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玮
福建泉港土坑村历史悠久,因村中保留着明清时期的古民居建筑群,被列入省级历史文化名村。村中建筑基本上都是典型的庭院式砖石木结构。古民居雕塑精美,种类繁多,石雕、木雕、砖雕、泥灰雕等闽南雕刻风格在这里体现得淋漓尽致。土坑村祖先刘百万故居更是传统建筑的典型,深得古建筑专家学者的青睐,具有很高的科学研究价值和欣赏价值。
泉港后龙镇土坑村刘氏聚族而居,迄今已有600多年历史;该族自明清以来传承下来的家规敦促族人明礼仪、重伦理、崇文尚武,其中清代巨商刘端弘却选择大力兴教,开办公益学校培育人才,以“士”策“智”,即完美地诠释了刘氏“隆师傅、尊高贤、端蒙教”的家规。
如今的土坑村中府第鳞次、旗杆栉比,人文炳炽的背后,兴族之理,犹值回味。
繁华村落 宏伟建筑
泉港区后龙镇土坑村,古称“涂坑”,从高处俯瞰村落,境内红彤如霞,却是被成片红砖古大厝的硬山顶、卷棚顶给映衬出来的。初到此地,同行之人纷纷表示有三个“想不到”:一是想不到这里有这么多规模宏大的闽南古厝,以及私塾、当铺、仓库等建筑;二是想不到村里旗杆夹、匾额林立,历史上出过不少名人名宦;三是想不到土坑刘氏的家规条约内容如此丰富,竟可积攒成书。
土坑村开基始祖为刘宗孔,据土坑刘氏族谱载:“宗孔公生长在秀屿,而更远谋贻燕。爰渡海而南,览此地(涂坑)之形胜,奎岫拥护,状如凤凰展翼,翁山朝拱,势若驰马缭环,勃然兴曰:‘此真可为聚族区也。时明永乐二年,实遂肇居之。”由此可知,土坑刘氏开族于明永乐二年(1404年)。
据《涂山族谱》一书载,土坑村由明至清,建造有40多座大厝,均属石木砖结构,总占地面积约26800平方米,聚集成一片宏伟壮观的古民居群。这些建筑坐西北、朝东南,冬暖夏凉,气脉纡舒,排列有序。古民居建筑多为窜斗式结构,硬山式或卷棚屋顶,座座屋脊高翘,雕梁画栋。窗、门的布局有圆、方、拱、菱等多种形式,琳琅满目。建筑内大多镶嵌有砖雕、石雕、木雕,雕塑内容丰富多彩,千姿百态,按材料分,有石、木、砖和泥灰雕;按工艺分,有浮雕和透雕;按内容分,有山水雕、人物雕、花鸟雕和楼阁雕。这些雕刻图案古朴,工艺精美,线条细腻,立体感强,具有较高的观赏和研究价值。古厝中设有石狮、石斗、石鼓、石花架、石秤砣、石桌等物,有的还有陶瓷古大缸、铜制小火盆,以及木坐垫,皆古色古香,这些都是明清时期工艺美术的结晶。
值得一提的是,在古厝群中间还有一排“当铺街”“金银街”,当年刘氏族人在此经商,开当铺,经营金银饰品店,使这里成为最为繁华的地段。
村中船队 耕耘海疆
在土坑村庞大的古民居建筑中,还散落着几条小街,如祠堂前街、施布口街、来铺口街等,可别小瞧这几条小街,在古代正是它们串起了一栋栋建筑,见证了一户户人家向外联络、发展的过程,而它们的终点,正是海边。
土坑刘氏一族自古以来就有海运贸易的传统,据说在劉宗孔建村初期,即在土坑海的商屿设抛锚点,后再以屿仔(壁)及许厝海为暂时停泊处,开展海运贸易业务。宗孔去世后,子孙继其志,仍不断发展海运,不过后来受倭乱之挠,陷于低潮。直至清康熙时期,特别是朝廷放开海禁后,土坑海运贸易进入大发展时期,到了乾隆朝初期,除了海运兴盛外,典当行业也空前繁荣,刘氏在土坑村中开设了多间典当行,致使财源滚滚。
海上贸易的繁盛也推动了陆上贸易的发展,刘守德表示,古时由于土坑村物资较匮乏,所以土坑人常要到泉州等地采买货物,迄今村里还有“红霞红彤彤,骑马下泉州”的俗语,说的就是当时土坑商人前往泉州的场景。
土坑人秉持勤劳、拼搏的精神,这使得土坑村在清代脱颖而出,村子生意远近闻名。乾隆年间,村里诞生了三支强大的贸易船队:一支由刘端弘(人称“刘百万”)率领;一支由刘端弘的大儿子刘建珍掌管;还有一支则由刘端山、刘建布父子控制。往北至高丽,往南至马六甲一带,都留下了土坑船队的帆影。
开馆授业 联手兴教
清乾隆年间,土坑村人刘端弘购置18艘大帆船,投身海上贸易事业,终成一方巨贾。据说刘端弘在村子里共建了18座大厝,还开设了6间当铺,身家以百万(银两)计,所以人们称他为“刘百万”。
如果刘端弘仅仅会赚钱,那么充其量他也就是位“土豪”。可是他在中年时的一次决定,却使他脱离了“土豪”范畴,以至于后人都把他敬为“巨贾乡贤”。
据传,刘端弘虽然没读过书,却一贯敬重文人,他一直渴望能在土坑营造书香氛围,让村民都有机会接受文化的熏陶,使土坑村能多出人才。他将这一心愿告知同村从事杉木生意的堂亲刘端瑜,没想到刘端瑜竟也早有此意,两人一拍即合,决定联手兴教。刘端弘为此开办了南文武馆“选青斋”,刘端瑜办了北文武馆“凌云斋”。为鼓励学习,在两馆中,习文者免费,习武者每日可获赠一粒鸡蛋。
刘端弘和刘端瑜组建“选青斋”与“凌云斋”之后,村里其他人也纷纷效仿他们,于是顺裕文武馆、礼贡书院、三房文馆、三房武馆、五主文馆、横龙武馆、绣花楼学堂(专供女眷学习所用)等,如雨后春笋般冒出。
刘端弘、刘端瑜还重视“引进人才”,以“士”策“智”,来助力村子教育事业的腾飞。他们特地从浙江“挖”来名儒陈逢春,妥善安排他住在村里,令其能安心为学子授业。自从大力兴教以后,土坑人才激增、精英世出,村子被誉为书乡、学府,全村的经济、文化全面发展。据谱牒载,清代土坑金榜题名的文武进士、晋升仕人者达70多人。村南有秋甫、吉甫两兄弟得中文举“双榜进士”,村北有刘开泰、刘逢泰两兄弟及其侄刘希颜以武举“一门同榜三进士”。一时之间,村中旗杆林立,牌匾丛悬,文兴武昌。
取贵以道 得贵以义
近年,土坑原有的文言文版《土坑乡规》被逐一整理、翻译成现代文,并最终汇编成了《土坑刘氏家规家训》。查阅此书,我们得知刘氏家规多达25条。刘守德称,这些家规有一部分是在明代就形成的,其余则是在清代又得以进一步完善。
除了“敬天祖”“敦孝悌”“尚俭素”等较常见的条目外,刘氏家规还特地提出要“隆师傅”“尊高贤”“端蒙教”,这些都是针对教育而言的,即要求族人要尊敬老师,尊敬贤士,以美德教育敦促人。难能可贵的是,由于名儒陈逢春对村里的教育事业贡献巨大,土坑村人甚至还为其设庙奉祀。我们在村中看到,这座名为“兴天府”的小宫庙,宫口还有一副“逢凶化吉保平安,春风化雨洒万户”的石柱联。刘守德告诉我们,此联是取“逢春”二字所作的冠头联,也是为了纪念古代名儒陈逢春的。
刘氏家规中还有一条“去贪残”,格外醒目。文曰:“取贵以道,得贵以义。何乃贫不安贫,富思加富,见人钱财则贪,见人田屋则贪,见人服物玩好则又贪。贪而不遂,因继以残……惟是,非我所有,虽一毛而莫取,杀一不辜得天下,亦不为。将人以宝为宝,我以不贪为宝,两宝各得矣。”教子孙应凭道义取得富贵,不能见财起贪欲,用残暴的手段来抢占。更提出要以“不贪”作为人生至宝,方得心安。
众所周知,创业难,守业更难,要使基业牢固发展,人才至关重要。“刘百万”在促进涂坑村经济发展的基础上,还能想到要大力兴教,开办公益学校培育人才,除了个人确有远见卓识外,可以说与刘氏的家规家训也不无关系。“国计已推肝胆许,家财不为子孙谋”。不谋一时之财的刘氏家规,为子孙谋取的却是世代的富足昌盛、人文炳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