师找对象结婚都有局限性,有了孩子的,凡是家中能过得去,对孩子抱有希望的都出来了。”
或许张建华并不是最优秀的,她的业务能力和理论体系也可能不是最好的,但是她却是最适合的。她的可贵之处在于坚守,在大山里为孩子们坚守一方教育净土;她的可贵之处在于执着,带着满腔热忱执着于她的乡村教育梦想。
【记者后记】
乡村公路已经修到“最后一公里”,然而乡村教育却依旧任重道远。
今日教育,就是为了让每个孩子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让孩子有尊严地接受教育。有尊严的教育方可造就民族未来的尊严。张建华只是无数个乡村教师中的一员,中国还需要更多这样的教师,在每一个角落,为教育努力,为孩子造梦,为中国圆梦。
早在1926年,陶行知起草的《改造全国乡村教育宣言书》就指出,乡村教育政策是要乡村学校做改造乡村生活的中心,乡村教师做改造乡村生活的灵魂。可以说,张建华正是新时代陶行知教育理念的践行者。
论情感,一个人热爱生养自己的家园与土地,不在于它是否富饶,不在于你有多大成就,而在于你在那里度过了流金岁月,你还能回来,因为那是安顿灵魂的所在。张建华生于斯长于斯,站在讲台上回报家乡,做孩子生命中的贵人,给予孩子成长、成才的精神养分。
一个在农村长大的孩子,种过庄稼,尤其能体会什么是“要那么收获,先那么耕种。”如果四月播种,九月就有收获,明白的人不会焦虑,不会守着四月的土地哭泣。土地已经平整,种子已经发芽,剩下的事情交给时间来完成。乡村教育正是如此。张建华和她的同事写过约10万字教学日志《这里的教育静悄悄》,“竹根埋在土里,五年的时间,地面上看不出任何动静。某夜大雨过后,第二天推窗一看,漫山都是竹林。孩子的成长也是一样,教育就要静悄悄,慢慢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