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范懿茹
近期,公司财务同事接到属地工商所来电,称:消费者张女士通过某途径购买公司境外上网卡,因充值后无法使用,与客服人员沟通退款无果,诉诸工商要求解决。
“怎么办?懿茹,要不要直接告诉业务老大李总?”放下电话,财务小王一脸的忧心忡忡。办公室也七嘴八舌地议论了起来。
我在旁边默默地听了几分钟,对上次的投诉事件有了八九不离十的了解。“这样吧,我汇总一下情况,稍后给李总发邮件正式说明情况紧急,争取早日解决。”“法务出面,这下李总总该重视了吧”,我微微一笑,事情就这么“揽”了过来。
很快我就找到相关同事了解到了本次工商投诉的前因后果,“款没退成”的关键问题出在哪儿?谁的责任?本次如何平息?今后如何避免?凭着以往法务工作的经验,我自以为快准狠地抓住了要领,很快拟好了汇报邮件,再通读一遍没问题,发送成功。
就在我沾沾自喜,等着李总授权自己来处理的时候,很快地领导邮件回复了:我让运营团队处理吧。What?我虎躯一震。邮件里我分段分条地详细列明了本次怎么解决今后怎么避免,堪称“授之以渔”,哪里能容得半路杀出个运营团队“抢功”?却无奈“领导大于天”,关电脑,下班。
感谢微信让生活与工作的界限越发模糊,晚上运营团队的负责人孙姑娘私信我“老大邮件转我了,我看了感受就俩个字:冗长,“事儿你知道了,明儿见面说吧……”看来邮件写的未被认可。
第二天中午,终于有空的孙姑娘出现在我面前。 “这事儿你们打算怎么处理?”我主动切入了中心。“路子基本上和您在邮件里描述的一个思路”“那还嫌我写的冗长”,“好歹尊重一下智慧财产权”“你别急啊,我给你分析分析?”在孙姑娘面前,倒好像她是法务我是业务般沉不住气。
“问题有三。其一:内容太多,领导没耐心一条条看完;其二:传授方法没问题,不分阶段地一股脑地把方法传授了相当于没传授;其三:能当面找到人解决,发什么邮件啊”“发邮件是为了留痕,第三点我不与你争论;第一点,勉强接受;第二点,敢情我还得藏着掖着啊!”“不是叫你藏着掖着,事情也得分阶段分步骤来不是?我理解你要‘解决问题,永除后患’的心情,可是你不能把这想成是你一个人的事情。工商投诉,这事儿本质上还是业务部分出现了问题,那就得业务端从根儿上自查自省,你把事情的‘前因后果’说清楚,你的事儿就完结了,我们有需要会来找你的呀。要不是咱俩熟,我以为你要转来做业务了哈哈。”
原来如此!“因”还是那个“因”,我抛出去的“果”是事情完结的“结果”,而不是“法律后果”。作为一名法务人员,离开“法律后果”谈“结果”,这不是“跨界”,而是“失职”,我恍然大悟。
后来孙姑娘盯着事情的处理,不仅找到了问题症结,带领团队复盘还优化了整个流程。
“退款已完成,接下来怎么办?”
“情况知悉。法务已联络告知工商公司角度处理情况,目前无异议。”
“各位辛苦。”
我默默地将李总的“总结邮件”标了星。搞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