杰瑞集团法务副总裁鲍毓明:从外企回归民企的资深法务

2018-10-11 02:14法人彭飞
法人 2018年10期
关键词:法务部法务杰瑞

文 《法人》记者 彭飞

“我觉得在企业最能体现自身价值的,不是招多少人,搞多少制度流程,而是如何把自己脑子里的东西,装进别人脑子里,影响和改变别人,尤其是改变主流的思维,这个是最难的。”

在一次微博论战中,鲍毓明的履历甚至被某知名“打假斗士”质疑过。

也难怪,这位在国内读完材料本科和管理硕士,又去美国读了计算机硕士,从未正式上过一天法学院的“门外汉”,却同时拥有中美两国的律师资格,还受聘成为知名法学院的兼职研究员。

20多年前,大学毕业后一次心血来潮的律师资格考试,让材料专业出身的鲍毓明敲开了法律职业的大门,此后漂洋过海,再度一次性通过美国最难的加州律师资格考试,并最终成为凤毛麟角的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出庭律师。

两年多前,这位热衷终身学习,同时操手过中美两国大量法律实务,并积累了丰富外企工作经验的实战型法律人,正式回归民营企业,担任大型跨国公司杰瑞集团的副总裁兼首席法务官,分管集团法务、合规事务。

“法务部给集团带来了可载入公司史册的巨大且深远的影响!”入职短短两年时间,被身边人公认“没有架子”的鲍毓明却给集团法务合规带来了新气象。2018年初的杰瑞集团首届法务体系年会上,很少参加部门年会的集团董事长孙伟杰亲自莅临现场颁奖,并对鲍毓明执掌的法务部工作给予了上述高度评价。

鲍毓明

于杰瑞集团而言,这位有着国际化商务思维的法务副总裁的到来,让这家有志于服务全球的跨国公司在法务合规建设上迈出了重要一步;于鲍毓明个人而言,从外企转型后,毅然加入民营企业的集团高管团队,也让他的商务和管理智识得到了一次升华。

众多专业中无悔选择了法律专业

身高接近一米九、高大魁梧的鲍毓明,性格中天生有种“无惧无畏”的闯劲。

大学毕业后,材料专业出身的他在天津一家香港企业担任董事长助理期间,得以接触到律师职业。10月初的律师考试,7月他便义无反顾地辞职准备,短短两个多月便如愿通过。

多年之后,“苦于在美国只能做个律师助理”的他“故技重演”,用一年业余时间准备拿下美国加州律师执照。此前,朋友建议他先读个法学院再考,他直接追问“不上法学院能直接考吗 ?”“只要你敢考就能考、”得到肯定答复之后,他几乎没有犹豫就再次投身下一场“战役”。

1999年,在天津一家律所工作几年后,凭借良好的英语基础,鲍毓明得以以“中国法律专家”的身份被派往美国工作。此间,周一至周五他在纽约的律所做美国律师助理的工作,周末则驱车到临近的康州继续进修计算机专业。

拿到美国律师执照不久,鲍毓明便和美国一位颇有名气的中国法权威专家发生了一场“论战”。矛头因“中国是否承认和执行外国法院判决”引发,这位专家义正词严地称“中国怎么可能执行外国法院的判决?”鲍毓明当即反驳:“尽管少,但还是有,总比有些国家从没有过要好。”这位专家当时就发火了,随后鲍毓明就找出这样的具体案例,继续与其“论战”。

意料之外,几天的“论战”结束后,美国律师协会竟然把他们的这番讨论,安排专人汇总放到了律师协会的官网,此举让初出茅庐的鲍毓明赢得了外国同行的尊重。

“我的这些经历不敢说成功,但是我觉得挺丰富多彩的。好几个行业都经历过,熬夜编过程序,写过游戏,也在实验室做过实验。我以前本科学材料的那些同学,目前有些做得挺成功的,有的做了高级工程师,有的是大学教授,有些是科研院士,学管理的也有很成功的。”当记者问鲍毓明从学习的这么多专业中选择了法律行业是否后悔时,他向记者坦言,“如果重新再做一次选择,还会选择法律行业”。

2006年,鲍毓明回到国内,分别在香港南华集团、美国新闻集团和思科集团的公司担任法务负责人。后来与杰瑞集团相遇,短暂接触后,他做事的魄力同样给集团董事长孙伟杰留下深刻印象。

带着外企的法务思维融入民企

杰瑞集团是一家专注于油气、能源和环保等领域的大型民营上市公司,这家总部位于山东烟台的国际化企业,一直致力于为全球客户提供解决方案,业务遍及欧美亚非拉70多个国家和地区。

鲍毓明到来之前,杰瑞集团正值全球布局的快速拓展期,非常需要他的国际化法律工作背景。然而从双方初步接触到决定正式入职,中间整整用了半年时间。“坦白讲,从知名外企到一家民营企业工作,还是会有很多顾虑。”对鲍毓明而言,离开工作了七年的外资企业,不仅意味着要与自己的舒适区告别,还意味着要勇于向新环境敞开怀抱。

“这半年期间,董事长每逢节日都会打电话或发短信问候,不断保持联系。”这位教师出身的民营企业家给他的印象非常深刻,也最终吸引了他的加盟。深入接触后,鲍毓明感受到一个超出想象的民营企业样本,军事化的时间管理和民主化的议事氛围,让他之前的顾虑逐步打消。

“谁违规,谁是公司的罪人。”鲍毓明记得,集团董事长在不同场合,“不止一次说过这句狠话”。

“企业文化比技术竞争优势更重要。”杰瑞集团董事长孙伟杰的这种治企理念一定程度上和鲍毓明的合规思维高度契合。

“没有一个企业天生喜欢冒险。相反,企业家虽然很有闯劲,极具狼性,但都不是赌徒。他们内心深处都有一种敬畏,更有一个梦想,就是把这个企业做大做久,做成百年老店,有可持续的长远发展。你了解企业家的这个心理,跟他们沟通,得到他们的支持,然后你再推下去,就会很有效果。”作为集团副总裁,鲍毓明渐渐从过去在外企侧重服务职能的角色向管理者、经营者的视角转换。

“我觉得在企业最能体现自身价值的,不是招多少人,搞多少制度流程,而是如何把自己脑子里的东西,装进别人脑子里,影响和改变别人,尤其是改变主流的思维,让大家发自内心地接受,这个是最难的。但只要让大家的观念转变了,剩下的就是操作层面的事,就相对简单了。”鲍毓明告诉《法人》记者。

重塑法务合规体系

鲍毓明刚去的时候,和绝大多数民营企业一样,杰瑞集团只有法务部,没有合规部。鲍毓明便从零开始组建公司合规体系,从人员配置到培训考核,从制度流程到落地实施。如今集团上下的合规意识空前高涨,“目前我们集团董事会专门成立了合规委员会,董事长、总裁亲自挂帅,各下属单位基本都有了自己的合规代表,实行一把手负责制,每个单位都立了责任状,有些单位更是在自发地积极主动搞合规,令我非常感动”。

鲍毓明欣喜地看到,集团所有高层领导对待合规已经形成了一种共识——合规,是我们作为跨国企业必须迈过的门槛,是建成百年公司必须具备的前提。

经过这段磨合,鲍毓明觉得,只要方法得当,法务部发挥自己的影响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困难。

鲍毓明刚来公司时,法务部一年处理将近2万份合同,很多业务人员觉得审合同是法务的事,草草看后便移送到法务,有些甚至连看都不看。这导致合同交到法务来的时候漏洞频出,而法务部要花费大量精力来修正低级错误。

“如果业务部门能够把好第一关就好了。”不久之后,鲍毓明想出一个“最优最差合同评选”的举措,即每个月在下属单位提交上来的合同中,评出一个最好的和一个最差的,并指出好在哪里、差在哪里,形成鲜明的对比,在公司内部以群发方式张榜公布,所有的高管都能看到。

“最优最差合同评选”推出仅几分钟,董事长便打来电话表示认可,甚至建议,“可以考虑把做出最优最差合同的人的姓名也一并公示出来”。时间不久,这个方案就一下子解决了集团长久存在的一个棘手问题,“现在想评出一个最差的合同已经很难了。”鲍毓明向记者笑言。

鲍毓明同时也要求自己的法务部门,不应该仅仅满足于一个职能部门的小角色,而要变被动为主动、变后勤为管理、变补救为预防,以达成结果为导向、以解决问题为目标、以提供方案为己任,锻炼“进可攻,退可守”的能力,建设“既会合唱,又会独唱”的团队,形成“德智体美劳,比学赶帮超”的氛围。

短短两年多时间,集团法务工作的变化可圈可点,而且集团也对做大做强法务部达成了共识,期望法务部做出更多的贡献并承担更重的职责,在招聘、晋升、激励、权限等方面给予更多的便利和支持,办公地点也从一楼的小开间调整到了顶楼的大开间。提起这些变化,鲍毓明难掩喜悦。

去年底的年会上,一向被视为“刻板”的法务部甚至获得了杰瑞集团“创新攻坚”团队奖,也是连续两年荣获集团级优秀团队,而且几乎每位成员都有个人奖项入账。

从外企到民企是一次双向的学习体验

杰瑞集团也在影响着鲍毓明。

“举个例子,来杰瑞之前,我一直欣赏外企工作时间灵活,有很多时间陪伴家人和到处旅行,有空发发微博和朋友圈,但是如今对这些已经没有任何羡慕的感觉,有时甚至觉得这样是在浪费时间。这可能就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改变,天天想着怎么抓紧时间,实现自己的梦想;怎么充电,让自己不被时代淘汰。”这种时不我待的紧迫感,鲍毓明是从集团董事长孙伟杰身上学习到的。

这位20多年前还是技校教务科长的杰出民营企业家,只用了19年时间,便白手起家将企业做成业界翘楚。尽管积累的财富几辈子都花不完,但仍然起早贪黑没日没夜地工作,全是为了实现自己百年杰瑞的梦想。“一个人比你有钱,比你有名,比你年长,还在比你更努力,你有什么资格不努力。”在鲍毓明看来,尽管在一些方面,民营企业还和外企存在着差异,但民企能够平地起高楼,把企业做大做强,甚至在行业严冬同行巨亏的情况下仍能保持盈利,背后必然有一套他自己的成功法宝。

杰瑞集团有一套深入人心的管理工具——“红黑事件”,就是对平时的优秀事例公开表扬、对错误行为公开批评的一个平台。公司提倡自我批评,连董事长本人也会带头这么做,“有一年给新员工培训,自己忘记了戴工牌,也自罚了一万元。”公司倡导公开坦诚地畅所欲言地交流,有时会因为讨论工作激动得面红耳赤,但大家都对事不对人,争论却不伤友情,这种开放包容程度比外企也有过之而无不及。

经过两年多的磨合,鲍毓明已经完全融入杰瑞集团这家民企,“过去不能理解的现在慢慢理解”,他鼓励更多外企法务到民营企业来一显身手。“中国人在外企做法务,一般都是直接垂直向总部法务汇报工作,很多工作都是执行层面,施展拳脚的空间并不大,做得再优秀,也顶多做到大中华区总监,到亚太区总监基本也就到头了,极少遇到华人能够做到全球的法务老大。而回归一家具有跨国视野的民企来,你就是全球法务总监了,视野角度不一样了,能实现的抱负也就更大。我从外企把外企先进的经验带到民企,现在在民企也学到了外企学不到的东西,这是一次双向的学习体验。”鲍毓明说

猜你喜欢
法务部法务杰瑞
互联网企业在新业态下法务难题及解决路径
杰瑞回来了
贪吃的杰瑞
法务沟通的原则与策略
做你想做的人
韩国:酒后驾车者将被判刑
法务会计诉讼支持的思考与完善研究
法务会计及其在中国发展的若干问题研究
韩检察总长辞职再被驳回
《甜心先生》(节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