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声
昭通这个地方对我来说真的很陌生,查阅资料才得知它是云南文化三大发祥地之一,地处滇东北,位于云、贵、川三省结合部,也是云南入川的主要通道,是南方古丝绸之路的要冲,素有“咽喉西蜀,锁钥南滇”之称,当地群山绵绵,江流滔滔,是苹果喷香、花椒呛鼻、“吃洋芋长子弟”的好地方。
天然的交通历史博物馆
从四川宜宾驱车几十公里就来到了昭通盐津县豆沙关。在昭通民盟市委的安排下,盐津县统战部莫部长与一位精通当地史料的专家侯老师亲自在路口迎接我们。
豆沙关古称“石门关”,位于关河北岸的悬崖上,是古人沿五尺道进入云南的第一道天险雄关。关口前的栈道为都江堰开创者、秦蜀守李冰差人所凿,宽约五尺,起伏不定,难以通行,故名“五尺道”。道上山石嶙峋,马蹄在石块上踏出的印迹多达200余个,深者可达三四寸。关上有唐碑亭,亭内岩壁上有唐代袁滋题记,题记为中唐御使中丞、著名书法家袁滋于公元794年出使云南路过石门关时所刻,全文120余字,其中“袁滋题”三字为篆体,其余皆为楷书。在关河南崖绝壁的斜洞内,还存有棺木9具11件,这就是闻名遐迩的豆沙关僰人悬棺。
据说,僰人的历史可追溯到夏商时期,僰人于周代时形成了自己的民族,僰侯国便建在宜宾境内,与如今的水富县仅隔着奔流不息的金沙江,可到了明代,这一民族却突然人间蒸发,而川、滇、黔三省崖壁上的悬棺则是这个神秘的南方少数民族留给世界的奇观和谜语。我环顾身旁的树木在风中摇曳着深浅不一的树叶,远眺关河两岸的山岭,只见山岭如同巨斧劈开一般,峭壁悬空,南北对峙,河水像是熔化的黄金带子,绕着群山缓缓流动。山风吹过,栈道上回响起沙沙声,伴着叶片飞落和草虫低鸣,也许还有诸葛亮挥师入西蜀将士们的跋涉脚步和马蹄在石块上连续不断的踩踏。我们坐在凉亭石凳上听侯老师讲当地流传的典故,听李兰义军出雄关和石达开强渡朱提江;听吴三桂、陈圆圆夜宿豆沙关和蔡锷讨袁过石门……
听侯老师说,1956年夏,原县文化部门的某位领导听说当时隶属于大关县石门乡的豆沙关石壁上有一通摩崖石刻,是诸葛亮南征留下的古迹。这位领导忽闻此事,既不调查也不请教相关人士,无知无畏地派人到豆沙关,将石刻从岩壁上凿下来运回了县城。按说既然是诸葛亮遗存,必然是珍宝,就应该妥善保存,但这位领导派人将石刻运回大关县城后却又不管不顾,随意弃置。这件事不知怎么就传到了当时在昭通师范任教的谢饮涧先生那里,先生焦急万分,立即向有关部门报告,要求将石刻运回豆沙关原址复原,妥为保存,经先生不懈的奔走呼吁,摩崖石刻终于又回到豆沙关嵌回于原处。
盐津豆沙关是一座天然的交通历史博物馆,豆沙关内保留完好的秦五尺道、213国道、渝昆高速等交通枢纽,构成了豆沙关便捷的交通网络,也形成了一眼观六路的独特奇观。
2006年夏秋之交,豆沙关曾接连发生过三次地震,小镇上80%的建筑沦为废墟,又在废墟中重新崛起。我们在五尺道上碰到手拿阳伞、肩背竹篓的老妪,在小街边看见面带微笑摆摊卖杂货的大叔、在树荫下戏耍叫喊的孩子,他们都是从地震中走出来的幸运儿。
离开豆沙关,我们又来到了水富县城,在西部大峡谷温泉景区留宿。这里临近金沙江,距离县城只有1.5公里,是国内最大的天然温泉浴场,温泉水取自截流后的金沙江2380米深处。拉开宾馆房间的窗帘,180度的大峡谷山水图赫然出现在眼前,让人惊喜不已。休息了片刻,我们三四个朋友沏上茶在窗边闲叙,一直聊到晚餐时间才作罢。饭后,我们绕着景区散步,想先看看这建有38个泡池和20000平方米冲浪池的温泉浴场规模到底大到什么程度?再后来,当然是找个自己心仪、水温适宜的池子好好泡一泡,以解旅途中的疲乏。
昭通古城的朱提文化
一条石板路,百年辕门口,昭通博物馆的丁长芬老师娓娓道来:从清代算起,昭通古城在风雨飘摇中已历经近300年,昭通古城始建于清朝雍正九年(1731年),是实行改土归流改“乌蒙”为“昭通”后进行整体规划设计修建而成的。1903年之前,昭通古城已有许多法式建筑,1934年,安恩溥受云南省主席龙云的委托,改扩建陡街、云兴街、怀远街,扩建西大街,并修缮其他街道,改造清官亭。自此,昭通以辕门口为中心、以西陡街为代表,形成了融汇清式和法式建筑于一体的昭通街道建筑风格。
昭阳古城涵盖以辕门口为中心的2.97平方公里(1985年前的城区面积),古城有四门,东为抚镇门,南为敉宁门,西为济川门,北为趣马门,辕门口为东南西北中轴线的中心,是全城的制高点,到20世纪30年代中期,城内已有大小街道64条。昭通古城文脉源远流长,历史上就是人文荟萃的地方,也是目前唯一最具规模、成片集中反映昭通历史文化和地区特色的传统风貌区,是昭通传统市井文化、街巷风貌保护较好和街巷最密集的区域,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价值,更饱含着老昭通人深厚的情感。
沿历史长河追溯而上,数万年前的昭通就已经有了早期智人——昭通人。公元前135年,汉武帝曾在此设立朱提县,并将中原文化、巴蜀文化、古滇文化融为一体,形成了昭通特有的朱提文化。昭通古城的建筑尤其凸顯朱提文化特色,吸纳了官式建筑、庙式建筑、民居建筑等精华,融入当地民居建筑风格和生活居住文化习惯,逐渐形成了以清代建筑为主体,囊括民国中西合璧建筑形式的单元建筑风格,是历史遗留下来的珍贵文化遗产。
多年前,一位澳大利亚博士带着他的美国朋友来到了这座有“小昆明”之称的闹市,拍下了许多弥足珍贵的照片,他们镜头下的昭通城涵盖了民国之气的建筑特色,包容了本土民居的建筑风格,以西街、陡街、云兴街、文渊街、北正街、大局街、启文街等为主的36条街、20多座桥梁,构成了各具特色的毡匠街、碳市街、毛货街、杀猪巷等,鲜明地体现出当地人的行业观和集市理念。
夕阳西下,站在陡街上眺望,西街显得敞亮无比,街道两旁建于一百多年前的法式建筑在拆下各种招牌后露出本来面颜,在夕阳的淡淡余晖中,显得愈发古典和怀旧。
昭通拥有独具风格的大山大水大峡谷,其中昭阳区拥有“苹果之乡”、“ 黑颈鹤之乡”、“ 葡萄之乡”的美誉,更有“避暑胜地”之称,这里四季如秋,“秋城”之名正是由此而得,还是彝族六祖分支的祭祖圣地。此外,昭通古城中还保存有国学大师姜亮夫的故居,当地拥有享誉全国的作家群,书法绘画名家层出不穷,文化底蕴深厚。
云南近代史的缩影
云南近代史绕不开的人物是龙云,从护国运动、抗日战争到和平解放,龙云见证了云南的历史风云,位于昭通市昭阳区的龙云家祠,一草一木、一梁一栋,仿佛都在讲述着那段往事。
兴建祠堂本是儒家传统,可龙云却是地地道道的彝族人。1884年,龙云出生于金沙江畔的昭通炎山松乐村下营盘,彼时他还叫“纳吉乌梯”。1933年,功成名就的龙云本想在老家炎山修建家祠,无奈交通不便,最终只能选址于昭通城外。
虽偏居西南,云南却在中国近代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1912年,龙云进入陆军讲武堂步兵科学习,跟他同为校友的就有朱德、叶剑英等一批叱咤中国近代史的人物。1915年,袁世凯宣布称帝,蔡锷假借出国治疗绕道云南,联合唐继尧、李烈钧誓师讨袁。蔡锷冲锋在前,唐继尧为了保护蔡锷的安全,安排身边的护卫跟随蔡锷,留下的空缺恰好成全了龙云。在唐继尧身边耳濡目染,不仅让龙云开阔了视野,坚定了共和信念,也让龙云成为唐继尧手下四大镇守使之一。1928年,龙云被任命为云南省政府主席,拉开了他之后主政云南十几年的历史帷幕。
抗战爆发前,龙云未雨绸缪,组织云南人民修建滇缅公路,为即将到来的抗日战争做准备。“七七事变”爆发后,龙云会见了周恩来、朱德、叶剑英等人,进一步坚定了抗日决心,他说:“身为地方行政负责者,当以地方所有之人力财力贡献国家,牺牲一切,奋斗到底,挽救危亡。”之后台儿庄抗战,滇军出征3.5万余人,伤亡超过1.8万人;激战中条山,粉碎日军13次大规模进攻,滇军第三军几乎伤亡殆尽;长沙会战大破日军,滇西抗战率先收復失地,直到抗日战争胜利,日本无条件投降。
1984年,在龙云诞辰100周年纪念会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习仲勋如此评价龙云:“他的一生是一个光荣的爱国者的一生。”
如今的祠堂正殿上“封鲊丸熊”牌匾高悬,这“封鲊”、“丸熊”之中还各藏着一个小故事:县吏陶侃将别人送他的当地特产鱼鲊捎给母亲,母亲却责问陶侃:“你是县吏,将别人受贿的东西送我,不但对我没有益处,反而增加了我的担忧。”而柳仲郢之母韩氏为了不让儿子犯困,把熊胆丸放在夜宵中,儿子服后更勤于读书。如同牌匾的期许,主政云南期间,龙云始终勤政廉政,他还创办实业,改组富滇银行,发行货币,确保了云南的经济稳定,又将东陆大学从私立改为省立,由省府直接拨付经费,并对转移到云南的西南联大师生竭力关照,促进了昆明的文化发展。
1935年,红军长征途经云南曲靖地区,龙云不仅将红军礼送出滇,还故意派出卡车被俘,附赠云南白药和军用地图。1945年,龙云被蒋介石软禁,直至1948年12月才在陈纳德等人的帮助下逃到香港,并加入了民革,在港期间,龙云依旧竭力策动云南和平起义。1949年12月9日,龙云的表弟卢汉将军率领全省军政人员在昆明通电全国,宣布云南和平解放。
从空中俯瞰龙云故居,设计更显精妙,整个家祠的建设全都围绕“龙”字来做文章:正殿和宅院构成了一个龙首图案,家祠前面的乡间小路是龙须,正殿后面的道路则是龙身,家祠内部的正殿梁顶上有二龙戏珠的造型,宝顶两侧又用彩石铺砌出一个繁体的“龍”字,殿内更是到处绘有各式各样的龙形图案。
周恩来总理曾这样评价龙云的一生:第一,对中国民主革命有贡献;第二,反对蒋介石个人独裁,有功;第三,在整个抗日战争中坚决支持直至胜利,有功。在那个波诡云谲的时代,主政云南的龙云始终以国家大局为重实属不易,促进云南的稳定发展则不仅需要勇气,更离不开智慧。
品读昭通古城,让人不仅体味到一种文化的延续,更体味到这座古城独特的文化底蕴以及不可复制和替代的历史价值。